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二气周瑜
袁谭终於出兵了,消息传到寿春,却未能掀起半分波澜。从天子到群臣,都表现的很平静。
袁谭的出兵,反而更加提高了刘贤的威望,因为被他提前料中了。
吕布按耐不住兴奋,当即进宫面圣,“陛下,河北袁谭,悖逆朝廷,悍然兴兵!臣吕布请战!
愿为陛下分忧!”
吕布抱拳请命,魁梧的身躯散发出雄健的力量,刘协很是欣慰,当即点头。
“果然不出子山所料,有温侯领兵掛帅,北方的战事,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吕布早就等不及了,这几年都快把他坏了,堂堂天下第一的猛將,竟然接连几年都没有去疆场上斯杀了。
虽然安逸的生活,令人嚮往,吕布这几年过的很舒服。
但是,他毕竟是一名武將,让一个武將永远的离开疆场,並不见得是好事。
当即两人又閒聊了一阵,天子嘘寒问暖,和吕布聊了很多,话题不可避免的谈到了刘贤。
“子山出兵已有时日,可至今未有捷报传来,也不知道皇叔如何了?”
吕布劝道:“陛下儘管宽心,子山能力出眾,屡屡为陛下分忧,相信不日就有捷报传回。”
吕布方才离去,殿外脚步声起,侍中刘艾趋步而入,“陛下,太尉杨彪与其子议郎杨修,殿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刘协摆了摆手。
不多时,杨彪与杨修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殿门口:
杨彪鬚髮已见霜色,精神依旧翼,他身后的杨修,面容清俊,目若朗星,带著一股勃勃的锐气。父子二人来到天子近前,依礼下拜。
礼毕,杨彪说道:“陛下!老臣惶恐,担心荆州的战事,连日派人多方打探,至今徐晃所部依然按兵不动,刘中郎並未遵从圣命前往荆州驰援!”
他抬起脸,脸上带著深深的忧虑,“麦城孤悬,皇叔发岌可危,然援兵却未在荆州出现!”
“刘爱卿未曾前往荆州?”刘协的声音骤然拔高,不免有些惊讶。
“那他如今身在何处?”目光灼灼地投向杨彪,又掠过他身旁年轻的杨修,刘协试图寻求一个答案。
杨修年轻气盛,早已按捺不住。他霍然抬头,眼中闪烁著激愤的光芒,“陛下!刘中郎非但未驰援荆州,反而悖逆圣意,引魔下之兵,一路向东,直扑江东而去!”
“麦城危如累卵,皇叔命悬一线!刘中郎身为陛下股肱之臣,身受重託,竟敢如此公然违抗圣命,弃荆州於不顾,反其道而行之!此非轻忽职守,实乃置圣命於不顾!”
刘艾面无表情的站在一旁,万没有想到,这杨家父子竟然专程跑天子这来告黑状。
他认真的听著,心中冷笑:“你们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那刘中郎是你们能够招惹的吗?”
刘艾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树大好乘凉的道理,他却牢记於心,站在吕布和刘贤这一边,准没错。
“置圣命於不顾”六字,如同六枚烧红的铁钉,被杨修年轻而有力的声音狠狠的说了出来。
殿角侍立的几名小黄门,身体瞬间绷紧,头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胸膛,唯恐被这汹涌的暗流捲入。
案几上那盏铜鹤灯,火焰猛地一跳,光影剧烈晃动,將杨修那张因激愤而微微涨红的脸庞映照得半明半暗,更显其言辞的锋利与决绝。
刘协的心口,仿佛被杨修那锐利的指控狠狠撞了一下。他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出一丝青白之色。
刘贤在天子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刘贤不仅救了天子,让他脱离许都的牢笼,给了他自由,还给了他重新执掌天下的机会。
如今,在刘贤等人的帮助下,已有半壁江山重归朝廷,眼著安定天下指日可待,刘协心中怎能不怀有感激?又怎么会因为別人几句话,就对刘贤產生恶感呢?
