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进攻!
“军门的意思是,这水是长毛和短毛放的?”
楚军都司邓绍良心中一凛,只觉阵阵寒意冒上脊背。
相较而言,邓绍良更希望这水是山洪,而不是长毛或短毛刻意在上游蓄水后放的。
楚军和镇筸兵於台村-彰钟桥一役中元气大伤,尚未完全恢復过来。
虽说向荣重金徵募了些武宣、象州的乡勇以充实三里墟大营。
但这这些乡勇远远无法弥补八百楚军悍卒和镇筸兵的损失。
邓绍良不希望这个时候和短毛或者长毛接战,因为此时接战,楚军和镇筸兵没有多少胜算。
向荣又何尝不是这样想?
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得不想法子应对。
邓绍良一个小小都司可以对这场大水抱有侥倖心理,向荣作为一军主帅,他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邓绍良多得多。
“召集三里墟大营各营营官来我帅帐议事,先把炮营的营官给我喊来。”向荣交代说道。
如果这水是短毛或者长毛放的,用不了多久,长毛或者短毛就会向他们的泡在水里的三里墟大营发起进攻。
向荣让各营营官早做准备,同时也想確认清军在这次大水中的损失,以及重炮的情况。
虽然这次大水来得突然,可阴江河毕竟只是小河,不是黔江那等大江大河。
清军的人员损失並不大,除了三十六名贪凉在河里游泳嬉戏的八旗兵,一百六七十名在河边挑水洗衣的绿营乡勇被突然涌来大水捲走,不知所踪外,清军没有其他的伤亡。
物资方面的损失则较为惨重,超过七成的火药被浸湿,八成的粮食浸泡在水里。
向荣最关心的二十六门五百斤以上的重炮,倒是没有被大水冲走,只是除了地势比较高的九个炮位,余下的十七门重炮不是泡在水里,就是被水浸湿,连同火药也湿了大半。
获悉炮营的情况,向荣忧心忡忡,连吃饭都没胃口。
好在看天象,这几日是晴天。
向荣只能祈祷炮营能早日处理好被水冲湿大炮,被水浸湿的火药,以便敌军来袭时炮能打响。
清军高层中盛传短毛作战依赖火器。
和短毛交过手的向荣清楚,清军对火器依赖程度比短毛更甚。
至於短毛不善近战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短毛不善近战的话,楚军和镇筸兵为何在台村和彰钟桥不敌短毛?
向荣承认多数短毛的枪法不算精湛,可短毛不怕死、善结阵,真要硬碰硬。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楚军和镇筸兵的结局也不会比在彰钟桥时好上多少。
交代完这些,向荣仍旧不放心,紧急寻凑了些乾燥能用的火药给各个炮台送去。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大水来得突然,退得也快。
大水退去之后,三里墟的整个清军营地宛如被揉碎后隨意拋洒的一块破布,泥水横流,军旗倒伏,杂物交错堆迭。
营地中央原本的校场此时已变成一片泥沼,靴子一踩进去便陷至脚踝,拔出时“咕哧”作响。
帐篷亦是七零八落,被水冲塌后残破地垮在地上,隨处可见輜重车倾翻半边,箱匣四散,粮袋破裂,米豆与淤泥混在一起,如腐烂的糊粥,引得苍蝇乱舞。
正当三里墟的清军还在收拾他们如同烂泥一般的营地时,炮声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