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叙事,也只能作为锦上添的一环。
或者说要达到一定上限,不能少了这些东西。
但是要保住下限,先存活下来,《督公》必须给出可视即可得的东西给观众。
明星卡司一目了然的给不了,宏大叙事给不了。
能给的只有流畅爽快的剧情、精美华贵的服化道,以及震撼人心的大银幕效果。
当然,沈善登也可以摆烂。
他瞄准《色戒》上映,话题度也有了,不用中影做小动作,电影也不会赔钱。
但沈善登觉得,赚观众的钱还是要给观众提供一定的服务。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们团队已经和国内优秀的模型师和道具师联系了,横店等影视基地,是有一些很厉害的技术人才的。”
沈善登介绍具体进度:“绿幕我们是不想了,国内也没几个绿幕棚,国外的,制作成本不够,数字生物技术也遥不可及。”
“所以我们还是研究《终结者》,摸着好莱坞的屁股过河,摸着卡梅隆过河。”
韩三平表示赞同:“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大胆的借鉴。”
转了一圈。
沈善登不想影响剧组人员工作,把韩三平带进自己的办公区域,深入讲解。
“我们初步决定利用可拆卸的树脂模型逐帧拍摄,通过定格动画+微缩模型+光学合成做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医学顾问参与设计下,制作人体血肉解剖模型,尽可能做到真实。”
“电影巅峰战,是查江南大案,主角团对决苏州豪族孙家请的活了一百五十年的武道宗师枯木叟,我们请了计春华老师来演,他的人体模型,要尽可能做全身的。”
“其他人物受限于制作费用,只能做局部模型。”
“再就是在人体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气’的运行脉络,目前打算用led灯带模拟经脉发光,以机械传动装置表现气的流动。”
“这部分需要找到精密模型师,还有就是电机精度问题,我们也在和电机厂家进行沟通,看有没有兴趣,以合作的方式,给我们制作足够精度的电机。”
“成本来说,还是采用‘实体为主+数字增强’用真实模型拍基础光影,后期用cg添加气流动效。这样比纯cg省钱,也比纯实体可控。”
“难点在于让发光气脉和真实血肉如何真实呈现,特别是打戏,如何做到血肉模型、内气运转、演员动作精准同步。”
“目前先开发简单的机械臂带动光点运动。”
“成本估算的话,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气脉,这方面如果没有医院提供帮助的话,我们自己钱要四五十万。”
“定制发光装置,以及机械传动系统,还有电机,没有资助的话,恐怕要上百万。”
“还要动作捕捉服,然后基础特效镜头按每秒2万算,四百万预算只够两分钟。”
“如果中影能够在设备上为我们提供帮助,后期省一省,制作特效镜头的成本省一省,降到1万一秒,我们就能做出四分钟的特效。”
沈善登总结道:“只有真实,才有力量,只有力量,才能产生真正的感染力。”
“科幻电影,也是西方对于技术、关于未来的一种幻想,既有他们技术领先的基础,也通过文化产品加深这种印象,从文化产品,到商业产品,形成正向循环,无往不利。”
“甚至形成了只有好莱坞才能畅想未来的局面,只有大漂亮玩的才叫高科技的刻板印象,哪怕他们的想法很俗套,他们的技术只停留在ppt。”
“但我们没玩过,所以解释权就在人家手里。”
“我想,基于真实历史的武道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浪漫幻想。我们既有真实的信历的基础,也有功夫电影的基础,只要实现了文化升级,也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加深我们古老国度的印象。”
“甚至,也能形成独属于我们的局面,毕竟他们没有信史。也许在未来,他们了解自己的过去,要通过我们的电影。他们的祖宗是谁,他们的合法性来源的解释权在我们手里。”
“这条路要是走出来,结合功夫境界化、标准化,能在大银幕走出一条新路,独属于中国电影的类型。”
沈善登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越说越兴奋,思路打开,习惯性的描绘美好未来。
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也能和《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的重工业之路一样,直接把好莱坞太空歌剧给打爆。
是可以铭刻在电影史的成绩。
“小廖你记一下,中影会全力支持《督公》项目。”
韩三平很干脆给了承诺。
他心动了!
之前韩三平的工作,只能说“填补了中国电影空白”,电影产业在不被好莱坞冲垮的前提下,尽可能赶上好莱坞发展水平。
而如果能按照沈善登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开创性的。
至于掌握外国历史的解释权,韩三平暂时不敢想。
赢的太大了。
输怕了的老同志,没尝过这种工业赢学的味道。
廖云重重点头,已经习惯。
老头这是被彻底拿捏了。
而陪同的制片主任张能手,见到韩三平如此好说话,哪里受的了这个刺激。
心中已经无比骇然。
也无比庆幸。
刚一进组就摆正了位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