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重生港岛1990加点搞科技 > 第46章 玄武岩的秘密与听证会风暴

第46章 玄武岩的秘密与听证会风暴

第46章 微雕战场上的声纹谍影

实验室纵火案余波

1994年7月12日凌晨三点,港岛实验室的消防喷淋系统仍在滴答作响。张德蹲在地质样本库残骸前,橡胶手套捏起一块烧熔的软盘碎片——银白色磁粉已变成诡异的靛蓝色,那是强磁场消磁的典型特徵。全智嫻躺在急救床上,耳后血跡凝结成暗紫色斑块,心电监护仪显示心率43次/分,符合1974年声纹实验报告中的“低频抑制症状”。

“张生,消磁器是明达的『海蛇-iii型』机械臂改的。”老黄举著扭曲的金属框架,框架边缘刻著“minda tech 1992”字样,“他们用液压剪的储能电容製造强磁场,软盘数据全毁了。”

张德指尖抚过样本库残留的声纹浮雕,触觉记忆突然闪回2025年公海博物馆——那里陈列著同款浮雕,標籤註明“与通古斯大爆炸声波频率吻合”。他转头看向全智嫻颈间的石墨吊坠,吊坠表面泛起细密裂纹,仿佛预示著某种远古力量的甦醒。

“通知华虹,启动声纹备份计划。”张德扯下领带裹住吊坠,敏捷属性40让他在起身时踢到一个金属圆筒——那是第45章中全智嫻从海底打捞的声纹样本罐,筒底刻著的“1080hz”与全智嫻吊坠频率完全一致。

老黄突然指著监控录像:“看!明达的机械臂在济州岛海域!”屏幕上,七台锈跡斑斑的液压机械臂正在敲击海底岩层,每一次撞击都在声吶图上激起刺目的涟漪。张德调出频谱分析仪,发现振动频率稳定在1080hz——这正是第45章中殖民密令里“岩石呼吸”的关键参数。

旺角记者会的技术反杀

上午十点,旺角广场的明达记者会现场,陈启明正展示仿品电子表:“星河的0.05mm微雕?我用日本进口的尼康smz-1000显微镜都看不见!”台下记者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照亮他身后的“科技诚信”背景板。

张德的黑色轿车在警戒线外急剎,力量属性40让他推开车门时震得车门铰链发出吱呀声。周寻(1974年生,20岁,与周迅神似)紧隨其后,白色连衣裙口袋里装著第45章中提到的“星河1號鋰电池电极徽章”,徽章背面的0.02mm微雕在阳光下若隱若现。

“陈先生对微雕的理解,还停留在肉眼可见的层面。”张德跃上展台,单手举起瑞士夏米尔edm2000电火工具机的改装部件——这是他昨夜从华虹紧急调运的设备,主轴转速可达12万转/分钟,“真正的微雕是纳米级光学陷阱,每个字母都是稜镜结构,用普通显微镜当然看不见。”

周寻適时递过正品电子表,錶冠处镶嵌的蓝宝石镜片折射出七彩光斑:“请用这台星河自研的雷射干涉仪观察。”仪器屏幕上,“hk-1994”字样显现出复杂的衍射条纹,每个字母边缘都形成纳米级的光阱结构,“这是利用光的量子隧穿效应成像,1994年只有星河掌握这种技术。”

陈启明脸色铁青,突然指向人群中的英籍记者:“让bbc的技术专家来验真!他们带了皇家学会的光谱分析仪!”

殖民势力的技术绞杀

bbc记者掏出的设备让张德瞳孔骤缩——那是1994年尚未公开的“牛津仪器asylum research mfp-3d”原子力显微镜,理论上可观测到0.1nm级结构。这台设备本该锁在英国国防部实验室,此刻却出现在港岛街头,印证了第45章中“白厅直接干预”的情报。

“张先生,我们代表皇家学会检查贵公司技术。”英籍记者的公文包上印著与第45章中技术专员相同的“caution”標籤,“请展示微雕的区块链钱包功能,据我们所知,1994年的区块链技术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张德的智力属性60瞬间启动应急预案。他想起第45章中全智嫻父亲的实验笔记,其中提到“声纹共振可模擬区块链哈希算法”。於是他指向周寻的手錶:“区块链功能基於声纹加密,每个微雕的光学特性都是私钥,用这台1985年產的commodore 64就能验证。”

当周寻將手錶接入老式电脑时,陈启明突然挥手示意助手切断电源。会场陷入黑暗的瞬间,张德凭藉敏捷属性40抓住周寻的手腕,在混乱中低语:“去后台启动声纹陷阱,用第45章里的贝多芬磁带!”

暗网节点与声纹共振

实验室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张德已闪进后台。他抓起第45章中提到的柏林爱乐乐团开盘磁带,塞进改装的军用录音机——这台录音机的电机经过特殊调製,可產生27mhz谐波,正好覆盖明达对讲机的频段。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老黄,把频率调成《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低音鼓部分!”张德按下播放键,低音鼓的轰鸣通过扬声器传出,“当年东德间谍用这招干扰北约雷达,今天咱们用来对付明达的机械臂!”

