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破营
“最近两个月多月以来,长沙府的清军兵勇前前后后攻打了岳州府府城巴陵四次,不是被驻守巴陵城的顶天侯(秦日纲)所部击退。
就是被从常德府府城武陵撤守巴陵,接管岳州府防务的韦丞相(韦志俊)击退。”
张寒岱指著地图上的巴陵城说道。
“天军主力得以安全驻留武汉三镇三月有余而无虞,多赖有上游的巴陵城为屏藩。使得长沙府的清军不敢直接越过巴陵城,行船顺江而下,追击天军。”
岳州府已经被杨秀清更名为得胜府。
但得胜府这个称呼只在太平天国的高层中使用。
各地百姓,以及北殿仍旧习惯以岳州府相称,连舆图上的地名都没更改。
“当前的形势,守武汉三镇必守岳州府。”张泽强调道。
“可以集结重兵守府城巴陵、城陵磯、临湘县城、鸭栏磯等沿江城镇险要,以绝清军兵勇东下的水路。”
“守岳州不仅要用陆师,更需要水师部队。”陈阿九补充强调守岳州防线需要水陆並用。
重点防守岳州,防备长沙府的清军主力,將主战场推进至岳州府,为经略武汉三镇地区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外部防线,扩大战略纵深。
这是北殿高层的主流呼声,没有太多的异议。
“岳州府的沿江防线,肯定是要重点防守的,只是这个重到底是多重?我们又能调拨多少兵守岳州府的沿江防线?
其他方向,比如汉阳以北的汉川、孝感、黄陂三县县城,儘管清军从这个方向来犯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不可能对这些方向完全不管不顾。
这些地方我们也需要留一部分兵力驻防,以保障武汉三镇腹心之地的安全。
武昌府的其他城池,以及后续东王他们从黄州府撤出之后,我们也要分兵进驻接管吧。武汉三镇更是不必多说,也需要留大量兵力驻守。”
黄秉弦的大局观更强一些,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旦留守驻防,武汉三镇及其周边的广大地区,北殿原本两万多的常备部队不免有些捉襟见肘。
能分出多少兵力守岳州府的沿江防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黄秉弦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我们同辅殿、翼殿秦日纲所部交割防线的时候,有一个时间窗口兵力较为充足。”彭刚凝思片刻,走到地图前,说出了他的想法。
“长沙府清军在巴陵城南墙的迎薰门外设有一大营,同驻防巴陵城的天军对峙,巴陵城以南五十里外的新墙河下游,有清军的主营。
有时候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们可以趁著交割防务,秦日纲和韦志俊的队伍还在岳州府之际,集结我殿精锐,联合秦日纲和韦志俊所部天军,破了清军在迎熏门外的大营,乘胜南下破袭湖南清军主力在新墙河下游的大营。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若迎熏门外的清军大营和新墙河下游的清军大营告破,一来可壮我声威,扰乱清军统帅的判断,让清军统帅拿不准天军主力到底是留守武汉三镇,还是东下江南。
二来可消灭一部分清军有生力量,削弱湖南清军的实力,为经略岳州沿江防线,募训新兵爭取更多的时间。”
彭刚想趁著交接岳州防务,秦日纲部和韦志俊部太平军尚在岳州府之际,破袭长沙清军设在岳州府境內的一远一近两处大营。
“岳州府境內的两个清军大营我亦有所耳闻,巴陵城城南迎熏门外的大营是秦定三、周凤岐所部清军兵勇,多为黔军兵勇和鄂军兵勇。新墙河一带清军则为湖南提督鲍起豹所部湖南兵勇,两部兵马都不算上精悍。”罗大纲分析说道。
“此二部清军原本是想收復巴陵城,打通东下武汉三镇的长江航道,追击天军。因攻打巴陵城不顺。不得不驻营与在岳州府的天军对峙。”
罗大纲了解过巴陵城城南大营和新墙河大营的清军。
这两支清军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在秦日纲和韦志俊手上都討不到便宜,足见其是何等货色。
趁交割岳州府防务之际,联合秦日纲、韦志俊所部太平军主动出击,破袭清军大营,罗大纲觉得此举可行。
计议毕此事,应杨秀清之邀接手了武昌城附近白沙洲、大堤口炮台的阵地。
旋即留下两个团负责武汉三镇的防务,便调集北殿主力乘船前往岳州府府城巴陵。
驻扎在巴陵城的秦日纲、韦志俊看到彭刚和罗大纲亲自带领一万五千北殿牌面行船来到巴陵城接管巴陵防务,颇为意外。
北殿主动请缨留守巴陵-武汉三镇防线的事情他们两人是知道的。
北殿的一二號人物,彭刚和罗大纲亲自带兵来巴陵城接防,则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总觉得北殿不是单纯地巴陵交接防务那么简单。
交接防务,罗大纲一人来就可以了,彭刚没必要亲自跑一趟。
实际上也確如秦日纲、韦志俊二人所猜想的那般,彭刚此番专程来巴陵,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接手岳州府的防务。
来到巴陵城,防务未及交割,彭刚便找来忙著收拾行李的秦日纲和韦志俊,开门见山道。
“顶天侯,韦丞相,有没有兴趣离开岳州府之前干一票大的,隨我破袭巴陵城南迎熏门外的清军大营?”
“北王要对迎熏门外的清军下手?”秦日纲眼睛一亮,笑道。
“该大营的清妖统帅是黔营的记名提督秦定三,也算是咱们的老熟人了。”
巴陵城城南迎熏门外的清军大营有两万出头的清军兵勇。
清军攻打巴陵城没能得手,秦日纲、韦志俊也尝试过攻拔清军大营,也因兵力不足,未竟成功,没取得什么战果。
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巴陵城的战局遂陷入了僵持的態势。
“顶天侯可有兴趣?”彭刚问道。
“求之不得,北王殿下吃肉,我也跟著北王殿下喝点汤。”秦日纲笑呵呵地说道。
彭刚和罗大纲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余北殿主力进驻巴陵城接管防务。
巴陵城附近的敌我均势,实际上已经被打破。
此时攻袭迎熏门外的清军大营,只要不出什么差池,肯定是能够得手的。
起义之初,秦日纲曾和北殿在黔江流域並肩作战长达半年之久。
武昌封侯之际,秦日纲能得以封侯,当初在黔江南岸地区同罗大纲的水营成功地牵清军的功劳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临离开岳州府之前能和北殿联手作战,再捞个大功劳。这么好的机会,秦日纲求之不得。
“韦丞相意下如何?”彭刚偏头看向一旁还未表態的韦志俊。
巴陵-武汉三镇防线原来是由辅殿守。
北殿主动接下了巴陵-武汉三镇的防务,辅殿上上下下都欠了北殿一个人情。
既然彭刚主动开口了,还能跟著彭刚捞一手功劳,韦志俊没理由拒绝,立刻表態道:“听凭北王殿下差遣!”
秦日纲、韦志俊二人在巴陵城合计有八千牌面牌尾,其中三分之二为牌面,战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