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动,如同点燃了引线,他身后的人群立刻也叫看跟了上去。另一方见状,
亦毫不示弱地吶喊看迎了上去。
两股装备简陋的人流,就这么乱糟糟地瞬间碰撞在一起。石器与骨器沉闷的敲击声、
木矛折断的啪声、受伤者悽厉的惨叫声、以及双方战士狂热的呼喝声,剎那间混杂成一片,在狭窄的河谷间迴荡。
李愷与两名儒生屏息凝神,借著岩石的掩护,从石缝中小心地向外窥探。这场面,在他们这些见识过大明军阵看来,实在有些.难以形容。
这些土著的打斗,完全是一窝蜂地乱打乱砍,没有阵型,没有配合,更湟论什么战术指挥。个人勇武似乎是唯一的凭恃,谁的力气大,谁的吼声响,谁就仿佛占了上风。
武器的简陋更是放大了这种混乱。磨製的石斧砸在赤裸的皮肉上,多数情况下只是造成一片淤青或是皮开肉绽,难以形成致命伤。骨矛的穿透力也相当有限,除非直接命中要害,否则很难让中招者立刻失去战斗力。
即便是那些少数人持有的铜製武器,也因为铜质地偏软且未经良好锻打,刃口很容易捲曲或崩裂,实际杀伤效果远不如看上去那般可怖。
“这.这简直是——乡野顽童拋石掷泥,聚眾互殴啊。”隨行的张儒生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压低声音嘀咕。
另一名王儒生则低声分析道:“器械粗劣,不成章法。只需骑兵一轮衝击,便可令此辈溃不成军,四散奔逃。”他甚至还从怀中摸出小巧的炭笔和纸张,似乎想记录些什么。
护卫队长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视,他咂了咂嘴:“若不是大人有令,不得妄动,惊扰了他们。只需我等十人,寻个合適的时机,一人一轮火,再一个衝杀,保管叫他们哭爹喊娘,片刻间便能將他们衝散了。”
战场上的廝杀仍在继续,血腥味开始瀰漫开来。不时有人受伤倒地,发出痛苦的哀嚎,有些还能挣扎著往后爬,有些则直接被后续涌上的人踩踏而过。鲜血染红了河滩上的卵石,也染红了清澈的溪水。
战斗持续了约莫一香的功夫,其中一方因为人数上略处劣失,又接连有几人被打翻在地,渐渐支撑不住,开始有人转身逃跑。一旦有人带头,溃败便如山崩一般,剩下的人也纷纷扔下武器,哭爹喊娘地向来时的密林中逃窜。
另一方则士气大振,发出震耳欲聋的胜利豪叫,追杀了一阵,便停了下来,开始兴高采烈地打扫战场。他们將对方遗弃的伤员拖到一起,也不知是要如何处置,又將死者身上的羽毛、骨饰等物尽数剥下,连那些粗陋的武器也捡拾起来,显然是当作战利品。
“嚮导,”李愷待那些获胜的土著拖看战利品和俘虏,喧闹看向上游走远,彻底消失在林木之后,才从岩石后直起身,开口询问,“他们,为何爭斗?”
土著嚮导脸上元自带著几分惊悸,他指了指先前搏杀的河滩,又指了指周围的山林,
比划了半天,又说了几个模糊的词汇,李愷大致明白过来,似乎是为了爭夺这片河滩附近的水源、猎场以及可以採集的林地。
“领地之爭么”李愷若有所思,眼神深邃。他清楚地记得,汉王朱高煦在临行前曾反覆叮瞩,部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因生存资源而起的衝突,正是使团可以加以利用的最佳契机。这些看似愚昧野蛮的爭斗,恰恰为外部力量的介入提供了无数的缝隙与可能。
又过了数日,在確认周边安全后,李愷一行人返回了最初在湖边建立的营地。一连十余日的侦察,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也收穫颇丰。
夜里,篝火啪作响。李愷摊开一张简易的地图,上面用炭笔標註著三个土著部落的大致位置和一些观察到的信息。
“诸位,这十数日的探查,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数了。”李愷开口道,“此地共有三支较大的部落,我们姑且称之为东、中、西三部。东部部落最为强悍,人口也最多,约有几千人,青壮男子近两百,武器也相对精良些,甚至有少量铜矛。西部部落规模与东部相若,但似乎更为好斗。中部部落,便是前几日我们目睹其战败的那一支,人口约一千余,
青壮不过几百人,且新败之下,士气低落。”
他顿了顿,看向两名儒生和护卫队长:“依殿下之意,我等此行,首要便是寻找合適的部落进行交流。此部落,不能太强,免得尾大不掉;亦不能太弱,否则朝不保夕。如今,我们当如何抉择?”
张儒生首先发言:“大人,学生以为,那东部和西部部落,皆过於强盛,我等初来乍到,若贸然接触,恐为其所轻,甚至引火烧身。中部部落虽新败,实力受损,但也正因如此,或许对我等的帮助更为渴求,也更易掌控。”
王儒生补充道:“不错。殿下曾言,要扶植那些对新明有所求的部落。中部部落刚失了猎场,想必急需外力相助,以图恢復。此时若我等以『平等贸易』之姿態出现,赠予些许“奇珍”,再许以利诱,或可一拍即合。而且,其地理位置居中,日后若要联络东西两部,也更为便利。”
护卫队长也瓮声瓮气地说道:“大人,末將也觉得中间那家合適。他们刚打了败仗,
定然缺衣少食,咱们带的那些瓷器、盐巴、布匹,对他们来说应该很重要。而且,他们新败,胆气已失,我等即便只有十人,只要火一响,也足以震镊他们,不虞有诈。”
李愷听著眾人的分析,缓缓点头。这些意见,与他心中的盘算不谋而合。他想起朱高煦临行前的嘱咐:“要利用这些部落间的矛盾,扶植一两个地理位置重要、且对新明有所求的中小部落,使其成为新明在此区域的稳定支点。”
这刚刚打了败仗,又急需补充实力和物资的中部部落,不正是最合適的选择吗?送上门来的机会。
“好。”李愷下定了决心,“就选这中部部落。明日,我等便备好礼物,前去拜访。”
他看了一眼眾人,见大家脸上都露出一丝兴奋与紧张交织的神情。
“诸位,此行关乎定居点在北境开拓之大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李愷沉声道,“今夜,大家好生歇息,养足精神。明日,便让我们看看,这些大湖之畔的土人,究竟是何模样。”
夜色渐深,湖风吹过林梢,发出沙沙的声响。李愷望著跳动的篝火,心中既有对未知接触的志芯,也有一丝建功立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