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64章 有产者“还没到你们上台的时间”

第464章 有产者“还没到你们上台的时间”

“不可能,一座炼铁炉只能练几十斤的铁,10万吨铁的话,除非塞里斯人有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炼铁。”

但一个拥有铁坊的作坊主道:“如果赛里斯人用高炉的话,一次可练几百几千英镑的铁,我知道欧洲的高炉技术就是从东方学习过来的,说不定他们有更大的高炉,但他们哪来那么多木炭,10万吨,那几乎要砍光整个英国的森林。”

17世纪的英国已经有高炉了,在鼓风设备方面不断优化,使用水力鼓风装置提高了鼓风效率,使得炉内温度更易控制,有助于提高铁的产量和质量。

但他们炼铁依旧属于木炭作为原材料,一方面是他们没办法消除煤炭当中的杂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有大量的森林,英国的铁厂并不缺少原材料。

直到18世纪,英国的森林几乎被砍光了,焦炭逐渐取代木炭成为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英国的炼铁业才迎来更大的发展,而现在用木炭炼铁的英国,即便是高炉的炼铁产能极其有限。

杰拉德道:“我打听过了,赛里斯人的高炉极其的庞大,据说炉子高达30码。”

那个铁坊作坊主不敢置信道:“哦,我的上帝,这是何等的神器,如果真有如此大的高炉我倒相信赛里斯人有一个10万吨的钢铁厂。”

而后他怀疑道:“只是他们如何准备木炭,全英国的森林都不知道能不能供应得起这个钢铁厂?”

杰拉德道:“赛里斯人用的是更加耐烧的煤炭。”

“煤炭,不,不,不!杰拉德先生,你不是铁匠不知道,煤炭炼的铁基本上不能用。”

杰拉德语塞,他根本不懂炼铁的事,于是道:“或许赛里斯人掌握了去除木炭当中杂质的方法。想想现在整个欧洲都在用赛里斯人优质的钢铁,他们肯定有更好的技术。”

这些铁厂的作坊主无言以对了,现在欧洲优质的钢材都是用赛里斯人,他们本土的钢价格不但贵,质量差,而且产量极低,哪怕是到了现在欧洲优质的钢价格和白银也是相差不多,这也是民朝的海商为什么会万里迢迢运输钢材来欧洲的原因,一船钢能换一船银,太赚钱了。

但还是有作坊主怀疑道:但“八小时工作!每周休息两天!还有‘厚生金’、‘工伤险’,这些根本不可能实,工匠只工作这么短的时间,作坊根本没有利润,更加不要是什么厚生金,工伤险,这会让我们作坊破产,更多人失业没有饭吃。

杰拉德冷笑道:“人家赛里斯人可以做,我们英国人为什么不可以做?

难道你认为我们英国人不是上帝的子民,赛里斯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做不到,赛里斯人能有时间休息,我们却连让上帝子民祷告的时间都给不了。”

作坊主被说的哑口无言,这一年多来关于赛里斯人固执的8小时工作制,上五休二等等制度流传整个伦敦,一度成为大家嘲讽的对象,认为他们太傻了,一个人的活分成两个,三个人去做,而且还给一个人三个人的工资。

有伦敦的作坊主高调宣传道:“我能十分之一的钱做和赛里斯人一样的事情,他们太懒惰了,也就是我们英国商人没去赛里斯经商,要不然他们全部会被淘汰。”

这还赢得英国有产者们的阵阵欢迎,毕竟工匠可能会羡慕这些制度,但他们却深恶痛绝,什么8小时,什么上五休二,什么厚生金,工伤保险这简直就是魔鬼的制度。

同时他们羡慕,赛里斯人那么有钱,偏偏赛里斯人又那么愚蠢,他们要是在赛里斯经商那该多好,只怕到时候黄金都能堆满他们的房屋。

随着杰拉德等人的不断宣传,一个强大富饶的赛里斯,再次出现,民朝那些数据对于17世纪的英国绅士和学者而言,夸张得如同天方夜谭,像是从神话故事里摘录出来的。

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赛里斯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更接近他们想象中的伊甸园——难道上帝的应许之地,真的在遥远的东方?

