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打电话摇人 会见特斯拉
拉里这几天刻意没有让自己多想那次极其巧合的刺杀事件,其实这事最近已经炒的沸沸扬扬了。
报纸上、街头巷尾的热议中,纽约市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不论是市长还是马车夫,无不在谈论着纽约建立以后迄今为止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刺杀案,就是针对阿斯特四世的刺杀。
本次事件中,最离奇的还是被刺杀的对象,阿斯特四世虽说是目前家族里最著名的年轻继承者,但本身是半个学者加半个公子,既没有像卡耐基那样犯下容易得罪人的各种错误,又没有来自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窥视。
按理说不应该受到这种无妄之灾。
众人从利益纠葛上想不清楚刺客的动机,自然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可能是情杀,或者是目前美国愈演愈烈的无政府主义者在随机选择目标。
当然,看客们更希望是情杀,此时已经有“知情者”开始给阿斯特四世编排出大段大段香艳的三角恋故事,并且在广泛传播。
普利策麾下的报纸也及时跟进,记者和编辑煞有介事的开始分析整个刺杀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还为阿斯特四世在耶鲁大学的求学过程编出了几个不同的香艳版本。
什么时代都是这样,人们热衷看小人物爆火,大人物垮台,所以这几天,随着刺杀事件消息的扩散,以纽约为中心辐射全美国,报纸销量尤其的好!
总算是阿斯特四世遵守约定,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打通了上下关系。
反正报纸里的黄色新闻里,连阿斯特四世上大学时候同寝室的同学姓名都打听出来了,但报道里却从来没有见过拉里和邓巴的名字。
拉里和邓巴先生在中央公园又作了一番讨论和推敲,下午两点才回到了阿斯特酒店。
两人都没来得及吃饭,赶忙各行其是。
拉里径直去往酒店的电报房,往波士顿距离火车站最近的西联电讯电报局拍了个急电,电文里,拉里告知了阿斯特酒店的电话号码,并要k先生收到电报第一时间给自己打过来电话。
此时,市内电话是直接可以由酒店转接到房间的,但长途电话就复杂的多,必须通过贝尔电话公司的长途专线,并且打电话也极其昂贵,一分钟的通话费用是2美元,还是双向收费。
阿斯特酒店的长途电话柜台就在电报房旁边,有专门的两个侍者负责。
拉里向侍者要了份柠檬茶加三明治,就守在长途电话柜台这里,等k先生打来电话。
但此时的通讯效率实在是太慢了,拉里吃完了三明治、喝完了柠檬茶,又喝完了续杯的柠檬茶,还是等不来k先生的长途电话。
拉里小腹有些憋胀,想去盥洗室解决问题,但还是忍了忍,惟恐自己刚走,电话就打了过来。
再等了足有十分钟,等到拉里觉得自己必须要去次厕所了,长途电话柜台上的那台足有两个普通电话大的特殊电话机终于响了。
“波士顿的呼叫通了!请问谁在等波士顿的电话?”
拉里忙站起身来,走到电话机旁,手指敲了敲桌面,“我的电话,我等波士顿的电话。”
“您稍等!”侍者跟电话里的接线员沟通了几句,转脸问拉里,“您是利文斯顿先生吗?”
“是的。”拉里确认道。
侍者这才将话筒递给拉里。
拉里将话筒放在耳边,里面传来接线员干练的女声,“利文斯顿先生请稍等,这就为您接通来自波士顿的电话。”
过不多时,k先生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夹杂着滋滋的电流杂音,却掩不住语气里的肉疼。
“老板,您干吗选这个叫电话的东西,这鬼东西贵得离谱!打电话两分钟多,我还没跟您说上话,账上怕是已扣掉了抵我一周工作的辛苦钱!您确定这事儿不能用电报说?”
拉里的指尖在桌面上急促地敲击了两下,声音却沉静得可怕:“你再废话,的钱更多。现在听好,一字不漏。”
拉里略微停顿,气息压得更低,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带上你在渔港时候卖的那些‘五金工具’。再叫上平时手脚麻利、大胆听话的所有伙计。”
电话那头骤然沉默,只有电流的嘶嘶声,显然,k先生已经完全明白了渔港卖的“五金工具”的真正含义。
“然后,”拉里的指令冰冷而清晰,不容置疑,“放下一切事情,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纽约阿斯特酒店找我。”
隔了几秒,k先生语气仿佛铁锤般郑重,“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办。到纽约的第一时间,我就去找你。”
放下电话,拉里凝神思考了一会,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才转脸问向柜台的侍者,
“一共多少钱?“
侍者脸上带着职业的笑容,“4.5美元,先生。您报上您的房间号,我直接给您记在账上吧。”
拉里摇摇头,从兜里掏出5美元拍下,随即登上电梯,回到了自己的套间。
刚进门不久,拉里还没来的及脱掉外套,自己房间的门就被敲响了。
拉里自然是有些紧张的,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那把“先锋”自动手枪,不知道该不该现在就上膛,但已经听到了门外属于马修的声音。“我是马修!”
拉里打开酒店套房的门,马修正站在门口,指了指属于专利律师套间的那个方向说道,
“特斯拉博士到了。”
拉里点头,昨天马修就跟自己说过了,他们拜访的工程师是尼古拉·特斯拉。刚听到这个名字时,拉里还有点惊奇,心说这么巧合的嘛?自己不过是为了改进收银机,竟然就约到了这个科学大咖。
马修跟特斯拉约好了今天下午过来,只不过拉里忙着给k先生打电话,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等拉里跟着马修走到专利律师的套间,目光投向窗边那个高瘦的身影,拉里更惊奇了,因为这个人自己还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尼古拉·特斯拉正背对着门,指尖轻轻划过窗玻璃,仿佛在勾勒窗外纽约空气中无形的电流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