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有何难。
“朱瑜从容笑道。
这里为您整理修改后的內容:
朱瑜起身指向墙角的蜘蛛网说道:“第一个方案,朝廷可设立专用机构,在各省州府设枢纽站,各县设分站。
收发信件货物时,县级站点集中整理后送至省级中心,经分类后再通过驛路网络送往各地。
“
“就像蛛网的结构......“他补充道。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头:“接著说第二个方案?“
朱瑜想起前世的邮票制度:“第二个方案更简单。
除了收取邮寄费用,朝廷可统一发售邮票作为寄送凭证。
“
见朱元璋疑惑,他解释道:“邮票就是印有各类图案的小型凭证。
可按照飞禽走兽等不同图案,分作商用、民用、官用等类別。
寄件人需购买相应类別的邮票,按寄送物品重量获取对应面值。
“
朱元璋眼中闪过惊喜:“妙计!“
“具体实施还需洪武爷斟酌。
“朱瑜谦逊地说。
朱元璋闻言立即放下碗筷,匆匆赶回宫中研究。
回宫后,朱元璋命人铺开大明疆域图,用笔墨勾勒著各州府位置,喃喃自语:“枢纽相连...线路贯通...“开始潜心规划邮政网络。
朱瑜的建议越想越越令人称妙。
此事若成,无论对百姓、商贾还是朝廷官员都有益处。
思索清楚后,他兴奋地一拍桌案:“可行!”忍不住讚嘆,“这小子怎想出这般妙计?”隨即提笔埋头详写细则。
转眼一夜流逝。
朱元璋起身舒展筋骨,看著自己通宵写就的章程,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一向事必躬亲,这些年不仅亲自製定大明律例,还为万民设立诸多规矩。
这次驛站改制由儿子提出方向,他只需完善细节,反倒省力不少。
“甚好!接下来便可交由朝臣著手办理。”
东方渐白,他踏入奉天殿。
百官行礼后,他目光炯炯道:“今日朕要办一件关乎天下的大事!”眾人见他神情肃然,纷纷抬头。
“即日起,设立驛站运转司,直属朕管辖。
设司丞一名、副使四人,各地分司另行擬定。
六部尚书即刻商议章程,半月內须见成效。”他一挥手,將摺子丟了下去。
六部尚书面面相覷:“驛站运转司?这是何意?”既然不明白,只得先看摺子內容。
眾人围拢细读,越看越是心惊——此策惠及百姓、商贾、朝廷,甚至官员自身!
皇帝心情大变?
竟会替臣子著想了?
太好了!
眾臣齐声叩拜:“陛下英明!“
“哈哈哈...“
“朕英明?“
朱元璋立於御座前大笑道:“这法子是吾儿所献,吾儿才智过人!哈哈哈...此法甚妙,叫你们这些当官的也得了好处。
“
“皇子?“
群臣愕然。
哪位皇子?!
眾人心头闪过第一个名字——燕王朱棣。
“皇子?“
唯独吏部尚书詹同目光微闪,这位皇子的身份,他心知肚明。
退朝后,除六部重臣被留下详议细则,其余官员都激动地赶往燕王府。
......
燕王府內。
宿醉晚起,误了早朝。
朱棣转念一想,反正父皇从不强求他上朝。
便搂著侍妾继续酣睡。
日上三竿才醒,刚在侍妾伺候下更衣出门。
管事匆忙跑来:“殿下总算醒了,快去看看门口吧。
“
“何事?“
朱棣茫然隨管事来到府门,只见一眾官员候立。
见他出来,纷纷拱手:“恭贺殿下。
“
“贺喜?“
清晨听得贺喜二字,倒也舒心。
几位熟识官员低声道:“今早圣上在朝堂上当眾夸讚您了。
“
“夸我?“
朱棣一头雾水,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
连忙將几位熟人请进府,其余人客套几句便打发走了。
主厅落座后......
得知眾人所言那利国利民的驛道之策竟算在自己头上时,朱棣顿时瞠目结舌。
这这这......
自己何曾向父皇进献过此等建议?
那究竟是谁提出的?
朱棣沉思片刻,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身影——父亲在外秘密抚养的那个儿子。
“是他?“
“绝对是他!“
“父亲称讚的人是他......“
此时周围的官员不断向他祝贺:
“恭喜殿下。
“
“殿下即將继位!“
“殿下得到皇上赏识,苦尽甘来了!“
这些贺喜声让朱棣听得尤为刺耳。
府邸內。
面色阴沉的朱棣见到朱瑜便说道:“父亲那个秘密儿子现身了!“
朱瑜知道朱棣一直在寻找这个所谓的“秘密儿子“,便问:“你们交手了?“
想起今日之事,朱棣摇头:“不算交手。
“隨即將白天的事告诉了朱瑜。
听罢,朱瑜满脸震惊。
这不是自己的建议吗?怎么变成洪武帝为秘密儿子出的主意?自己的功劳被洪武帝据为己有,实在可气!
