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查戈斯新岛的主权博弈
1994年7月13日凌晨三点,暴雨敲打著港岛实验室的窗户。22岁的张德盯著保温箱里的电池样本,镊子夹著混合了凡士林的石墨涂层,右肩的旧疤突然灼痛——那是四年前走私计算器时留下的伤痕。
“张哥,美国佬断供硅片了!”老黄攥著bp机,声音里带著焦虑,“上海厂说8英寸晶圆粗糙得像砂纸,根本刻不了细电路。”
张德將电池小心放进恆温槽,脑海中闪过2025年的记忆片段。他抓起电话拨给三星:“我是张德,想和李芙珍小姐谈谈技术交换的事。对,就是鋰电池换硅片的生意。”
二十分钟后,20岁的周寻抱著星河3號工程机衝进实验室,白大褂下摆沾著蓝色显影液:“明达在首尔开黑会,说咱们偷了英国王室的声纹技术!”
张德冷笑一声,打开东芝笔记本调出资料:“1974年的破实验早黄了,他们用的东德机械臂误差大得能跑卡车,也敢说是专利?”他转头对老黄说:“联繫华虹,启动国產替代方案,先把2μm晶片做出来。”
上午十点,启德机场贵宾厅。24岁的李芙珍身著藏青色职业装,递上光刻胶密封罐:“釜山工厂刚试產的scr-551,曝光时间得18秒,你確定要?”
张德接过罐子,回赠星河1號鋰电池:“锰酸鋰加铱粉,循环1200次,给你们anycall手机用正好。”他顿了顿,“但我要参观12英寸硅片產线,带工程师去。”
李芙珍瞳孔微缩:“你很清楚这意味著什么。”她拿起钢笔在协议上签字,“成交。但如果技术不行——”
“不会让你失望。”张德握住她的手,虎口的老茧蹭过她的掌心,那是长期操作蚀刻机留下的痕跡。
下午两点,旺角广场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明达ceo陈启明举著仿品电子表大喊:“这破表根本没微雕,就是列印的!”
张德带著周寻挤上舞台,身后助理抬著一台改装的尼康显微镜。“看好了,”他打开光源,“这是工藤静香樱表的钢印,比蚂蚁腿还细的樱纹路里,藏著她的日语签名。”
周寻举起摄像机,镜头对准显微镜。信號通过卫星中继,全香港两千台拨號上网的电脑正在加载黑白画面。当“k. shizuka”的假名出现在屏幕上时,现场爆发出惊呼。
“每个微雕都是区块链钱包,”张德插入软盘,commodore 64电脑发出蜂鸣,“现在我给陈先生转0.1星幣,他的帐號应该收到了。”
陈启明的脸瞬间铁青,台下却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周寻的摄像机扫过人群,无数人举著星河电子表拍照——那是他们支持国货的证明。
下午五点,全智嫻的声纹监测仪发出蜂鸣:“济州岛的机械臂在敲玄武岩,频率1080hz,和新岛的火山带共振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张德盯著卫星云图,新岛的淡水湖正在扩大:“这是无主地,咱们得先占住。老黄,派直升机送科考队上去,插旗建监测站。”
“英国军舰来了!”老黄突然喊,“三艘23型护卫舰,主炮对准新岛方向!”
张德调出《海洋法公约》条款:“距离查戈斯主岛412公里,公海区域。周寻,开直播,让全球看看咱们怎么建岛。”
周寻架起摄像机,镜头里,星河1號直升机正在吊装太阳能板。直播信號通过三星油轮中继,新加坡地面站將画面分发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虽然每秒只有几帧,但红色的“星河科技”旗帜清晰可见。
午夜零点,李芙珍来电:“明达雇了赖比瑞亚货轮,船上有武装人员!”
张德盯著航运地图,指尖在桌面敲出节奏:“通知三星舰队拦截,就说海上搜救演习。全智嫻,无人机群准备就绪了吗?”
“隨时能起飞!”全智嫻操控键盘,十二架无人机亮起尾灯,机腹的“xh-1994”钢印在月光下闪烁。
凌晨三点,洛克菲勒財团断供声明传来。张德撕碎传真纸,力量让纸屑纷飞:“他们断供离子注入机?咱们用声纹铣削,超声波震出晶片!”
老黄启动声波发生器,硅片在1080hz振动中逐渐成型。周寻的摄像机对准晶片,直播画面里,细密的电路如蛛网般展开。
“看清楚了吗?”张德对著镜头喊,“没有他们的设备,咱们一样能做出好晶片!”
全智嫻突然惊呼:“英舰主炮动了!目標新岛气象站!”
张德抓起卫星电话打给李芙珍:“启动和模里西斯的太阳能合作,新岛坐標是最好的谈判筹码。”他转头看向窗外,殖民军舰的探照灯扫过新岛,无人机群正摆出“星河科技”的字样。
实验室的应急灯亮起,张德摸了摸右肩的旧疤。四年前,他在深水埗的电子铺里改装计算器;四年后,他正在公海建立自己的科技帝国。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