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第九十七章 科举改制

第九十七章 科举改制

监国太子亲自出题,这分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还想说什么祖宗旧制的官员,此刻都把话咽了回去。谁都清楚,这位殿下决定的事,谁也別想让他改。

散朝之后,朱高煦回到御书房,亲自构思试题。

四书五经的题目,他选了《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大学》

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关章节。这些內容,既体现了他“民本”的治国理念,也强调了“务实”的为政之风。

至於策论题,朱高煦结合当前大秦帝国面临的最核心的几个问题,擬定了一道总揽全局的题目:“新大陆地广人稀,物產丰饶,然亦有土著杂处,民心思变之虞。今我大秦立国於斯,当以何策,方能平衡开垦拓荒、防夷扰边、安置流民三事,以达长治久安之境?”

这道题,看似宽泛,实则处处都是考较。如何大规模开垦而不竭泽而渔?如何对待原住民,是剿是抚,还是恩威並施?如何將数以万计的新移民妥善安置,使其儘快融入大秦,成为帝国发展的助力而非负担?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深思熟虑的对策。

最后是算术题。朱高煦结合新大陆的实际情况,出了三道应用题。

第一题:某农民家有良田五百亩,每亩亩產一石粮食,若以十税一的方式缴纳税收,

那请问该户居民今年应该收多少粮食作为税收?

第二题:一支船队计划从瀛角城运载一万名移民至新大陆。大型宝船每艘可载五百人,补给船每艘可载二百人,但每艘宝船需配备至少两艘补给船以確保航行安全与物资供应。问:为运送所有移民,至少需要多少艘宝船和多少艘补给船?其最小组合方案为何?

第三题:亲卫某部满编一百人,其中军官十人,月餉各十两白银;士卒九十人,月各三两白银。此外,每人每月伙食费標准为一两白银,马匹草料费每匹每月亦为一两白银。问:该部亲卫一月所需军餉、伙食、草料总开支为几何?若帝国財政拨付该部年度预算为五千两白银,是否足以支撑其全年开销?若不足,差额几何?

这三道算术题,看似简单,却分別对应了税收计算、民政运输和军事財政三大领域的核心计算能力。朱高煦要的不是能吟诗作对的酸腐文人,而是能动手算帐、解决实际问题的干练官员。

试题擬定完毕,朱高煦下令民政部即刻张榜公布考试规程,並负责核验报名者的身份。一时间,新京城內,凡是有些大明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大明本土鬱郁不得志,或是家道中落,才冒险远渡重洋来到这片新大陆。如今,大秦帝国开科取士,无疑给了他们一个重焕生机、出人头地的机会。

考试地点,就设在新京城內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大院內,简单搭建了数百个考生带的单人间。虽然简陋,但四面通风,光线充足,足以容纳百余人同时应考。

考试之日,天刚蒙蒙亮,考场外便已聚集了不少考生。他们大多穿著浆洗乾净的旧儒衫,神色间既有紧张,也有期待。民政部的官员仔细核验了他们的身份文和功名证明,

方才放行入场。

朱高煦並未亲临考场,但他早已安排了亲卫在暗中巡查,確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考试从清晨持续到傍晚,考生们奋笔疾书,绞尽脑汁。当最后一缕夕阳从窗棣间斜射而入,交卷的钟声敲响,考生们才如释重负般地走出考场,脸上带著疲惫,也带著对未来的期盼。

批阅试卷的工作,由朱高煦亲自主持,內阁几位核心大臣协助。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內,朱高煦一份份地翻阅著考生的答卷。四书五经的部分,大多中规中矩,能看出这些读书人还是有些底子的。但到了策论和算术,高下立判。

不少人的策论,依旧是空话套话连篇,引经据典,看似洋洋洒洒,实则言之无物。算术题由於这是新大陆第一次官员选拔考试,出的题目相对简单,因此基本都能答对,但是朱高煦主要看他们的解题过程,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人才。

他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能用创造性思维的人。

內阁首辅林永康等人也是连连摇头,神色凝重。看来,这批的读书人,似乎监国太子不太满意。

就在朱高煦快要失去耐心之时,一份笔跡算不上雋秀,但字字清晰的策论答卷,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份策论的开篇,便直指新大陆当前的核心矛盾:地广人稀,劳力不足,以及与原住民的复杂关係。其论述虽然略显青涩,但条理清晰,颇有见地。尤其是在论及如何对待原住民时,此人並未一味主张征伐或安抚,而是提出了一种颇具新意的思路。

—-新大陆土著,其性悍勇,然亦有恭顺者。若加以教化,授以文字,使其通晓大秦律法,熟悉我华夏耕作技艺,未尝不可择其贤能者,充任乡里保甲之长,或为屯田、工坊之佐贰。如此,既能安抚土著之心,使其渐慕华风,亦可补官吏之不足,缓解劳力之短缺,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以归化土著充任底层吏员?”朱高煦的指尖在“归化土著”四个字上轻轻敲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这个想法,可谓大胆,却也並非全无道理。新大陆的原住民部落眾多,关係错综复杂。若能將其中一部分亲善大秦、愿意接受华夏文化的部落,通过教育和利益捆绑,逐步纳入帝国的统治体系,让他们的人参与到基层的管理之中,或许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不仅能大大缓解官员不足的压力,更能有效地分化瓦解那些敌对的原住民势力,加快帝国对內陆地区的渗透与控制。

朱高煦再看此人的算术题,三道题目虽然不算完美,但也基本答对,显见其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算能力,与一定的思考能力。

“此人叫什么名字?”朱高煦將这份卷子递给一旁的內阁首辅。

林永康接过卷子,看向卷首弥封处,念出:“考生,史詹。”

“史儋”朱高煦,这个名字有意思。

他沉声道:“將此人策论中关於任用归化土著的条陈,单独誉录出来,明日內阁再议。至於此人,待所有试卷批阅完毕,若其总分尚可,便將其列入擬录取名单的前列。”

林永康躬身应下,心中却也暗自思付,这位史詹的策论,確实有其独到之处,殿下似乎对此颇为看重。

夜深了,书房內的灯火依旧明亮。朱高煦放下硃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第一次官员选拔,虽然暴露了不少问题,但也並非全无亮点。那个史詹的出现,便是一个意外之喜。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著沉沉夜色笼罩下的新京城。这座年轻的都城,就像一个待哺的婴儿,需要无数有识之土、实干之才来精心哺育,方能茁壮成长。

而他,大秦帝国的监国太子,便是这一切的掌舱人。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他有信心,也有决心,將这片新大陆,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归化土著为吏—”朱高煦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弧度。这个想法,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了层层涟漪。或许,这便是解决眼下诸多困境的一条新路。

他转身回到案前,在那份誉录出来的条陈上,提笔写下几个字:“明日议此事,详述其利弊。”

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已然摆在了他的面前,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我在蒙德怀抱圣剑而生 末世,然后变身魔法少女 我是网红摄影师,我叫陈老师 刚开二游公司,破产逆袭什么鬼? 长生:我有一株悟道莲 我,假少爷,可校花是真追啊 千年世家,从刺杀吕雉开始 玩家们的废土宇宙 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岁月回声:我在火红年代吃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