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78章 ,基层不满与大同社走过来的路

第478章 ,基层不满与大同社走过来的路

徐晨想了想道:“任大任。”

“属下在!”

“命令各行省巡抚,都督今年提前9月来到京城。”

“遵命!”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6月28日,孟津农场。

“当当当当当。”一场热闹的表彰大会正在开幕。

上千农村工匠带着小板凳坐在下,脸色平静的看台上。

而在高台上,十几个披红挂彩优秀代表登台领取他们的奖品。

以土根为管理层给上来的工匠每人发了一双新式橡胶鞋,一桶油,一斤就这样没有了,这奖励比往年少了很多,所以大家的脸色也很难看。

高俊忍不住道:“表彰大会不开了,我做农场厂长10多年,就没开过这么落魄的奖励大会。这哪里是在奖励,这是在羞辱我们。”

说完他气冲冲的走。土根马上安抚众人道:“厂长有事先离开,大会继续开,号鼓手敲起来。”

“当当当!”激昂的音乐再次响起,但还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7月8日,新安县钢铁厂。

新安县是整个河南府少有的煤矿中心,境内有大量的优质煤矿,位置又处于三门峡与洛阳之间,既能利用黄河河道,又有洛阳这个庞大的市场,是天然适合建设大型钢铁厂的基地。

河南巡抚陈子昂早在5年前,就有想在这里规划建个钢铁厂的想法,但他的规划上报总理大臣府,一直都没得到通过。

三年前,巡抚陈子昂干脆就撇开了总理大臣府,号召整个洛阳行省,自力更生建设钢铁厂。

两年时间,巡抚衙门筹集上千万两,终于开通了新安钢铁厂的建设计划。

而新安钢铁厂规划就要做民朝第一钢铁厂,有整个民朝最高的高炉,一次炼铁上百吨,整个钢铁厂年产铁20万吨,钢5万吨。

了一年多时间,钢铁厂终于建立起来,今天就是新安钢铁厂出铁的日子,陈子昂带领巡抚衙门的高层来观看整个行省的重点工程。

厂长朱达看到众多的高层激动介绍道:“我们新安钢铁厂的高是整个天下容量最大,一次炼铁百吨,现在一斤铁是20文,1吨是40两,一炉就可以炼出价值四千两的铁,全年预估的产值能达到840万两,利润二百万两。”

陈子昂听完这些介绍率先鼓掌,其他人也是纷纷鼓掌,只有来参观的高俊土根等河南府农场高层脸色严肃,为了支持这个钢铁,他们农场几乎被搜刮干净了。

中午,朱达带领众人来到钢铁厂的食堂吃饭。钢铁厂的食堂是个厂房是个建筑,内部面积极大,有几百个餐桌,能同时容纳3000人吃饭。

陈子昂看着食堂内部,有丰富的鸡鸭鱼肉笑道:“不会是因为我们来了,你们才会给食堂改善伙食吧?”

朱达自傲道:“这就是我们工匠平时吃的,我们钢铁厂做的都是重体力活不吃肉,不吃有油水的食物,哪里搬得动钢材。”

高俊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把筷子撂下道:“是啊,你们这些不养鸡养鸭的,大鱼大肉吃着,我们农场的工匠辛苦的养鸡养鸭,全部送到你们嘴里。”

朱达反驳道:“高俊你不要在这儿胡言乱语。我们这都是市场价钱买的。”

高俊冷哼道:“那你建钢铁厂的上千万两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一只鸡卖出去,也不过百文钱左右,为你这钢铁厂,我们孟津所有的农场拿了30万两银子出,这就是300万只鸡,足够把你们撑死。”

而后他扫视了这个食堂道:“看到这些鸡鸭就来气,不吃啦!”

