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十四年。
这一年,贾谊正式实施起降服匈奴的计划来。
他多次遣使往返於匈奴右贤王部。
一是趁机刺探匈奴的情报,二是打算招降右贤王。
但这样非但没有起效,反而是招来了恶果。
冬。
老上单于以汉朝扰乱匈奴为由,率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抵达彭阳,並火烧了回中宫。
眼看著匈奴大军兵锋直指关中,朝中震恐。
有不少大臣进言,希望刘恆诛杀贾谊,以此平息老上单于的怒火,让他罢兵回师。
而也有人觉得,老上单于攻破了月氏国,平定了西域,举兵南下是必然之事,这不过是找个藉口罢了。
难道杀了贾谊,匈奴难道就会退兵吗?
最终,刘恆表態,要坚决应战,然后徵发十万军马,防备关中。
他甚至还打算御驾亲征,最终被薄太后及眾臣劝阻,这才作罢。
於是他便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將军,率军出击匈奴。
但匈奴还是採取避而不战,只是派兵骚扰、游击,如此僵持到了次年春季。
老上单于俘获了大量的牲畜、財物,出塞而去。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斗。
其中有一位良家子弟,作战十分勇猛,並精通骑马射箭,在与匈奴作战中,斩获首级最多。
战后,刘恆亲自接见了他,並任命他为中郎,陪侍左右。
此人便是李广。
此次匈奴大举南下,宣告著贾谊的首次对匈策略,以失败告终。
这让贾谊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匈奴南下除了政治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生存因素。
只要草原不能稳定產出粮食,那无论是哪个民族统治草原,一旦环境恶劣,他们必然会南下。
所以想要用德降服匈奴,首先要有足够的武力,让他们不敢南下。
经过此事,刘恆也不再让他继续处理匈奴事务。
而是让他做起礼制改革来。
也就是当年贾谊入朝时,最先提出的主张。
【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兴礼乐】
文帝十五年。
三月。
搬来的这一年时间,周阳、吴安、吴楷三人几乎是形影不离。
其中吴安年纪最大,但因为身份缘由,还是以周阳为主。
这一日,他们刚从外面回来。
正好撞见一人被守卫从郡守府里赶了出来。
那人大声道:“不敬鬼神!必遭祸事!”
守卫上前威胁道:“再胡言乱语,信不信现在就抓你入狱!”
那人闻言,连忙收拾起东西,跑走了。
周阳好奇地询问道:“此人是谁?”
守卫答道:“回公子,此人乃是一名方士,他哄骗郡守,说是东面有煞气,若是不修建庙宇镇压,就会有祸事发生。”
“煞气?”
周阳闻言不以为意,受周亚夫的影响,他並不信任这些方士。
吴楷则问道:“他想修个什么样的庙。”
守卫道:“这...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三人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接进了,拜见周亚夫。
周亚夫正处理著政事,见到他们三人,便呵斥道:“你们这是又跑哪里去了?”
周阳解释道:“回父亲,我是带他们熟悉环境。”
“熟悉环境?这都一年多了,难道还用你来带他们熟悉?”
周阳沉默不语,现在还有许多外人在,周亚夫也没再继续喝问他。
“你书读的如何了?”
“孩儿最近刚读了《孙子兵法》。”
“故將有五危,是哪五危啊?”
“这...”周阳吞吞吐吐地答道:“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忿...”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已经是微不可闻。
周亚夫怒道:“禁足!何时把兵法背下来,何时再出来!”
周阳面露苦色。“父亲,孩儿...”
“还不快去!”
无奈之下,周阳只得告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