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依你们。”沈默见潘国安没有反对,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
吴智业见状大喜,当即也急匆匆地离开了手术间,说是要找家属去谈话签字。
如此片刻之后,吴智业再回来的时候,果然已经拿著签好了字的知情同意书,夹在病歷里。
沈默仔细看了眼同意书,確认没问题后,才给了潘国安一个眼神,同时示意姚丽,准备器械穿刺。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知情同意永远都是走在非紧急手术的前面。
他亲眼检查过了同意书,確认没了问题,才敢操作时间缓缓流逝。
因为是大手术间,所以这里的穿刺器械更加齐全,麻醉医护的准备也更加充分。
没过一会儿,万事皆备。
沈默眼神专注。
又在心里过了一遍穿刺流程。
他清楚,纵隔肿瘤的穿刺,其实与胸腔穿刺还是很不一样的。
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
举例而言,如果说胸腔穿刺,需要注意的只是穿刺针不要进入肺臟,避免穿个气胸,就大差不差了。
那么对於纵隔穿刺来说,气胸,反而是它最轻的后遗症。
再举个例子~
所谓纵隔穿刺,其实就相当於在人体的胸腔內,拆炸弹!
而且是避开一根根大血管、重要器官、隱匿神经,精准地拆除那根至关重要的“炸弹导线”
分毫都不能错。
“接下来,先摆体位吧,然后再扫个ct,我要贴標记物。”
思虑完毕,沈默先是指挥医护人员,让麻醉状態的魏晨摆好合適体位,也就是让他以俯臥位的姿势,趴在手术台上,充分暴露出背部的穿刺区域。
隨后,沈默才手持金属標记物,凭藉经验和精准的判断,在魏晨背部肿瘤的体表投影处,仔细比对、定位,最终贴上了手中的金属標记物。
这块金属標记物並不简单。
因为在后续的ct扫描中,它能清晰地显示出与病变的位置关係,帮助操作者,確定標记物与病变的最短距离、进针途径和方向,还能在实时引导中为穿刺针“指明道路”。
这门技巧,还是他从自家导师那里学来的,就连这標记物都是问了师兄,才“淘”来的。
不要小看网购,很多手术台上发挥大作用的小玩意,都可以淘来,只不过要医生自掏腰包罢了。
这些东西虽然很好用,但不进医院,不体现收费,就无法普及。
“开始消毒。”
標记物贴好后。
紧接著便是常规的消毒铺单。
这项操作进行的很快。
也有人帮忙。
如是片刻后。
沈默终於洗手上台,穿好了手术衣,他双手稳稳地握住姚丽递来的18g穿刺针,同时眼睛紧盯著ct显示屏。
“操作开始。”
在ct的实时引导下,似快实慢,他稳稳將穿刺针刺入魏晨的背部。
针尖每前进一部分,他都会重新交代刘正进行ct引导。
这个过程急不得。
得有耐心。
虽然没有颅脑穿刺那么步步心惊,但也绝不能贪快。
如是又过了片刻·—
沈默始终神贯注地观察著针尖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情况,根据影像反馈,及时微调进针的角度和力度。
穿刺针如同一位精准的“刺客”,在沈默的操控下,顺利进入病变边缘范围。
进针达8cm。
这是他早已算好的深度!
达到预定位置后,沈默轻轻按下活检针的弹针装置。
“咔噠咔噠一一!
隨著两声轻响,穿刺枕芯,瞬间弹射咬合出2条组织標本。
这两条標本呈碎裂状,就像是被“拆解”开来的组织碎肉,並不成型。
隨后,沈默又用注射器,从“瘤体”內部抽出了一些暗红色不凝血。
约30ml。
看到这暗红色的液体,沈默心中已有定数,
“穿刺成功!”
他沉稳的声音终於在手术室里响起,瞬间引来眾人惊嘆的目光。
不过他顾不上眾人的讚嘆,手持注射器,对著里面的液体仔细观察后,又缓缓对潘国安说:“主任,如我所料,魏晨的病大概率还是血肿。”
“血肿,那—.”潘国安面上也终於露出一丝喜色。
血肿,那就大概不是恶性肿瘤。
预后很好!
“没错,应该是良性的,大概率是良性肿瘤,或者直接就是囊性病变引起的血肿。”沈默总结道。
肿瘤虽然也可能引起出血。
但这种不凝血,相对少见。
更多还是癌性凝结的血块。
“不过还是要注意併发症,我们再扫一遍ct。”话落,沈默为了確保手术的安全和彻底,又示意刘正,再次用ct重复扫描了魏晨的穿刺区域。
如是,约半个小时过后,又再再扫描了一次。
如是重复再三。
他仔细查看了每一幅扫描后的影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確认没有出血、没有气胸、没有异常的影像显影,以及併发症发生之后。
他才宣布:“操作结束。”
手术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鬆的欢呼声。
无论如何,大部分的医生,还是有著一颗救死扶伤的初心的。
不过眾人回首望去,却发现黎强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手术间。
倒是吴智业配合地拍著手,一脸讚嘆,口中笑著说:“厉害啊!不愧是市赛第一,了不得—“
了不得!”
“呵呵。”沈默冷笑一声。
他没有理会旁人称讚,倒是看了看潘国安如释重负的欣喜表情,走到他身前,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才打开手术间的大门,施施然离开。
只不过他人虽然走了,心底却总是隱隱有些不安。
胸外科的这些人,如狼似狈,看起病来没什么本事,算计人心的功夫倒是一比一厉害。
他心说,以后除非万不得已,儘量还是少跟这些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