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炮台上清军炮营的炮兵发现了太平军,没忍住点了炮。
炮声未落,密如蚁潮的太平军左军从山间破雾而出,旌旗招展,战鼓雷鸣。
彭刚亲率一营,骑於战马之上,衝出山谷。
彭刚身后的战士们队形严整,火銃手与长枪手奔走如飞,势若洪流压顶!
儘管山道狭窄,却被训练有素的左军將士以惊人的纪律分流疏导,畅通无阻,无人推搡拥挤,更没有发生踩踏事故。
左中右三路同时出击,如猛虎下山,若海潮压岸。
战鼓声初如雨点,继而如雷鸣,每一声战鼓都擂在清军心头,为之胆战心惊。
“杀——!”
伴著阵阵战鼓声,震天的喊杀从四面八方压来,整个山谷都迴响著左军將士的怒吼。
这一幕,莫要说寻常的清军士卒,就连久歷戎行向荣本人都感到胸口发闷,喘气都喘不顺畅。
透过千里镜,向荣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群人並不是长毛,而是剪了辫子,戴著红色领巾,穿著前朝交领衣的短毛。
短毛的人数是他在台村初次遭遇短毛时的两倍不止。
起初,向荣仍旧试图说服自己,这次短毛裹挟了大批民夫壮丁参战,这支队伍不是纯短毛队伍。
等到眼睁睁地看著一队接著一队的短毛士卒如搬家的群蚁一般,有序地从山里蜂拥而出,在领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迅速整队列阵之时。
向荣的最后一丝幻想隨之破灭。
纪律如此严明,列阵速度如此之快,这样的队伍,就算给足他向荣钱粮,也需要两三年才能练出来。
这些人都是短毛精锐,绝非裹挟的民夫青壮。
短毛中是有兵仙么?还是戚帅在世?
竟能在深山中练出数千强军。
彭刚当真如李孟群所言,只是一个童生出身的团董?
在向荣看来,想练出几千强军,没有家学传承,断无可能做到。
难道是哪位名將名帅的后裔?可广西也没有彭姓名將的后人啊?
“传本提台將令,列阵迎敌。”
向荣大手一招,下令列阵迎敌的同时,命令亲兵將他的携带的金银財帛迅速转移至武宣县城。
彭刚纵马奔至高丘之上,举起朱红色令旗,於半空中“唰”地一声展开,隨即沉稳一挥。
一营的火銃兵们一声不吭,飞快地奔向坡下平地,十二人成组、四组成排、四排成连,迅速完成了列队。
七百六十八名一营的將士片刻间便筑成一排排黑洞洞銃口的严密阵墙。
谢斌的三营带了暂七、八营攻打楚军大营左翼的滇军营地。
李奇的二营带了暂九营攻打楚军大营右翼的乡勇阵地。
负责攻打楚军大营的是彭刚亲自统带的一营、丘仲良的四营,以及暂十、十一两个暂编营。
这是彭刚第一次亲自指挥规模超过五千人的大会战,望著土丘之下各营严整的队列,彭刚心潮澎湃。
待列队完毕,彭刚挥令旗朝楚军大营一指:“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