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故友重逢
刘贤接下来,还主动给鞠义道歉,“將军来了这么久,我最近一直事务比较繁忙,也没能让你得到妥善安置,实在有些过意不去。若是换了旁人,我也不会如此苦恼,实在是因为,鞠將军能力太强,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让你重组先登营!”
吕布在一旁静静的看著女婿表演,他不得不佩服,不管是谁,刘贤都能相处的很好。
等刘贤安抚完,鞠义离开后,吕布终於忍不住开了口。
“鞠义此人桀驁不驯,生性骄狂,而且,还是个反覆无常之辈,別忘了,他早年间先是追隨韩馥,袁绍还没有入主冀州之时,他就已经背叛了韩馥。”对鞠义这样的品性,吕布是很有芥蒂的。
刘贤轻轻的笑了笑,心里忍不住小小的腹誹了一句,不知此人和岳丈相比,
如何?怕是五十步笑百步啊。
吕布亲手杀死丁原,亲手杀死董卓,张飞那句“三姓家奴”也早已传遍天下,人尽皆知,这可都是吕布身上实打实的污点啊。
吕布被困下邳,陈宫曾建议吕布分兵驻守,互为特角,但吕布犹豫不决,最后並没有採纳!
陈宫私下感嘆:“布性无决断,轻狡反覆,唯利是视。及其得志,不能自持,素无恩义,不可与共大事。”这可是有史可查的证据。
看看,连吕布身边的陈宫,都评价他:“轻狡反覆,素无恩义!”
刘贤也只是隨便笑笑,毕竟睡了人家女儿,不好揭岳丈老底。
刘贤之所以当初力劝吕布救驾,就是因为吕布的名声太臭了,而通过救驾这一件事,足以掩盖吕布身上所有的不足,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现在没有人再敢指责吕布反覆无常,连张飞都好久没骂他“三姓家奴”了。
因为吕布现在是救驾的英雄,是匡扶汉室的擎天玉柱!
“君侯,就算鞠义身上有一大堆的毛病,也没有关係,成大事,不拘小节,
曹操都能唯才是举,不计品性过往,我们要安定天下,更要有容人之量。就拿臧霸来说,自归顺后,不是表现的很好吗?”
老是揪著別人的毛病,盯著別人的过去,那可不行,做人要打开格局。
“现在是乱世,如果事事都讲道理,讲规矩,我们將会寸步难行,只要能为我们所用,哪怕只是暂时的,这都是好事。这鞠义险些被袁绍杀掉,我救了他,
就算他桀驁不驯,至少也会铭记我们对他的恩情,何况,退一步,他今后想立足,想在乱世建功立业,恐怕也只有我们能够给他提供机会了。”
吕布沉默了一会,確实,刘贤的话让他无法反驳。
“其实很多事情,君侯不妨看的简单一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像鞠义、臧霸这样品性不良的人,別人能给他们的,我们能给,
別人不能给的,我们也能给,如此一来,我们还担心他们会背叛我们吗?就像藏霸,他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坐领徐州,他只要不犯蠢,是决然不会和我们反目的。”
过了一会,吕布又说,“若是等到天下安定,像臧霸这样的,恐怕就不適合治理地方了。”
刘贤笑了,“那是后话,第一步,救出天子,我们已经做到了;第二步,平定天下,在此期间,我们要懂得借势借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吕布望向远处的茫茫青山,不由得有些神往,“你和陛下都还年轻,定能看到平定天下的那一天,不知我能否等到那一天。
。”
刘贤用力点头,语气非常肯定的给予鼓励,“岳丈切莫灰心,一定能!”
吕布和刘备两人的前半生,人生轨跡极其相似,都是兜兜转转,四处辗转,
最终一事无成。
但是遇到刘贤后,吕布便有了人生目標,救出天子后,接下来的自標也便更加明確,更加强烈。
那就是匡扶汉室,平定天下!