济州岛海域,明达操作员的对讲机突然爆发出刺耳的电流声。五號机械臂的液压管因失控爆裂,银色液压油在海水中形成巨大的云雾——这场景与第45章中张德的预判完全一致。陈启明在首尔总部砸烂对讲机,却听见电话里传来张德的声音:“陈先生,1994年的声纹战,不是靠钱就能贏的。”

此时,老黄的bp机震动,显示暗网节点遭攻击。张德打开临时搭建的量子抗性伺服器,发现攻击代码中夹杂著1080hz声纹波形——这正是第45章中殖民密令的核心频率,说明攻击者与殖民地势力存在关联。

立法局听证会的双重陷阱

下午三点,立法局议事厅。英籍技术专员出示第45章中提到的密令影印件:“根据《殖民地防务法》,声纹技术属於王室財產,张德先生涉嫌非法持有。”

张德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三个软盘——这些看似普通的存储介质,实则是用第45章中全智嫻打捞的“岩石声纹数据”偽装的陷阱:“专员先生,您確定要在港岛公开殖民时期的人体声纹实验数据?”

会场突然安静。周寻適时播放一段录音,內容是1974年皇家科学院会议记录:“为测试声纹武器,我们在越南战俘身上进行了1080hz频率实验,存活率37%。”录音中的英式英语带著明显的殖民官僚口音,与第45章中全智嫻父亲笔记的时间线完全吻合。

技术专员脸色惨白,伸手去抢软盘,却被张德按住手腕——力量属性40的握力让对方手腕发出咔嚓声响。“更有趣的是,”张德调出明达济州岛机械臂的实时画面,“他们正在用同样的频率敲击玄武岩层,可能会引发海底地震——这是贵国军方1990年禁止的『声波地质改造技术』。”

公海建国的技术伏笔

夜幕降临时,港岛实验室收到华虹的紧急密报:洛克菲勒財团联合三井物產,要求全球半导体厂商断供星河科技。张德盯著传真上的“硅片断供”字样,突然想起第45章中老黄提到的“2μm晶片生產线”——那是他根据2025年记忆提前布局的关键技术。

“启动华虹b计划,用声纹蚀刻替代光刻。”张德在黑板上画出声纹蚀刻的原理图,“1974年殖民科学家已发现声纹共振能刻蚀硅片,咱们只是把理论变成现实。”

全智嫻在护士的搀扶下走进实验室,耳后血跡已止住,眼神却异常清醒:“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声纹共振的关键是『质能方程的声学等效』。”她举起石墨吊坠,吊坠裂纹中渗出微弱的蓝光,“或许这就是打开2μm晶片技术的钥匙。”

张德突然想起第45章软盘里的《质能方程声纹验证方案》,迅速在算盘上计算共振频率——这把1970年代的计算工具,此刻正在为21世纪的晶片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当算珠停在“1080hz”时,实验室的示波器突然显示异常波形,仿佛远古力量正在回应这个跨越三十年的技术对话。

三重危机叠加

凌晨一点,维多利亚港的雾笛突然变调。声吶监测显示济州岛海域出现7.2级海底振动——明达的机械臂在失控状態下持续撞击岩层,引发了小规模海底地震。张德抓起卫星电话,却发现所有通讯频段都被干扰,只剩下一个熟悉的声纹频率在耳边迴荡:“张德先生,白厅劝你放弃声纹技术,否则......”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电力系统再次瘫痪。老黄举著手电筒衝进来说:“暗网节点算力暴跌60%,镰刀组织的攻击带著王室徽章的声纹特徵!”

全智嫻突然指著窗外,只见三艘掛著米字旗的军舰正驶入维多利亚港——那是第45章中殖民势力的终极威慑。张德握紧拳头,旧疤传来刺骨的疼痛,这是他从2025年带回的记忆中最清晰的警示:1994年的港岛,技术突围与殖民博弈,將决定公海建国的第一步能否迈出。

周寻突然递来一份文件,標题是《星河科技与全智嫻商业合作契约》——这是第4章中“科技联邦”的首个同盟协议。契约下方,全智嫻的签名旁印著声纹波形,与第45章中软盘里的殖民数据形成微妙呼应。

远处的军舰甲板上,探照灯照亮实验室外墙。张德在契约上籤下名字,笔尖划破纸面,仿佛划破了1994年殖民时代的最后一层窗纸。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创世造物不给力?召唤玩家来出气 不是哥们儿!暑假你参加UFC? 圣龙骑士:从锻造镰刀开始 老夫年八十,来了宠妻系统? 怪谈游戏登录中 全人类失踪后 妖魔高武:从虎妖成长为白虎星君 新概念修仙,我的身体能编程 这个明星乐于助人 蜉蝣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