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舰畅想
由於承诺会给內测名额,玩家社区里,战舰设计的投稿热度非常高,既有专业游戏美术人员画的炫酷概念图,也有工科生严谨的cad製图和sketchup建模。
当然,更少不了长篇大论的文字设定。
这是成本最低、信息量最大的参与討论方式。
有价值的意见和想法很多,但想要把事情做成,还要讲究个条理章法。
要有系统控制。
聚变於是新开了一贴,引导大家先集中討论战舰的外形。
很快,一个流派出现了。
有相当多的科幻爱好者认为,应该把太空战舰造成球形。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太空中没有重力,上下左右都一样,所以像水面舰艇那样区分清楚前后左右很蠢,也很落后,是“被重力束缚住灵魂”的体现。
“就应该给球形外壳的八个空间象限上各装一台发动机,驾驶室在中间,这样想往哪个方向飞,就直接启动对应的引擎,不需要进行无意义的转向机动。”
“说的对!我看啊,之前工业舰的设计就很没想像力,太像现实里的货船,球形飞船才是最完美的设计,美术策划该开阔一下眼界了。”
聚变笑了。
先不说一堆大大小小的桌球组成的太空舰队是不是很丑,球形飞船更適应无重力环境,这其实是一种误会。
网友能意识到太空里没有重力、上下左右都一样,值得表扬。
但是,生搬硬套进工程设计里,就会出问题。
【深层聚变】:“球形飞船有严重先天缺陷。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球形的截面积最大,导致球形飞船有最大的正面被弹面积,防弹外形最糟糕,被炮击命中的概率最高,没有之一。
“另外,装8台不同象限的引擎,只是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同一时间內最多开启4
台,剩下的不工作的引擎既是死重,也是额外的建造成本。
“最后,球形非常不利於机体散热和雷达隱形。”
这些话要是换一般人来讲,还真不一定能服眾。
但敲字的可是聚变,內测玩家里的“武器大师”,已经半公开身份的军工科研人员!
很快,“球党”意识到自己考虑不足,不说话了。
“这么说来,宇宙战舰的布局,还真就跟现实里的海军舰艇类似?
【骑摩托来加班】:“嗯!准確的说,是跟潜水艇类似,特別是核动力潜水艇。大家继续加油!”
方向明確,后面的討论就更有效率,各路人才积极发言,社区註册用户数和同时在线人数不断飆升。
其他网络社区也发现了这场討论,纷纷开启转载直播模式,全网热度升。
看到自己有了曝光度和知名度,原本就最积极的那部分网友,更是使出全力。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没一会就达成了共识。
太空战舰必然有著优雅明快的设计逻辑,参考核潜艇的话,最后面肯定是引擎推进器,然后是聚变反应堆、零素炉和散热系统。
到这里,需要设置一道屏蔽,防止核辐射危害全舰人员和电子系统。
继续往前,是燃料舱和服务於武器系统的蓄能电池阵列,然后是第二道屏蔽,以及舰员生活舱、舰桥、舰载机指挥所和cic作战情报中心。
接著,是容纳机库和大部分武器系统的舱段。
最前面是包括雷达在內的火控观测系统。
当然,类似於最新一代核潜艇的侧面声吶阵列,太空战舰的侧面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雷达阵面和红外光电观测窗,这倒是跟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思想完全一致。
“大致有个模样了啊!”
群策群力,效率就是高。
聚变一边瀏览,一边在爬到上画出了战舰的第一版手绘草图。
【深层聚变】【置顶】:“好,咱们进入下一阶段,大伙说说应该装什么武器。”
对於这个问题,云玩家们更是热情高涨。
“那肯定是各种定向能武器啊!雷射、粒子束什么的,都来一点,不嫌多!”
“总之要把动能武器全淘汰掉!咱不能上太空了还继续扔石头。”
【地上有坑】:“雷射武器在真空里应该优势很大吧?毕竟无法闪避,还有无限射程。”
这个“地上有坑”,其实就是陆渊在玩家社区里建的小號。
此刻,他正坐在程云的车上,用pad打字。
“哦不是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误会。”
“不是吗?宇宙里没空气,雷射能量不会衰减,多好。”
“雷射的总能量的確不会衰减,但光束会发散啊,这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具体公式为:光束扩散半径=光束品质常数炮击距离波长/雷射器镜头半径。”
嗯!?
陆渊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