两人在城外的军营转了一圈,开始往回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暉將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临淄城头,最近又新掛起了一面大旗,上面写著一个大大的“吕”字,隨风飘扬,猎猎作响,吕布抬头望去,不由得豪情陡升。
当今天下,谁也不敢再轻视他,不敢再公然低毁他。
这青州虽然名义上的主人是袁谭,但实际上,吕布已经可以掌控这里的一切。
在刘贤的劝说下,吕布对袁谭还算比较客气,不至於让他觉得被喧宾夺主,
鳩占鹊巢。
刘贤回到城中,梳洗过后,先给寿春写了一封家信,然后,又把黑娃叫到身边,考教了他一番。
黑娃今年十三岁,还算比较机灵,他是当年刺杀孙策的其中一位死士的遗孤,刘贤对他的成长还是非常关注的。
等一切忙完,刘贤便让人喊来了张飞。
张飞来了后,忍不住问道:“都入夜了,唤我何事?”
“带你去喝酒,喝上好的陈年佳酿,去不去?”
张飞登时被勾起了馋虫,“去,当然去了!”
隨后,刘贤便带著张飞来拜访袁谭,快到府门前,张飞便嘟了起来,“原来是来找他啊!”
“你杀了袁绍,袁谭现在却把你当成救命恩人,我看他就是个没骨气的鸟货!”张飞不屑的吐槽。
刘贤故作生气,瞪了他一眼,“你只管喝酒,別的不必理会,你如果不愿意去,就且回去吧。”
张飞连忙摇头,“別介,你都把俺的馋虫给勾起来了,俺不回去。你放心,
我保证不该说的绝不乱说。”
刘贤非常认真的说道:“记住你刚刚说过的话,如果你乱说一句,下次我就不带你了。”
“放心,俺保证!”
张飞提鼻子闻了一下,眼睛顿时一亮,“隔著高墙,俺都已经闻到里面的酒味了,他家中一定有好酒!”
刘贤笑了笑,带著张飞朝袁谭的府门走去,门吏见到刘贤后,表现的非常客气,连忙行礼,“中郎大人,你且稍候,小的这就去稟报。”
门更点头哈腰说完,急忙飞奔了进去,不多时,袁谭便亲自迎了出来。
袁谭见到刘贤,当即二话不说,马上让人摆酒设宴。
不多时,袁谭府上已是灯火通明,还响起了丝竹之声,美酒佳肴,还有歌舞助兴,在古代娱乐匱乏的时代,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休閒享受了。
刘贤要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关係,让袁谭放鬆警惕。
袁谭也非常好酒,刘贤把张飞找来,算是对了味。
刘贤入席的时候,转头对张飞低声说道:“翼德,今夜你尽可敞开喝,我还要仰仗你的酒量啊。”
张飞得意的笑了,当即拍了拍胸口,“包在俺身上。”
刘贤看向袁谭,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有的时候,酒桌所发挥的作用不一定比战场逊色。
如果背著袁谭,只和他身边的郭图等人来往,就算袁谭再迟钝,时间久了,
免不了也会发现端倪,一旦察觉,必然会心生芥蒂,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所以,刘贤要堂堂正正,和青州上下都打成一片,这自然也包括袁谭在內。
这样的话,再和郭图、辛毗等人私下接触,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张飞摸了摸下巴上的髯,哈哈一笑:“论喝酒,俺老张还没怕过谁!”
袁谭设下的酒宴很是隆重,席间频频向刘贤敬酒,刘贤喝了几杯后,便谦虚的说道:“显思盛情,不过我的酒量比不过你,翼德海量,让他多陪陪你,定能让你尽兴。”
张飞豪迈一笑,很是得意,他哪里知道,刘贤把他当成了陪酒的“男公关,这也算是人尽其才,让张飞得展所长。
刘贤开了口,袁谭赶忙点头,他把刘贤当成恩主,自然不会让刘贤喝醉。
在这种时候,张飞就很好的发挥了活跃气氛的作用,他陪著袁谭你来我往,
两人好一番痛饮,袁谭一向自恃酒量惊人,今夜碰上张飞,可算是遇到了对手。
等酒宴结束后,袁谭已经不胜酒力趴在桌子上,管家代替他將刘贤和张飞送出府门。
张飞打了几个酒隔,走到街上,不屑的笑了,“那袁谭的酒量不过如此,就算再喝两坛,俺也不会喝醉。”
刘贤冲他竖起了大拇指,“翼德果然是海量,今夜算你立了一功。”
“就这?只是喝喝酒,胡乱的吹嘘一番,就算立功了?”张飞瞪大眼晴看著刘贤。
刘贤笑著点了点头,很认真的说道:“匡扶汉室可不仅仅只是打打杀杀!”
