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龙
灶房里,吴振华和李二郎刚将鸳鸯饺蒸上,屋外忽然响起脆生生的呼喊。
李二郎立时辨出来者身份,扭头朝厨房里喊道:“掌柜的——”
“请七娘进店吧!”
小丫头的呼喊吴铭听得一清二楚。
老王一家住得远,难得来一趟,上回已然吃过闭门羹,这回倒不好再教小七娘失望。
吴铭这声应答亦是提气送嗓,铆足了劲,店外的一家五口听得真切,面上登时绽开喜色。
王蘅更是喜上眉梢,笑容里掩不住小小得意,心道:吴川哥哥此番提前开门,分明是瞧我的颜面!
时辰未至,李二郎并不张挂布招,店门只开一扇,欠身迎王安石一家进店。
不等落座,王蘅便忙不迭道:“我想吃炸鲜奶!”
“好嘞!炸鲜奶一份!”
“不够不够!先来个三份!”
王蘅瞥一眼身旁的兄姐,莫看他俩一副君子淑女的模样,待会儿上了菜,抢得一个比一个凶,她怕是连十分之一也落不着!
“休听她胡言,小小人儿,眼大肚小罢了。”吴琼拨乱反正,“且先上一份,若是不足再添不迟。”
王安石的目光掠过水牌,忽被一行墨字吸引,奇道:“鸳鸯饺……却是何物?”
李二郎如实作答:“此为一种炊制面食,内裹双色馅料。”
市井百姓间可随意说“蒸”,不会有人追究,但在官老爷面前最好避讳,二郎虽未念过书,却深谙行内规矩。
“来一份试试,再来份松鼠鳜鱼。”
自打那日在欧公府上尝过这道菜,王安石便一直念念不忘。
李二郎歉然道:“望大官人见谅,此菜颇费工夫,小店并不常备。大官人下回光顾,不妨提前半日差人知会一声。”
王安石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又问:“千丝豆腐可有?醋排骨呢?各来一份罢。”
王蘅越听越疑:爹爹怎的连食单也不看,开口便如数家珍,点出这许多我闻所未闻的菜名?
哼!说好的公务缠身无暇前来哩?分明偷偷来过,却将我一力撇下!爹爹净会哄人!
吴琼又照着食单要了几样新奇菜品,末了问道:“我看店外告示上写着,今日光顾可享赠礼?”
李二郎点头称是:“赠雕一朵,待会儿随菜呈上。夫人和二位小娘子再各添一份精巧画。”
“画?”
“小店秘制的巧食,以作画,既可赏玩亦可食用。作画过程最是生动有趣,诸位若有兴致,不妨进灶房一观。”
以作画,当真稀奇!
三个小孩眸光晶亮,夫妻俩亦相顾惊奇。
“善!”
王安石欣然起身,四人紧随其后。
布帘轻掀,一扇宽厚素朴的木质屏风当门而立,屏下仅设一桌一椅。
椅上端坐一位老者,须发斑白却双目炯炯,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身着吴记川饭独一无二的“工作服”。
风炉里腾起细小的火苗,锅中的液起泡粘稠,丝丝甜气随着热气扑鼻,王蘅禁不住咽口唾沫。
吴振华早已摆足架势。
本朝的名人中他最熟的是苏轼和包拯,他对王安石的了解基本来自孙儿的课本。
吴铭上学那会儿,学校离爷爷家近,因此便在爷爷家住,在川味饭馆吃,平时背诵默写也由爷爷监督把关,爷孙俩还比赛谁背得快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