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
“不回了。轨道超级工厂不久之后就会完工,到时候,从太空里採集到的矿石直接在太空里进行处理,省下进出行星重力阱的麻烦。”
“原来如此..—”
“大家可以往右边看,咱们的商队已经来了。”
沈泉赶忙往右看去,果然看到了一组特別亮的“星”。
那是舰船引擎发出的光芒。
大量商船引擎朝前,正在减速泊入璃星轨道!
负责给沧源运送採购货物的商船会先在新希望进行集结,当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由护航舰队进行统一护送。
这一趟,它们带来了更多的矿船和货船,以及用於搭建空间站和太空工厂的標准模版件。
此外,一起来的,还有数个工程师氏族。
大商人休向执行官介绍了星联里几个口碑最好的氏族,他们先是接受沧源这边的扫描,確认自身没有携带危险物品,所掌握工程设备也具备足够的施工能力。
之后,又通过了玩家们编写的心理测评,最后愉快地签署合同。
这些氏族跟自由商盟一样,属於宇宙游牧民,没有定居点,开著自己的工程船世代漂泊,四处贩卖手艺为生,很乐於看到有势力愿意长期收留、庇护自己,並且支付可观的工钱。
他们將与红铁镇人进行磨合合作,共同开发玻璃区下的矿產资源点安雅手下的施工队也跟著来了,负责建设轨道上的空间站和工厂,同时也会帮助地面上的城市建设。
当这些商队再次离开时,將照例从璃星带走巨量原油。
与此同时,沧源也会从新希望空间站大量进口单质碳和碳纤维,让贸易保持相对健康的平衡状態。
而这种贸易的本质,在於支付路费和加工费,购买新希望空间站的產能,解决当前碳元素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满足建设航队的物质需求。
这也是陆渊急於建立商路的根本原因。
只靠自己闷头干、闭门造车,產能增加的速度总有天板,一定要善於藉助外力!
“整个璃星正在变成一个大工地———“
沈泉心生感嘆,感受到了大基建带来的蓬勃力量。
矿船一路前进,三天后来到小行星带。
眾人在黑烟的指挥下,先使用执行官大人“亲自发明”的大型扫描仪检测小行星成分,找到那些富含稀土的小行星,之后靠拢过去,停靠在1公里开外的地方,与星体保持相对静止。
將船停稳后,沈泉按照之前在地面模擬程序里学到的,在控制面板上输入一连串命令,开启了矿船两侧的舱门。
一大群工业无人机隨即飞出舱外,开始在小行星表面钻孔,之后把爆炸物塞进去,再原路返回。
轰!
虽然太空里没有声音,但矿船內还是会人工模擬出爆炸声,防止採矿人员走神误判。
伴隨反覆的钻孔与起爆,直径200米的小行星逐渐被炸散开来。
扫描仪再次开机,选取富含目標矿物的碎块,之后由矿船上的工人操控无人机,將炸飞的碎块及时捉回矿船內部。
沈泉操作得很尽兴。
他发现太空採矿实际上比地面採矿更加轻鬆。
太空中没有重力,自然也就没有了“向下挖掘”和“向上抬升”这两个通常既耗时又费力的过程,更不需要考虑支撑井道。
这里的矿业逻辑完全不同,只剩下了颇为解压的“爆炸”、“扫描”和“拾取”三个简单步骤两天之后,採矿顺利结束。
6艘矿船都被塞满,累计取得5000多吨矿石,其中含有大约80吨稀土金属,以及至少3000吨的铁,数百吨的镍、鎘。
这足够建造两艘“秦岭”级巡防舰上的电磁炮超导电容。
如果不考虑成本,只从採集的绝对速率来看,太空採矿还真就不逊於地面採矿。
而高速的发展,正是沧源所追求的,成本要求可以適当放宽。
回航之后,沈泉看到轨道上的空间站和超级工厂,居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大量核火箭运载舱段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工业无人机繁忙往返,从中取出在地面上生產好的生產线,安装到轨道超级工厂的厂房里。
这种效率,让安雅手下的施工队也大感震惊,沧源的工业无人机动作敏捷灵巧,功能繁多,在他们眼里是十足的黑科技產品。
“太快了真的一天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