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狮城风暴(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新加坡,牛车水附近一家超市冷藏柜旁。
凌佩仪带着一名市场部人员站在一边,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冷藏柜。
陈记瓶装水,杨枝甘露、陈皮红豆沙、椰汁西米露占据着黄金位置,货流如梭,店员补货的手几乎没停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的劲霸功能饮料。
冰蓝色的瓶身格外醒目,但拿取的人却寥寥无几。
偶尔有人拿起,看看价格标签,又放回去,最终选择了熟悉的汽水或果汁。
凌佩仪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直观感受比数据更刺眼。
抵达新加坡后,为了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消费信息,找到劲霸滞销的根本原因。
三天来,凌佩仪带着李明、阿强和调研专员,顺着南华贸易公司的渠道终端,超市、便利店、杂货店一个个的调查。
他们跑遍了乌节路的高端超市、牛车水的热闹摊贩、工业区的便利店、组屋楼下的士多店。
凌佩仪亲自站在冰柜旁观察,拦住购买水的顾客攀谈,甚至换上促销员的衣服,在收银台旁递送试饮杯。
“小姐,试试我们新到的劲霸功能饮料?
提神醒脑!”凌佩仪递上一小杯冰蓝色的液体。
一位年轻白领接过,抿了一口,眉头微蹙:“嗯味道有点怪?
不够甜?
还是说不清。”
旁边一位中年工人试了,咂咂嘴:“还行,凉凉的。
但喝完好像.没啥特别感觉?不如喝罐可乐爽快。”
在一家便利店,店老板指着角落里几瓶劲霸抱怨:“凌小姐,不是我不推。
你看,水放这里,一天补几次货。
劲霸?放这儿两天了,就卖出去几瓶。
顾客问的多,买的少。
都说尝尝可以,钱买好像不值这个价。”
烈日当空,凌佩仪带着李明和阿强,蹲在裕廊工业区一家大型士多店对面的茶餐厅。
士多店门口挂着醒目的劲霸海报,冰柜里也摆了不少。
他们观察了两个小时。
进出的工人络绎不绝,买汽水、买啤酒、买矿泉水,甚至买陈记瓶装水解暑。
唯独劲霸,无人问津。
“阿强,你去买几瓶不同牌子的汽水、果汁,还有我们的劲霸。”凌佩仪吩咐。
阿强很快买回来。
凌佩仪拧开一瓶本地畅销的橘子汽水,喝了一口,甜腻感瞬间充斥口腔。
她又喝了一口劲霸。
冰凉的液体带着薄荷的刺激和淡淡的果酸涌入,甜度明显低很多。
“甜度差太多了!”李明也尝了,立刻对比出来,“新加坡的汽水,甜得齁嗓子!
劲霸这个甜度,在这里喝起来,确实寡淡!”
阿强是技术骨干,更关注口感:“风味也有问题。
薄荷脑的凉意太突出,盖住了果味和甜感,显得不协调。
新加坡天气热,他们习惯更浓郁、更有劲的口感,劲霸现在这个清爽路线,在这里显得不够劲。”
凌佩仪放下劲霸的瓶子,眉头紧锁。
阿强那句“不够劲”像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连日来积压的困惑。
新加坡的湿热空气黏在皮肤上,工业区特有的机油味混杂着食阁飘来的饭菜香,一切都带着一种粗粝的、追求即时满足的快感。
这里的消费者,要的不是港岛那种精致的清爽,他们要的是像“大力宝”那样,一口下去就能炸开味蕾、驱散疲惫的够劲!
想到这里,凌佩仪看向李明说道:“李明,联系林老板,我们需要立刻组织一次更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这次不光是劲霸,要把‘大力宝’、高柠檬茶、可乐、甚至美禄都加进去!
让消费者直接对比,说出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和最偏好的口感!
我们要量化‘够劲’这个词!”
凌佩仪意识到,光靠她和李明、阿强几个人,像撒胡椒面一样在偌大的新加坡市场里东奔西跑,效率太低,覆盖面也太窄。
调查出来的情况必然不能代表广大新加坡消费者的真实喜好。
她需要编织一张更大、更密的网。
很快,在林文雄的协助下,一支由三十多名本地大学生组成的临时调查队就集结完毕。
他们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有华裔、马来裔、印度裔,熟悉本地语言和文化,充满年轻人的干劲。
凌佩仪设计的调查问卷简洁明了。
列出市面上所有主流饮料品牌和类型,让受访者勾选自己最常喝的三种,并简单说明原因。
同时,对劲霸功能饮料单独设置问题:
是否尝试过?
口感评价?
不购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