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闻言一愣,没想到皇帝不按套路来。
实话实话,不会再晕过去吧?
刘宏见何青纠结,心中有了答案,长嘆道:“看来后世对我的评价很一般啊。”
一般?
何青很想笑,刘宏属实高看了自己。
別说一般的了,连个普通都算不上,简直是昏君的代表人物。
卖官鬻爵、党錮之祸、纵情享乐、大兴园林...
“陛下的諡號是『汉灵帝』。”何青抿著嘴开口。
“汉灵帝?呵...”刘宏笑了声,温怒的看了眼蹇硕。
蹇硕不敢去看皇帝,只能盯著自己的脚。
细数大汉的歷代皇帝,汉灵帝这个諡號是最差的了...
虽说周礼注释,乱而不损曰灵。
但汉灵帝嘛,呵呵。
何青舔了舔嘴唇道:“在大汉的眾多皇帝里面,不算废帝和少帝,所有成年皇帝与实权皇帝中,陛下毫无疑问的被列为最末流的那一个,有不少人认为大汉无昏君,除了汉灵帝。”
“这就是我得到的评价?”刘宏双目通红,两只手紧紧的攥住。
何青点头道:“是,不过到了后面,您的评价好了许多,不少人认为您少年继位,起初是希望振兴大汉,当一个贤明之君的,但您努力了很久,最后放弃,选择摆烂躺平。”
“摆烂躺平是什么意思?”刘宏的面色好了一些。
“这是后世的话,意思就是事物无法朝著良好的方向发展,索性不作为,任由事態隨意发展,也可以说放弃了。”何青抿著嘴,拍了拍额头。
刘宏自嘲的笑了笑,整个人显得沧桑了一些。
后世就是这么评价他的。
作为一个皇帝,不可能不在意后人的评价。
“陛下,我有一个问题可以问吗?”何青试探性的开口。
“问吧。”刘宏无力的托著头。
何青严肃道:“您在继位之初,是否真的有过振兴大汉的理想?”
这是比较在意的一个问题。
刚才的说辞只是后人的揣测,是不是真的还两说。
正好当事人在此,可以確认一下。
刘宏轻笑一声,平静道:“朕作为皇帝,从登基那一天开始,就励志要成为『太祖』、『世祖』那样的天子,但这大汉烂了,从根儿上就已经糜烂了,朕尝试过改变,可作用甚微。
那些士人、党人上书数落朕的不是,將朕说的一无是处,他们自以为是忠臣、良臣,殊不知大汉能有今日,与他们脱不开关係。
朕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选择走先帝的老路,向他们妥协。”
这些话是埋藏许久的心里话,没有什么情绪。
天下人谁懂皇帝的心思?
恐怕没人在乎。
何青微微点头,刘宏说的没错,他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本质上讲,桓帝、灵帝都曾经与世家抗爭,结果都很不理想。
连册立谁为皇后、太子,皇帝都无法拍板决定,可见世家的影响力。
造成这样的局面,並非桓帝、灵帝之过,而是经过许久的发展。
光武帝开始,就已经遗留下了祸根。
世家固然是东汉走向覆灭的原因之一,但除了世家,制度也占了很大的因素,还有天灾、羌乱、土地兼併等等。
王朝的覆灭从来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原因爆发所致。
这是避免不了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多年,两汉没有经验可借鑑,相当於自行探索。
正因为两汉的一些制度存在,给了后世王朝很多的经验和例子。
何青看著皇帝,认可的点头道:“汉之灭亡,非陛下之过。”
刘宏追问道:“那你告诉朕,大汉因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