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烧白
周末把各色食材备齐,周一一大早,想着今天要备菜,吴振华拉着儿子儿媳早早出门,七点就到店了。
因为要营业,确实也只能利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备菜。
买菜就交给老爸老妈,大部分菜都由固定的摊主供货,需要额外买的并不多。
事不宜迟,吴铭和吴振华这便开工。
见师父和太师祖取出一应食材和器具,谢清欢嗖一下便凑了上来:“今日做什么菜?”
“今日要做的菜可就多了,先做烧白。”吴铭将肉行刚送来的五肉搬上灶台,“来,把五肉切成这个大小,再切点姜片和葱段……”
烧白有甜咸之分,咸烧白和梅菜扣肉的做法相似,但用料和味型有所不同。
吴振华冲洗芽菜去掉一部分盐分,嘴里念叨着:“现在的咸烧白基本都用芽菜来做了,我们那会儿都是用冬菜来做,味道比芽菜更好!”
这话不假,以冬菜为配料是咸烧白最传统的做法,时代变了,如今已是芽菜的天下。
变的也不止咸烧白,还有甜烧白。
老爷子做坝坝宴的年代,甜烧白和夹沙肉并非同一道菜,前者不夹馅,只把一片片肉摆起,用酒米饭打底,蒸熟了翻进盘子里,撒点白就吃。
现在提起甜烧白,都是按夹沙肉的方法来做了。
吴振华忆及当年,感慨万千。
猛火灶,启动!
待锅烧热,吴铭将经过改刀的五肉逐一放入锅中炙皮,直到肉皮焦黄出色。
一旁的谢清欢看得暗暗心惊,她隔着两步远都觉得热气扑面,手伸进锅里不知得有多烫。
吴铭早就习以为常,板起脸道:“愣着作甚!赶紧把这些肉皮上的脏东西拿到水槽里冲洗刮掉。”
“是!”
一共十桌客人,因此每样菜都至少要备十份,通常留个两三份的余量,足矣。
但吴铭今天准备了二十份的量,既然要做,就多做点,反正不愁卖不出去。
将炙完皮的肉冷水下锅,肉皮朝上,加姜片、葱段、料酒、椒煮至断生,捞出后擦干表面水分。
与此同时,吴振华另起一锅冷水,将未经炙皮的五肉下锅,进行同样的操作,这些肉是用来做甜烧白的。
吴铭着手炒色,谢清欢按师父的指示用肉叉在肉皮上扎孔,随后将色刷至肉皮上,边刷边晾,反复刷个三五次。
芽菜老爷子已经处理妥当,吴铭直接下锅小火炒干,再加入葱油、姜米、蒜米和葱段炒香,正常还需加入泡辣椒提味,吴铭略去了这一步。
起油锅!
油温烧至六成热。
“离远点!”
吴铭将灶前的徒弟拉开,叉起五肉下锅油炸。
“嗤啦!”
平静的金色油面瞬间翻滚起巨量密集的鱼眼泡,带着“哔哔啵啵”的急响,滚烫的热油剧烈地爆开,细密的油星飞溅而出。
浓烈的脂香伴随着热气蒸腾而起,霎时弥漫整个后厨。
宽厚的猪皮紧缩,泛起细密的蜂窝纹理,边缘焦卷,颜色也由白转成诱人的焦黄。
所谓烧白,指的便是将白肉炸至焦黄的这一步。
吴铭炸肉时,吴振华已经开始切连刀片了,即第一刀切至皮但不切断,第二刀切断,待会儿把豆沙馅夹进肉里,就成了夹沙肉。
炸完肉,吴铭另取一盆,添入适量的老抽、蚝油、生抽、香油、白胡椒粉、色、生粉和白调一盆酱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