张飞挠著头,自己都感觉难以置信,“以往兄长总是怪我喝酒误事,一天恨不能叮嘱七八回,让我不要喝酒。”
“那可未必!酒能坏事,但也能成事!以后这样的酒场还有很多,只要你愿意,我还会带你来。”
张飞不假思索,当即点头,“愿意,当然愿意了,啥都不干,只是喝酒吃肉,就能立功,这世上还有比这好的事情吗?”
就这样,连日来,刘贤时而和袁谭相聚,时而去拜访郭图、辛毗等人,吕布、张辽等人则积极操练,战后的青州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復过来。
相处下来,对张飞的性情熟悉之后,刘贤也愈发喜欢,甚至还送了他一个雅號“千觴將”。
觴是古代上流社会专用的酒器,寓意千杯不醉,还顺便突出了军旅豪放的气质。
张飞对这个称號很满意,在关羽面前,也颇为自得,“二哥,你和大哥常说俺喝酒误事,可子山却夸俺是千觴將,俺除了在疆场立功,酒桌上也是高奏凯歌。”
关羽对此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他从来没想过,张飞喝酒竟然也能发挥作用中兴二年七月,南阳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一队仪仗缓缓行来,旌旗招展,最前方那面绣著“汉“字的大蠢在风中猎猎作响。
曹操已经提前得到报,此刻正站在城门外,身后文武分列两侧。
他身披絳色锦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看似平静的面容下,
一双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紧盯著渐行渐近的车队。
“明公,有必要你亲自出迎吗?”
郭嘉在一旁低声提醒,话未说完便被曹操拾手制止。
“奉孝不必多言,故人重逢,我自当出迎。”
当车队在城门前停下,陈宫从车中走出时,曹操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陈宫比当年消瘦了许多,一袭墨色长袍衬得他面色略微有些疲惫,看来是路途顛簸所致,唯有那双眼睛依然如炬,透著睿智的光芒。
郭嘉站在一旁,目光久久的落在前面那杆汉家大旗,无奈的嘆了口气。
竖起天子的旗號,这对曹操这边,显然带来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公台,一別经年,一向可好?”曹操深吸一口气,紧走几步,笑著迎了上去。
“征西將军。”
陈宫拱手行礼,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这声“征西將军”,从陈宫的嘴里发出,让曹操不由得一愜,但很快,曹操便又恢復了正常,毕竟见惯了大风大浪,曹操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很强的。
曹操一把拉住陈宫的手臂,“自充州一別,已有五载了吧?”
实际上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两人是见过面的,距离从下邳脱困到现在,还不到两年,可曹操却故意提到了充州。
当年陈宫在中牟县离开他,事情就发生在充州,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陈宫对他大失所望,才导致愤然离去。
“征西將军记性甚好,確已五载有余。”陈宫不卑不亢的点了点头。
“来人!”曹操转身吩咐,“速备宴席,我要为公台接风洗尘!”
陈宫却轻轻摇头:“谢过征西將军美意,然天子詔命在身,不敢怠慢。”
说著,他从袖中取出一个紫綾包裹的捲轴,“请曹公设下香案,容我先宣读詔书。”
曹操点点头,“公台果然忠心王事,曹某佩服。”
陈宫肃然回道:“公事在身,不敢懈怠!”
曹操赶忙將陈宫迎到城中,並设下香案,陈宫立於案前,待曹操率眾行礼后,这才缓缓展开詔书,当眾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