天子沉思了一会,他相信,刘贤绝非莽撞悖逆之人!这反常的行踪,必然藏著常人无法参透的深意!
“刘爱卿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深虑远图。他既如此抉择,必有其深意!岂是你等可妄加揣度?”
天子的目光扫过杨彪那张忧虑更深的老臣之脸,最终又落回杨修身上,语气带著不容置喙的决断,“朕意已明,此事毋须再议!退下吧。”
杨修张了张嘴,胸中鼓盪的激愤与满腹的净言如同撞上了一座无形的高山,被硬生生堵了回去。他年轻的脸上,不甘与愣然交织,他下意识地看向父亲。
杨彪嘆了口气,他伸出手,动作缓慢却带著不容抗拒的力量,轻轻扯了一下儿子的袖角。这个微小的动作,既是提醒,也是命令。
杨修只好隨著父亲,深深地、行礼告退。
等杨彪父子离开后,天子的心情不太好,他想了好一会,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刘艾,开口道:
“刘爱卿。”
刘艾闻声,隨即趋前一步,深深一揖:“臣在!”
“爱卿觉得,刘中郎他真的违抗了朕的命令吗?”
“陛下,老臣斗胆直言,刘中郎此人,其心唯系社稷安危,其志只在匡扶汉室。他对陛下的耿耿忠心,日月可昭,天地可鑑!”
刘协的目光投向殿外深沉的天空,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闕,看到了那位正挥师远行的將军。
“刘中郎向来行事不循常理,不拘一格。其思如天马行空,其动若雷霆万钧,即便身处绝境,
也能劈开一条生路,如今荆州的局势本就是龙潭虎穴,刘中郎真若领兵去了,必然万分凶险,他另闢蹊径,臣觉得他一定有了更好的办法。”
刘艾的声音渐渐拔高,“陛下宽心!老臣相信,刘中郎绝不会辜负陛下重託!相信很快,这胶著困顿的战局,定会迎来石破天惊的转机!陛下只需静待佳音!”
刘协听的很是欣慰,他其实並没有怀疑刘贤,只不过,只有自己一个人相信他,这远远不够,
如今刘艾也如此看好他,刘协便安心了不少。
刘艾察言观色,见天子眉目舒展,心情变好,便向前又迈了半步,声音也变得更加洪亮有力。
“陛下!昔日,逆臣曹操挟持圣驾,群臣束手,宫闕蒙尘?是谁,如神兵天降,奇袭许都,於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將陛下您安然无恙地救出那龙潭虎穴?是刘中郎!此乃救驾擎天之功!”
“陛下可还记得,袁本初狼子野心,拥河北之眾,虎视耽耽,欲鯨吞天下?其势何其煊赫!其锋何其锐利!又是谁,在彭城於万马军中,以雷霆之势斩杀了袁绍?!是刘中郎,此乃定鼎乾坤之功!”
刘协也陷入了回忆中,这些事情,他如何不知,当时官渡之战袁绍打败了曹操,愈发猖狂,大有取代天子,横扫天下之势,如果不是刘贤巧设妙计,提前除掉了袁绍,后果简直不敢想像。
刘艾趁热打铁,语速加快,“袁绍虽死,其子犹存,两强相爭,山河涂炭!又是谁,搅动风云,先挫曹贼锐气,又让袁绍两子爆发內斗!让北方对朝廷不再构成威胁!还是刘中郎!”
“这些年,刘中郎东征西討,披肝沥胆!收服青州,使齐鲁之地重归王化!充州本是曹操根基,盘根错节,是他运筹惟,將充州牢牢收归朝廷治下!益州牧刘璋,坐拥天府之国,闭关自守,割据一方,又是他,劝说陛下提前派人游说刘璋,晓以大义,陈说利害,终使刘璋父子幡然醒悟,举州归顺朝廷,此乃开疆拓土、拱卫社稷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