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独自在营帐內步,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斥候带来的关於高贤的情报,如同一块块拼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对手形象。高贤的军事才能和对王室的愚忠,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致命的弱点。
“重情重义,愚忠於王室————”
韩信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点的光芒。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紧紧盯著標註著箕子朝鲜都城的位置,心中开始构思一个大胆而精妙的战术。“既然他如此在乎王室安危,那我们便以此为饵,引他上鉤。”韩信喃喃说道,手指在地图上沿著山脉和河流的走向滑动,寻找著合適的设伏地点。
他决定採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遣一支伴攻部队,大张旗鼓地向箕子朝鲜都城的一侧进军,製造出要正面强攻的假象。这支部队由一万步兵组成,装备精良,旗帜鲜明,故意製造出强大的声势,吸引高贤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韩信亲自率领三方主力部队,秘密绕到都城的另一侧。
这一侧有一条狭长的山谷,两侧山势陡峭,是绝佳的设伏之地。韩信计划在这里埋伏,等待高贤率领主力部队前来救援都城时,將其一举歼灭。
为了確保计划的成功,韩信还安排了一支精锐骑兵,约五千人,作为机动部队。他们隱藏在山谷附近的树林中,一旦高贤的部队进入伏击圈,便迅速出击,
切断其退路,防止他们逃脱。
而对於那支伴攻部队,韩信也做了精心的部署。他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善於应变的將领指挥,要求他们在正面进攻时,既要表现出强大的攻击力,又要適时地示弱,引诱高贤出兵追击。“高贤,你虽有几分本事,但在我韩信面前,也不过是棋盘中的一枚棋子。”
韩信看看地图,自信地说道。他深知,这场战斗的关键在於能否成功地利用高贤的弱点,將他引入预设的陷阱。在制定好战术之后,韩信立刻召集各营將领,详细地向他们布置了任务。將领们听后,纷纷领命而去,开始为即將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韩信站在营帐门口,望著夜空,心中默默祈祷著这场战斗能够顺利进行。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著大汉的荣耀,也关乎著无数將士的生命。而他,作为全军的统帅,肩负著重大的责任。
“愿天佑我大汉,此战必胜!”韩信低声说道,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红日初升,洒下万道金光,却未能驱散战场上瀰漫的紧张气息。韩信一声令下,伴攻部队如猛虎出闸,向著箕子朝鲜都城的一侧迅猛推进。一万步兵们高举著大汉的军旗,喊杀声震天,长枪如林,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著敌方防线衝去。
箕子朝鲜的守军见状,立刻敲响了警钟,都城內顿时一片慌乱。高贤得知消息后,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焦急。他深知都城的重要性,来不及多想,立刻点齐一万五千主力部队,准备出城迎敌。就在高贤率领部队匆忙出城之时,韩信亲自率领的三万主力部队已经悄然绕到了都城的另一侧。士兵们脚步轻盈,如同鬼魅般在山间行进,儘量不发出一丝声响。
他们顺利抵达了那条狭长的山谷,迅速按照预定计划,理伏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弓箭手们搭弓上箭,眼神锐利地盯著山谷入口,长枪兵们紧握长枪,蓄势待发。
而那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也早已隱藏在山谷附近的树林中,等待著最佳的出击时机。高贤率领著部队,一路疾驰,朝著伴攻部队的方向而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儘快击退汉军,保卫都城的安全。当他接近伴攻部队时,发现汉军的攻势异常猛烈,他立刻下令部队展开进攻。
双方短兵相接,顿时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战场上硝烟瀰漫。伴攻部队的將领按照韩信的指示,先是奋力抵抗,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而后又適时地做出不敌的样子,开始向后撤退。高贤见状,以为汉军已是强弩之末,心中大喜,立刻下令部队追击。
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韩信设下的圈套。高贤的部队紧紧追击著伴攻部队,不知不觉间,进入了韩信预设的山谷。当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后,韩信一声令下,山谷两侧顿时方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谷中的敌军。高贤心中一惊,意识到中了埋伏,但为时已晚。
紧接著,长枪兵们从山坡上衝下,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军。高贤大声呼喊著,试图组织部队抵抗,但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他的部队很快陷入了混乱。就在这时,隱藏在树林中的精锐骑兵也如狂风般杀出,迅速切断了高贤部队的退路。高贤望著四周如狼似虎的汉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毕竟是一员猛將,很快便镇定下来,指挥著部队进行顽强抵抗。
然而,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下,高贤的部队逐渐抵挡不住。土兵们死伤惨重,
鲜血染红了山谷的土地。高贤挥舞著手中的长剑,奋力拼杀,但最终寡不敌眾,
被汉军的一名將领击中,倒在了地上。隨著高贤的倒下,箕子朝鲜的部队彻底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而此时,那支伴攻部队也停止了撤退,转身杀回,与主力部队一起,对残余的敌军进行清剿。这场大战,在韩信精妙的战术指挥下,以汉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汉军的旗帜在战场上高高飘扬,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终究无法与我为敌。”
韩信冷冷的注视著远方。
身为一字並肩王,並且征战这么多年。
他知道。
箕子朝鲜这个时候几乎已经败了。
剩下的,就是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