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回去向老爷子討个说法,至少要些补偿才行!
这时朱棣又道:“你说得对,我不能指望父亲了。
他明显偏爱那个秘密儿子,我不过是用来衬托的棋子。
“
“没错!“朱瑜抓住时机添油加醋:“我家老爷子提过,让你参与朝议,一是观察百官反应,二是让你当那个秘密儿子的陪衬!“
商人手指著整装待发的马车轮轴解释道:“车队长途跋涉容易损毁轮轂,我特意多备了两只车轮应急。
“
朱棣猛然攥紧酒盏:“你竟將本王比作那垫车底的备用轮轂?!“
“殿下息怒。
“商人凑近低语,“在下只是提醒……该谋划大业了。
“
朱棣拂袖而起,却突然压低嗓音:“燕王府地窖已暗藏千副甲冑。
“见对方愕然,又执笔列出一串名单:“回京后按此联络。
“临行前用力按住商人肩膀:“他日本王若得天下,许你首辅之位。
“
待马蹄声远去,商人凝视著名单冷笑:“当年寧王助你得了朵顏三卫,最后落得什么下场?“指尖掠过纸上密密麻麻的六部官员名字,后背忽渗出冷汗——这头蛰伏的猛虎,竟已暗中织就如此庞大的罗网。
朱瑜心头一颤,身后忽然传来父亲低沉的声音:“这名单是燕王给你的?“
他慌忙將名单攥进手心,却见朱元璋不以为然地笑道:“锦衣卫早有名册,朕也清楚得很。
“
“都是燕王府的人吧?“
“记著,等你继承大统之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人全杀了。
“
“这是稳固权位的上策。
“
朱元璋暗自思忖:
“这些人是特地留给你的磨刀石。
“
“原打算日后再告诉你。
“
“倒没料到你已能接触到燕王核心机密?“
“很好,继续这般下去。
“
“老四岂是你对手?“
“如此朕便放心了。
朱瑜瞳孔骤缩。
燕王党羽竟尽在洪武皇帝掌握?
正要藏匿名单的手僵在半空。
朱元璋看他怔忡,抚须笑道:“莫慌,有为父在,牵连不到你。
“
天子此刻心情颇佳。
驛线改制方略已推行六部,不日便见成效。
那些名单上的人,本就是留给新君的立威工具。
“父亲此话何意?“
朱瑜抿了抿嘴,绝口不提怂恿燕王之事。
“儿臣与燕王不过生意往来。
朱元璋笑而不语,转而道:“驛线之策已准,你想要什么封赏?“
听到这句,朱瑜一下子来了劲,赶紧收起名单,撇嘴道:“洪武帝这事干得可不厚道,怎么功劳都记在他那个偷偷养的儿子头上了?咱们爷俩白忙活一场。”
朱元璋神色一僵,乾咳道:“什么功劳不功劳的,替皇上办事,为百姓谋福就是了。”
“您老忠心为国当然没问题,”朱瑜斜眼看他,脑袋往他肩上靠,“可您听没听见?”
“听见什么?”朱元璋疑惑。
朱瑜指著自己脑袋:“仔细听听,我这儿噼里啪啦冒白髮的声儿……都快吵死了。”
“嘿,现学现卖是吧?”朱元璋笑出声,拍拍他,“行了,皇上觉得亏待你,许你提两个要求——过分点儿也行。
你先说说,我好进宫请旨。”
“多过分都行?”朱瑜眼珠一转,差点想说让洪武帝把龙椅借他坐两天,又怕嚇著老头子。
正琢磨著,朱元璋催促:“还没主意?要不带你去皇上的宝库开开眼?”
“真能去?”朱瑜眼睛一亮,见他不像玩笑,立刻点头:“那必须去!”
“成,晚上偷偷带你进去。”朱元璋起身活动筋骨,“宫里我熟,宝库也归我管。”
朱瑜乐得直搓手。
夜幕降临,街上只剩巡逻的甲士。
朱元璋领著朱瑜畅通无阻,宫门红墙映入眼帘时,朱瑜心跳加速。
朱元璋望著他暗想:“小子,带你回真正的家。”嘴上却淡淡道:“到了,別慌。”
朱瑜说完,径直朝宫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