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将原固原、甘州、肃州、凤翔府等地合并,新设立‘西凉行省’,让周天去担任首任巡抚,稳定西北。孙可望和王耀文也调动一下岗位,交流历练。”
“这些年随着海军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我大同社海外利益增多,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成立海军都督府,陆军都督府,属于太尉府直辖的部门,海军都督由赵云飞担任。由杨秀头接任南海总督,李过接任北海总督。”
“陆军都督府大都督由高大壮接任,两广总督由将军张存孟接任。”
刘永与李文兵两人点头道:“同意。”
刘永感叹道:“的确是要调动一下各地巡抚和将军,我等才好施政。”
徐晨道:“不但地方要调动,京城的尚书也要下地方,大家相互交流一下,不能老是待在一个地方。”
“接下来两年,你们总理府逐步规划这些巡抚和将军的调动。”
“遵命!”刘永道。
各地巡抚搞小山头危害还不算大,但如果大同社的各个都督也弄山头,那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次的事情让两人也觉得,这些将军是要调动一下。
最后,徐晨的手指点向了地图上遥远的美洲西海岸:“至于金山地区,对我民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让陈子昂去新大陆,担任金山都护府的都督。”
这次的事情最出头的就是黄松年与陈子昂两人了,尤其是陈子昂,起了一个极坏的头。极大损害了大同社的威望,必须要给与处罚。
不过说到金山,徐晨的语气中也难免流露出一丝感慨。他最初只知道那里有个大金矿,但具体规模并不清楚。
而这两年通过持续的开采和税收,惊人的财富才真正显现出来,去年,民朝通过官方开采和税收,从金山获得了二十万两黄金,折算成白银就是三百万两!
而今年势头更猛,仅上半年,入库的黄金就已达到三十万两,全年预计很可能突破六十万两大关。这还仅仅是官方账面上的数字,若算上民间淘金者的收获,整个金山地区一年产出的黄金价值可能高达两三百万两,相当于四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笔巨额收入,几乎占到民朝岁入的两成。徐晨此刻才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上这个超级金矿为何能凭一己之力缓解一场全球的经济危机。
一年凭空增加数千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足以扭转乾坤的强心剂。
刘永看着金山感叹道:“这片大陆简直就是个宝藏大陆。今年民朝税收增加了两成,突破1亿8000万两。”
也不怪刘永如此感叹,民朝虽然的税收每年都在增加,但因为基数太大,这些年的增长已经很缓慢。
去年还不明显,今年因为新大陆税收直接增加了3000万两,多了3000万两财政收入,总理大臣府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不管是修铁路,修港口,修沥青马路,改造城市,修工业区,建设医管学校,手中能动用的活钱变得更多,能做的事情变多了不说,还能平复地方不满的情绪。
最后徐晨又说了何吾驺的事情道:“只是虽小但却不能小看,如果我们民朝区别对待南洋,即便现在我都还能掌控南阳地区,但迟早还是会失去的。
所以这次要解决的不但是吕宋的问题,东宁岛,爪哇总督府,兰总督,文莱总督府,马来总督府都要给他们议员的名额,学府中考也要给这些地区保留一定的名额,这样才好让当地的读书人对民朝有归属感,总理大臣府规划基础设施,你要把这些地方纳入进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世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新大陆上百,最终还是被本土人推翻了。
其他的殖民者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还是打回了本土,虽然靠着几百年的抢劫过来的财富,还过了一段发达国家的日子,但徐晨已经见到他们日落西山了,已经连发达国家的体面都维持不住。徐晨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也出现在大同社这里。
刘永皱眉头道:“遵命!”
刘永询问道:“元首,东吁国想邀请我国帮助他们修建铁路。这段时间其他各藩国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东吁国小民贫,其国土大部分又处于高山群岭当中,修建铁路难度极大,费极高。某担心帮助他们修铁路之后,他们偿还不起修建的费用,我民朝应当与于拒绝。”
徐晨一脸奇怪的看着刘永,这对后世的列强来说,筑路权需要打仗才能获得的,现在送过来,刘永反而不想要了。
不过徐晨很快就想明白了,前世那些殖民帝国大部分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他们资金过剩,且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金融资本想要获利必须要有实物,所以才拼命的修筑铁路,增强他们获取殖民地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能力。
但民朝体量太大了,即便徐晨献祭了整个大明的士绅,十几年时间依旧不够完成初步的工业化,现实是民朝本土也很缺少工业化的资金,整个大明士绅的财富投入到民朝基础设施建设,但资金依旧不够,所以他才不愿意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东吁国。
徐晨道:“帮助藩国修建铁路网,既可以彰显我民朝仁慈,让藩国归心,也可以加强我们和藩国之间的联系,同时能让藩国的货物为我们建设大同世界服务,我以为建设东吁国铁路网对民朝有百利而无一害,应当与支持。”
李文兵劝说道:“元首,关键是东吁国小不自知,他想要我们民朝给他们修5000里的铁路网,我询问过弘基,以东吁的地形复杂,需要大量修建铁路桥,一里铁路成本最起码需要2万两银子,5000里的铁路网要费上亿白银,和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500万两银子左右,他们连还利息都还不起。”
“咳咳!”徐晨也被吓住了,5000里铁路网真敢想,大同社最开始一年也不过就是修几百里铁路,即便到现在,也只有1500里左右,不是不想多修,而是实在拿不出钱。
民间商贾开始几年对铁路网很有热情,但随着铁路网不断的扩张,修筑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修铁路想回本太难了,需要十几年时间,而现在哪怕开个纺织厂3~5年就能回本,所以民间的东家更喜欢开作坊,而不是费力不讨好的去修铁路。
当然如果铁路修好了,交给他们运营,他们倒是非常乐意。但大同社对这样的呼声,一向是铁拳打击。
徐晨道:“和东吁大使商议,大家先去一段小铁路,验证一番,看看能不能盈利,至于抵押物,东吁国拿不出来,铁路工程就属于我们两国合作,民朝出钱出技术,东吁出人,出土地,铁路的股份我明朝可要占51%,由双方共同经营,但主导权要归我们民朝。”
刘永想了想道:“如此倒是可以答应下。”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11月13日,京城。
今年可谓是大戏连连。先是何吾驺他们要求吕宋获得议员名额,元首答应,吕宋得到10个议员名额,爪哇总督府,兰总督府,文莱总督府府,马来总督府有八个,东宁府三个。
同时总理大臣府把五大都护府纳入纳入明朝财政规划当中,以后他们也可以享受本土待遇。
第二个事情则更加轰动,元首府宣布农场可自由解散。
这几乎否定了大同社这10年来的政策,连带的效应就是大同社文武高层进行了大范围的调动。
此事轰动了整个京城,无数的八卦客都在讨论,这位将军为什么要调动,那位巡抚又为什么要调到其他行省去。
大同社一向讲究无为而治,极少发生大的变动,而像如今这样大范围调动高层的官员,可以说是开国的第一次。
不过所有人都有一个明确的背锅人,就是河南巡抚陈子昂了。
他原本就是大同市的元老,在大同军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在中原当巡抚期间,带领中原的百姓抗击了旱灾,蝗灾,洪灾。政绩极其出色,但因为这次祥瑞的事件,导致大量农户要退出农场,后果极其恶劣。
这样一位文武都极其出色的大同社元老,受此牵连却要贬到金山当总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