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传来压抑的呜咽声,很快又被夜风吹散。
村东头的一间破屋里,一对夫妻正对著一个昏迷的孩童低声哭泣。那孩子约莫七八岁,脸颊凹陷得可怕,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
“当家的......再这样下去,小宝他......“妇人声音颤抖。
男子死死攥著一把生锈的柴刀,指节发白:“我去村口看看......听说张铁匠家愿意用半袋黍米换......“
话未说完,两人都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月光惨白,照在墙角几根细小的骨头上,分不清是兽骨还是......
翌日,逃荒的队伍继续前行。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快看!有人来施粥了!“
灾民们浑浊的眼中燃起希望,纷纷拖著疲惫的身躯向声音来源处挪动。
只见十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身上掛著“周氏商行“的旗帜。
为首的胖商人周得顺坐在高头大马上,一身锦缎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与周围灰头土脸的灾民形成鲜明对比。
“乡亲们!“商人扯著嗓子喊道,“我周某人最是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今日特来施粥!“
灾民们顿时跪倒一片,不住磕头:“周大善人!活菩萨啊!“
几个护卫抬下几口大锅,里面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饥民们疯了一般涌上前去,却被护卫用鞭子狠狠抽退。
“排队!都给我排队!“护卫头子狞笑著挥舞皮鞭,在一个老人背上抽出血痕,“谁再挤,就別想喝!“
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子趴在地上,舔食著洒落的米汤。
等灾民们喝完粥,周得顺眯著小眼睛开口了:“我周某人也不求回报,只是商行缺些伙计……愿意跟著走的,每天两顿饱饭!“
灾民们面面相覷。
“当然……“周得顺话锋一转,“若是实在不愿,我周某人也绝不强求。“
话音刚落,护卫们就开始“维持秩序“。
他们专挑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或是面容姣好的女子。
“你!跟我们走!“一个护卫一把拽起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
“不要!我要等我爹娘!“少女惊恐挣扎。
“啪!“一记耳光將她打倒在地,“给脸不要脸!“
少女的父母跪地哀求:“大爷行行好,我们就这一个女儿...“
周得顺冷笑一声:“怎么?我周某人好心施粥,你们就这样报答?“他使了个眼色,“带走!“
很快,少女被强行拖上马车,乾涸的地面上,只剩下手指在地上抓出的十道血痕。
“老东西,你这儿子病懨懨的,最多值半袋麩皮!“
“大爷,求您再加点……他可是读书人啊……“
“读书人?“护卫嗤笑一声,“现在一斤米能换三个读书人!“
一个妇人抱著婴儿哭求:“我家丫头才十四,不能去做丫鬟啊……“
“不做丫鬟?“护卫淫笑著捏起她的下巴,“那去青楼更值钱?“
年轻力壮的男子们被绳子串成一串,像奴隶一样走在马车后面,稍有迟疑,立马鞭子招呼。
而被塞满的马车里,则不停传来少女们压抑的啜泣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