怀疑与好奇驱使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学者、思想家、甚至一些开明的乡绅,主动前往赛里斯大使馆,希望与夏允彝当面交流。

夏允彝淡然的用事实和数据一一回应。此时已有不少英国的商人、船员甚至冒险家真正到达过民朝的主要港口,如广州、扬州、天津,他们带回来的见闻,虽然零碎,却从侧面印证了《大同报》上许多描述的可靠性。这些来自“自己人”的证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学者们最终在一片惊愕中,不得不逐渐接受一个震惊的结论道:赛里斯人似乎真的在建设一个“地上的天国”。它的富饶、它的制度、它的野心,都远远超出了欧洲的想象。

这股“赛里斯风潮”迅速席卷英国社会,但其引发的回响却在不同阶层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甚至彼此冲突的解读。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透过这些传闻,看到的是一位权力远胜于他的东方元首形象,能够大规模调动资源建设国家,似乎不受任何制约。这更加刺激了他追求绝对王权的野心,他觉得自己对议会太懦弱了。渴望能像那位元首一样“大权独揽”。

议会派乡绅与议员,他们则兴奋地看到了一个议会的榜样,

他们极力宣扬赛里斯人以议会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但这种宣传却也引起了乡绅议会内部的分裂,很多议员他们只是想夺取国王的权利,让英国过渡到虚君制度,但却不是废除国王,更不想没有国王。于是议会派分裂了。

加之,爱尔兰人再次起义,为了镇压爱尔兰起义军,议会派内部也形成了分裂,一部分议员认为应该给国王拨款,让他组建军队去平定爱尔兰的叛乱。

另一部分议员则认为不能拨款,要组建军队,也是他们组建军队,这让议会内部的分裂变得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议会派的基本盘,市民与农户也出现了裂痕。

普通市民与工匠,他们被“八小时工作制”、“上五休二”、“厚生金”、“工伤险”等概念深深吸引。

他们开始抱怨自己每天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苦役,抱怨没有时间休息和祷告,抱怨生活的毫无保障。东方的制度为他们描绘了一种以前不敢想象的生活可能性。

有句俗语说的好,没见过光明之前的人还能忍受黑暗,但只要见了光明之后,黑暗便难以忍受了。

农户们也知道了关于赛里斯“均田制”以及赛里斯人为他们的田地修水坝,水渠,在大灾之年还会减少他们的税赋,甚至赈济他们,农户也要求议会学习赛里斯人的制度。

议员却对赛里斯的工匠福利制度却嗤之以鼻,认为“八小时工作”和“上五休二”简直是懒惰的邪道,会摧毁国家的竞争力。

而伦敦的市民和工匠也很快发现,那些口口声声代表他们对抗国王的议会领袖,似乎只想要权力,并不关心他们的福祉。

一种新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也需要为自己争取利益!于是,一部分市民阶层开始分化出来,他们的口号不再是单纯地“支持议会”,而是明确要求“保障工匠权益”、“学习赛里斯的用工制度”!在夏允彝这个意外因素的影响下,某个不该现在出现的团体提前出现了。

这一切让议会派的绅士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惶恐和尴尬境地。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腹背受敌:前面是尚未斗倒、依然掌握着军队和传统权威的国王,身后则是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驱使的市民力量,如今却开始索要现实的、昂贵的回报。

他们自然极不情愿将这些利益分润出去。但在当下与国王斗争的白热化阶段,他们又极度需要伦敦市民和工匠的支持。

于是,他们只好开始“画大饼”,做出模糊的承诺,

面对民众提出为何不能直接向赛里斯看齐的质疑,他们则拿出了万能的托辞:“先生们,请耐心!赛里斯拥有几千年的文明积累,我们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就走过别人几千年的路程。当前最紧要的,是先争取我们的自由,其他的,将来都会有的!”

然而,希望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再难遏制其生长。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