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王伟乐等六位东宫辅臣跟隨新皇前往东宫。
小太子看到新皇后高兴地跑了过来:“父皇!”
太子今年才五岁,是新皇三十五岁的时候生下的,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老来得子。
新皇不但没有蹲下来抱他,还略带责怪的语气教育他:“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王伟乐对此见惯不怪,因为在这个时代父亲在儿子面前大多是树立一个严父的形象,而对於孙子辈则是异常宠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抱孙不抱子”。
太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小大人般的对著新皇行礼问好:“儿臣见过父皇。”
“嗯,朕给你找了几位师父,这位是你的太师,负责教导你处理朝廷政务,他身后的那位是你的少师,负责教导你读书识字;这位是你的太傅,负责教导你处理朝廷军务,他身后那位是你的少傅,负责教导你学习兵法;这位是你的太保,负责教导你骑射,他身后那位是你的少保,负责教导你枪法和刀法。”
王伟乐几人分別跟太子打招呼,接著就是跟东宫的属官会面。东宫属官官职最高者为正三品太子府詹事,官职比从二品的太子少师等三人略低。
新皇介绍眾人相互认识之后,在东宫举办宴席宴请几人饮酒作乐。
“太子今后就有劳诸位了。”
王伟乐等人跟著举杯:“此乃臣等的荣幸。”
从宫里出来后,王伟乐刚回到家康兆儿就过来了。
“官人。”
康兆儿平时一般不会过来主屋,每次都是王伟乐过去找她。
“兆儿,有事吗?”
“妾身的父亲今日来到家里,说是要把我小娘扶正,成为他的正妻,邀请官人过去府上一聚,等了两个时辰,不见官人回来后才走的。”
“把你小娘扶正是好事呀,今后你小娘和弟弟轻易不会被欺负。我等下便过去祝贺他,祝贺你小娘和弟弟。”
“官人刚应酬回来,就又要出去应酬,妾身给官人惹麻烦了。”
“家人之间不必如此。”
王伟乐让人备上一份贺礼便前往康家。康文彬看到他之后很是高兴。
“大人能够亲自前来,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辉呀。”
王伟乐还以为他在家中大排筵席呢,谁曾想竟是弄个家宴了事,排场跟纳通房丫鬟为妾差不了多少。
“祖母有令不让我们家认你这个亲戚,要不是兆儿苦苦哀求,本官今日也不可能过来。”
“是下官不爭气,让岳母她老人家失望了。今日下官设宴款待大人,就当给她老人家道个歉。”
“本官刚从宫中出来,已经用过膳了,吃席就算了,有什么话快说,不然本官可就走了。”
“是这样的,之前大人让下官停职在家,下官家中彻底失去钱財来源,都已经沦落到上街买家具的地步了。恳请大人看在兆儿的面子上,给下官一条活路。”
“之前本官已经给过兆儿面子,帮你再度入仕为官,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大人。下官已经改变很多,家中没有生下儿女的妾室已经全部卖掉,家中的奴僕也已经卖得七七八八,府上几百號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求大人最后再给下官一次机会,下官保证会好好干,绝对不会给您丟脸!”
王伟乐之前让他在家办理王若与的身后事,並没有撤掉他的官职。只是王伟乐失去尚书的官职,又没有给他写条子,衙门那边没有通知他回去工作。
新任尚书是新皇党的人,让康文彬回去上班,衙门里有什么事情也能给王伟乐通风报信。
“这次本官就看在兆儿弟弟和小娘的面子上,最后给你一次机会,你明日便回去做回原来的工作,衙门里要是有什么大事发生,让人过来告知本官。”
“多谢大人!衙门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下官立马亲自前去向您匯报。”
“那就这样。”王伟乐说完转身就走,康文彬把他送到门外这才回去吃席。
大乾朝廷一下子有足足二十多位贵族被夺去爵位,抄家罢官,其中包括两位国公和七位侯爵,十五位伯爵,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