被高俊这一趟搅和,现场高兴的气氛全无,一众高层只能面面相窥,那些跟过来的小吏内心甚至有几分窃喜,终于有人为他们出口气了。

这个钢铁厂可不只有农场付出,他们的公使钱也降到了最低,去年他们忙碌一年只有5两银子的福利,今年他们领的福利居然只有一桶油,一袋南阳稻米,这两年他们的待遇肉眼可见的下降。只是他们没有高俊那样的后台赶路不敢言呐。

陈子昂内心也很无奈,为了建设这个钢铁厂,河南巡抚衙门投入了太多的资源了,下面已经开始不满了。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9月1日,京城,元首府。

民朝几十位封疆大吏汇聚,他们各自以亲疏远近,聚在一起。

张献忠询问道:“老王,元首他老人家真要退下来。”

王二点头道:“元首说了我大同社是公天下,要有正常的轮换,后年就退下来了,就是不知道总理大臣和督察御史,谁接任元首?”

张献忠不可思议道:“元首比俺老张都年轻,这就退了。俺老张这是不是也要退?”

贺六笑道:“你想退,自然就可以退。”

张献忠尴尬笑了笑不说话,他好不容易走到了朝鲜大将军的位置,自然不会退下来。

而是转移话题道:“最近各省什么情况,粮食的产能越长越高,但我朝鲜的粮食依旧能卖到天津卫,俺老张看报纸都感觉一头雾水。”

王二摇头道:“还不是元首这事闹,他老人家退下了。有一批人得下来,有一批人得换,大家在巡抚的位置上待了10年了,谁不想更进一步?下面的知府县令想不想进,要进步就要有政绩。”

张献忠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傅山、李岩,王如金、薛宗周四人相聚在一起。

薛宗周羡慕道:“听说今年你们丰收了,这场灾害总算过去了,不像我,在云南移民,种橡胶,种甘蔗,种烟草,修桥梁,修索桥,修道路,关键是橡胶还要长好几年,当地的百姓穷的连衣服都穿不起几件。”

王金如道:“我们贵州更惨,很多地区根本不适合生活,这些年移民30万人去南洋,好歹有口饭吃,人均的田地也多了一些,但在那种地方修道路,除非元首亲自作坐镇,否则想修建一些基础设施根本不可能。贵州百姓能吃个饱饭,我就觉得天下太平了。”

李岩想了想道:“要不我们结个互助组,我安排人到你们那边去建个罐头厂,正好可以利用你贵州的各种水果。”

王金如喜道:“感谢!”

傅山却苦笑道:“什么所谓的丰收都是下面的人乱,元首已经生气了。”

李岩道:“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的官员都变得浮夸起来,我下面的县里有好几个说他们弄出的十石水稻。我斥责他们一顿,让他们不要胡说八道。”

而在另一边,陈子昂对黄松年道:“我说粮食三石,你就弄一个四石,你就不怕牛皮吹破天了?”

黄松年淡然道:“我关中一直是大同社的粮仓,你都可以三石我为什么不能四石。”

而后他反问道:“你们中原一向是买我们关中的钢铁,又何必建一个所谓的天下第一钢铁厂,上千万两银子,足够修2000多里铁路,把你中原所有县城连接起来,这笔钱的冤枉。”

陈子昂淡然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有了钢铁厂还怕修不了几千里的铁路吗?”

这10多年的发展,关中和中原因为远离海岸,大航海的红利基本上没吃到。双方都在发展钢铁行业,机械行业,倒有几分同行是冤家的势头了,当然比工业现在还是中原差一些,但中原有地理位置的优势,铁路修的四通八达,能勾连四方富裕地区,这是它的优势。

而就在此时,高磊过来道:“元首让我请各位巡抚去京城第一农场。”

众人感觉一阵莫名其妙,议事不在元首府,跑到农场去做什么?

但大家还是跟着高磊走,大院里停了几辆公共马车,大同社的一众巡抚和将军登上了马车,很快就来到了第一农场。

当他们下了马车,就看到了戴着草帽,肩背一条黑毛巾,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徐晨。

徐晨看着众人笑道:“我大同社以抗旱救灾起家,大家十几年前都是拿着铁锹,镰刀挖水渠,收割粮食,但想来大家已经很久没有收割过粮食了。今天大伙在重新体验一番如何,就当是回忆我们走过来的路。”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