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就是高手!
“总之,当光束扩散到一定程度时,雷射炮就变成了巨大手电筒,没办法有效切开装甲了。”
“那就使劲缩小雷射波长,同时增加镜头大小唄。”
【地上有坑】:“伽马射线的波长最小,我记得只有0.01纳米?”
“对!上伽马射线雷射!”
“呢,伽马射线雷射的技术难度极高,反正现实中的人类是连小功率实验室原型都搞不定,更不用说大功率武器化了。”
刚刚那位专业人士解释道。
聚变证实了这种说法。
【深层聚变】:“是的,工业舰里的技术储备,倒是包含小型伽马射线雷射器,但功率小,只限於工业和医疗用途;武器化的话,最高只支持紫外雷射炮,波长100纳米,镜头半径3米,有效射程不超过4000公里。”
“这么近!?”
4000公里,放在大气层里算是相当远,但在宇宙尺度下,近得出乎意料。
赶不上璃星的半径,只有璃星到月球距离的七十分之一。
20世纪的洲际飞弹还能打个一万多公里呢。
【深层聚变】:“反倒是大家都认为原始的动能武器,在宇宙里无论多远都不会降低威力。”
“但动能武器速度慢啊,出膛速度就算提高到100公里每秒,打中1万公里外的敌舰,
也要100秒,过程中目標只要稍微一机动,就不在最开始计算提前量的位置了。”
“问题不大。我们可以搞大口径电磁主炮,给弹丸里塞上导引头和小型喷气嘴,玩可变弹道的制导炮击!”
“可开炮时的过载,不会把制导电子元件直接压碎吗?”
“应该还好。只要能把过载压到3万g以下,就算以当前现实里的技术,也没问题!”
这很可能又是一位业內人士的解答,聚变赶紧检索了下工业舰资料库。
【深层聚变】:“没问题。我们现在能做出抗30万g过载的元件,在这个加速度限制下,100米长的电磁炮加速轨道,对应25公里每秒的炮弹出膛速度,速度足够击穿鈦合金装甲。”
又经过小半天的討论,大家逐渐明確了“沧源战舰1.0版”的火力配置。
以舰载机和超远程隱形核飞弹,作为远距离打击手段。
以大型电磁武器为主炮,提供中距离动能火力杀伤。
以舰载机和中小型飞弹组成防空火力网,主要防御敌方战斗机。
以中小型雷射器为点防御手段,主要拦截敌方飞弹。
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
大型电磁炮的研发难度不低,至少需要把工业舰蓝图库里的类似產品放大10倍,要先做出原型机,然后一边实验一边改进。
同时,大型电磁炮里的超导电容和超导线圈,都需要大量稀土材料来製作,这对沧源的採矿业提出了新要求。
有价值的建议还在一条条涌现。
聚变甘之若霖,一条条复製记录下来。
绿洲城內,程云在家中宴请了陆渊一行三人,饭后探討了战后城市的发展方向。
最后,程云带著他们来到市政厅。
“执行官大人,这座建筑我已经派人清理出来了,今后就是您在绿洲城的府邸!”
“不必。”陆渊笑著摆摆手,“市政厅这名字也不是白起的,还是还给市民们吧,我们在城里建个营地办公就好,之前阿波罗起降场那块地就挺合適。”
“那好吧!哦对了执行官,您看对科尔的公审需要安排在什么时候?这件事我建议儘快,对城市真的很重要——“
陆渊思了两秒。
程云很会说话,措辞相对委婉,公审科尔对绿洲城市民確实重要,但对新任统治者和他这个未来执行总督来说,更加重要。
“放心,很快。这是我承诺过的,我没忘。”
程云离开后,陆渊呼出系统。
【主线任务:凤凰涅】
【任务目標: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员工人数:500;当前:25→289→669】
【控制范围:100;当前:32→57→219】
【威望:100;当前:41→33→90】
【工业实力:100;当前15→135→1.1k】
【军事实力:100;当前:9→198→453】
【外太空据点数量:1;当前0→1→2】
行...
正好啊。
只要公审別玩砸,威望应该能衝上100,一举完成这个掛了一个多月的主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