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拍手称好。
“这些贵族世受皇恩,不思报效朝廷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贪墨朝廷的银子,真是该死!陛下就应该下令诛他们九族!”
“是呀!这些贵族好事不干,坏事做尽,简直就是国之蛀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文官们对此表示支持,因为他们觉得贵族的实力再度被削弱,今后更加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贵族们则是心情沉重。
“说好的与国同休,世代相传。如今皇位不过是传到第五代,贵族就已经遭受第二次被大量夺爵。”
“都怪那该死的王家!之前王太师搞了一次,如今王伟乐又再搞一次!太祖皇帝当年钦封的四十五位贵族,现如今仅剩十位,加上先帝钦封的王伟乐和禹王,也只有十二位。要是再来一次的话,我们这些人都別想活了。”
“王伟乐是伯爵,王家现如今也是贵族,按理来说不应该对我们下手的。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家也只是充当皇帝手里的刀而已,没有皇帝的允许,即便是左丞相也不敢对一个伯爵下此狠手!”
“有道理,王伟乐自身就是贵族,跟禹王府、寧远侯府、忠勤伯府这些贵族的关係都很好。如今更是太尉,统领六十多万禁军,没理由出手对付我们这些贵族。”
得出结论是皇帝要对付他们,眾人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认栽,回去后收敛自己的行为,不犯大错自然不会被抓住把柄,更不会被罢官夺爵。
王伟乐在处理完三司衙门的事务之后,按照轮值的时间进宫来到太子府教导太子。
跟新皇和其他老师的严师出高徒不同,王伟乐显得非常友善,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对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孩那么严厉,以免適得其反。
“王太师,今天要给孤讲什么故事呀?”
“臣给殿下说李白小时候的趣事...”
王伟乐用说故事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太子,效果好不好暂时还不知道,反正两人相处非常融洽,关係也越来越好。
从宫里回来,就看到盛明兰几人正陪著王老太太和其儿媳妇、长孙媳妇在聊天。
王伟乐连忙上前问好:“祖母、母亲、大嫂。”
“乐哥儿回来啦,快坐。都是自己家人,老身就直说了,你父亲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你祖父当年留下来的,相比你的伯爵府要小太多。”
“祖母是想我跟大哥换府邸住吗?”
“怎么可能。这座府邸是先帝赏赐给你的,祖母怎么可能抢你的。陛下最近不是查抄了一大群贵族的府邸吗,老身和你父亲合计后,想要买一座府邸回来住住。”
看到王老太太不是要提那么离谱的要求,王伟乐也鬆了一口气,不外就是给点钱,对於现在的他来说真的不叫事:“我都住这么好的府邸,没理由让祖母和父母住得那么差,確实应该买一座好点的府邸,家里还缺多少钱,可以先在我这拿,等將来大哥有钱了再还回来便是。”
“你父亲为官几十年,买府邸的银子还是有的。陛下抄回来的那些贵族的府邸,朝中大臣们都盯著呢,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到的。你父亲虽说是从三品铁运使,但在內务府的官员面前根本就说不上话,所以想让你出面跟他们说说。”
“前段时间朝廷抄家得到的府邸是有不少,但公、侯、伯的府邸朝廷一般只拿来赏赐,不会拿去卖掉。比老宅大的宅子价格非常的高,祖母確定父亲有能力支付?”
“老身让你父亲去打听过了,一位都指挥使的府邸,价格在二十万两银子左右,你父亲还是能拿出来的。”
王伟乐闻言脑海里闪过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王世平当了几年知府,又当了好几年铁官,挣二十万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伟乐看向王世平:“父亲,您该不会是把铁器卖往辽国吧?”
“你瞎说什么呀。你父亲我就算是去要饭,也不会做这些让你祖父丟脸的事。”
“您別激动嘛。我这不是担心您为了银子犯错,连累到祖父嘛,要知道祖父可是我们所有读书人的榜样,你要是犯下大罪,连累祖父被移出太庙,祖母可不会放过你。”
“乐哥儿你就放心吧,有老身在他身边看著,不可能让他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就是因为你在他身边我才害怕,王伟乐在心里誹谤她一句后,看向嫡母,嫡母是家中最为正直之人,看到她点头王伟乐才鬆了一口气。
“以后家里没钱就找我要,多了没有,但日常生活销我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千万不要去做坏事连累家人。”
“我还没说你呢,你反倒教育起我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好了好了,你们父子俩都別吵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世平出银子,乐哥儿出面去给家里买宅子。新宅子將来由杰哥儿继承,老宅就给乐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