第84章 声东击西,攻高贤
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烈日与风雨交替,脚下的土地从熟悉的大汉疆土逐渐变得陌生。五万大军如同一条豌的黑色巨龙,浩浩荡荡地向著远东地区前行。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与脚步声交织成一首雄浑的战歌。
终於,在一个月后的某天,当远方的地平线浮现出一片山峦起伏的轮廓时,
斥候策马狂奔回阵,向韩信稟报:“將军,前方已能望见箕子朝鲜之地!”韩信骑在那匹神骏的黑马上,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远方。只见远处,山峦连绵,林木茂密,隱隱约约能看到一些村落的轮廓和城墙的影子。歷经一个月的艰苦行军,
士兵们虽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著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传令下去,原地休整!”
韩信高声下令,声音在队伍中迅速传开。土兵们整齐有序地停下脚步,开始搭建营帐、安置马匹、准备食物,整个营地在短时间內便並然有序地运作起来。
韩信召来儿位心腹將领,一同登上一处高坡,俯瞰看箕子朝鲜的方向。
“诸位,歷经艰辛,我们终於到了此地。但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才是战斗的开始。”韩信目光坚定,扫视著眾人说道。一位將领抱拳说道:“將军,末將愿领一支小队,前去探查敌军虚实,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韩信微微点头:
“也好,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暴露行踪。一旦有所发现,立刻回报。”待將领领命而去后,韩信又转向负责后勤的將领:
“务必確保粮草辐重的安全,加强营地的戒备,防止敌军偷袭。”“诺!”將领们齐声应道,各自领命而去,准备执行任务。此时,营地里炊烟畏畏升起,土兵们围坐在一起,吃看简单的饭菜,谈论看即將到来的战斗。
他们的脸上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大汉的忠诚。夜幕渐渐降临,营地中灯火点点,如同繁星洒落。
韩信站在营帐前,望看远方的黑暗,心中默默谋划看接下来的战略。他深知,即將面对的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有信心,凭藉著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精心制定的战略,定能征服箕子朝鲜,为大汉开疆拓土,扬威异域。
夜色深沉,韩信在营帐內正对著地图沉思,眉头紧锁,思索著下一步的战略布局。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匆匆进入营帐,单膝跪地,
气息略显急促地票报:
“將军,已探得箕子朝鲜的详细情报!”韩信目光一亮,立刻开口道:“快说,有何发现?”斥候挺直身子,有条不紊地说道:“將军,箕子朝鲜虽国力不如往昔,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其军队大约有两万余人,主力部队驻扎在都城周围,防守严密。此外,在我们前方的山谷处,设有多处瞭望塔和暗哨,一旦发现我军大规模行动,便会发出信號。”
韩信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思索片刻后问道:
“那他们的兵器装备如何?”
斤候回道:
“他们的兵器大多为青铜和铁製的冷兵器,如戈、予、剑等,但与我军相比,兵器的精良程度稍逊一筹。不过,他们的士兵大多熟悉当地地形,擅长山地作战,且对箕子朝鲜的王室颇为忠诚。”“粮草储备呢?”韩信继续追问。
“据查,箕子朝鲜的粮草主要储备在都城的粮仓中,另有一些分散在各地的小型仓库。但由於近期他们似乎也在防备我军进攻,对粮草的管控较为严格。”斥候详细匯报看。韩信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標註的箕子朝鲜都城和山谷的位置,心中迅速盘算著应对之策。“那他们的將领呢?可有什么出色的人物?”
斤候思索片刻后说道:
“將军,箕子朝鲜有一位名叫高贤的將领,颇通兵法,在军中威望颇高。此人擅长设伏和突袭,此前曾多次击退周边部落的侵扰,是我们此次作战的一大劲敌。”韩信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兵来將挡,水来土掩。纵然他高贤有些本事,也挡不住我大汉雄师。”隨后,韩信又向斥候询问了一些关於箕子朝鲜国內民情、周边部落关係等方面的细节,斥候都一一作答。待斥候匯报完毕后,韩信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斥候离开后,韩信独自站在营帐中,目光紧紧盯著地图,心中的作战计划逐渐清晰起来。他深知,面对箕子朝鲜这样的对手,必须充分利用己方的优势,避开其长处,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报,將成为他制定战略的关键依据。
韩信听完斥候的匯报,神色未变,微微沉吟,继续追问:
“这个高贤,具体本领如何?”斥候舔了舔乾涩的嘴唇,回想道:“將军,
高贤在兵法谋略上造诣颇深。他擅长利用地形设伏,去年曾在北部山区,以三千兵力伏击前来侵扰的五千部落联军。他提前在山谷两侧布置好弓箭手,待敌军进入包围圈,万箭齐发,隨后伏兵四起,杀得敌军丟盔弃甲、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又问:“那他可有什么弱点?”
斥候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说:“將军,这高贤行事极为谨慎,儿乎无懈可击。不过,末將听闻,他为人重情重义,对箕子朝鲜的王室忠心耿耿,甚至到了愚忠的地步。若有战事关乎王室安危,他可能会不顾兵家大忌,贸然出兵。”
韩信微微点头,嘴角浮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缓缓说道:“重情之人,往往易被情感所累。这便是他的弱点,也是我们的机会。”说罢,韩信再次看向地图,心中已然开始谋划如何利用高贤的这一弱点,制定出一套精妙的作战计划,
在即將到来的交锋中,一举击败箕子朝鲜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