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宸章昭烈,霜刃淬忠
在皇帝的推动之下,给前朝武官追諡的事情很快便推行了下去。
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给中事,有许多都是新晋上来的,这些人大多数,要么依附宦官,要么就是自谢帝党,在知晓了皇帝的意思之后,一个个踊跃上表。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那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泰昌元年十一月初二。
正午。
乾清宫,东暖阁內,天启帝朱由校正在把玩一只木雕,当然,这木雕不是他刻的,而是魂穿之前朱由校刻的。
不得不说,木匠皇帝还是很有技术的。
这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手法独到,有大师的技艺。
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个时候。
同礼监太监李永贞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份奏疏。
“皇爷,御史李夔龙等人联名上奏,请求追諡前朝忠烈。”
朱由校头也不抬,继续雕著木头:“哦?都有谁?”
李永贞翻开奏疏,念道:“正德朝的江西巡抚孙燧,寧王造反时寧死不屈,被乱刀砍死·.”
皇帝手上动作一顿:“朕记得他临死前骂寧王是『鄱阳水寇”?”
“陛下圣明。”李永贞低头附和,又继续道:“还有嘉靖朝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剐了一百二十刀,死前还在狱墙上刻字———“”
朱由校皱了皱眉,放下刻刀:“这些人都该追諡。”
他拿起硃笔,在孙燧、杨继盛的名字上画了圈。
李永贞继续说了十多个名字,然后说道:“其中共有七十三人。”
朱由点了点头。
这七十三人,正是他透露出去的人数。
李永贞犹豫了一下,又翻到奏疏最后:“还有一事——蓟镇老兵联名上书,请求为万历年间被冤杀的戚家军平反。”
朱由校闻言,当即点头。
“下詔平反,不可寒了將士之心!”
朱由校现在要倚重戚家军,自然要让他们忠於自己。
要用谁,就得对谁好,到没有利用价值了,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况且,为戚家军平反,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奴婢明白。”
朱由校將木雕放在一边,然后问道:“国舅可来了?”
李永贞点了点头,说道:“在乾清宫候著呢!”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没过多久,国舅爷王昇便缓步进入东暖阁。
“臣王昇,恭请陛下圣躬万安。”
掌权数日,有一群人围住他,王昇如今的状態,比之第一次来面圣的时候,要好了很多。
宫里面的规矩,也懂了许多。
在朱由校看来,国舅最大的变化,是变得自信了。
而人一旦自信起来,整个人的气质都会不一样。
权力啊!
对男人来说,就似春药一般,难怪这么多人趋之若鶩。
“朕安,国舅且坐。”
王昇坐定之后,朱由校问道:“提督四卫营,可还习惯,有什么困难?”
王昇当即说道:“困难倒是说不上,有陛下在臣背后顶著,下面的人明面上不敢放肆,加之,魏公公和李如楨指挥使,都是很好说话的人。”
朱由校听出了话外之音。
“也就是说,有些人在暗地里使坏?”
王昇摇头,说道:“暗地里使坏算不上,只是见四卫营的人不听他们的话了,嘴上讥讽几句而已。”
恐怕就是朱纯臣这些人了。
对他这个皇帝,朱纯臣自然不敢说什么,但对国舅,这些人凭藉著勛贵的身份,却敢讥讽几句。
“无妨,他们的位置,很快就会腾出来了。”
之前没有收拾他们,便是想著他们去整顿四卫营背锅,戴罪立功。
结果这几个人,在整顿四卫营的时候,偷奸耍滑,作用有限。
不似李如楨一般机灵与尽力。
既然如此,也就別怪他狠心了。
毕竟这三人的罪行,可以说是馨竹难书,想要收拾他们,那不要太简单了。
隨便选一条,就够他们好好喝一壶的了不过,现在还不看急收拾。
等养肥了猪,整顿了京营,和那些帝国囊虫们一道收拾了便是。
“这些日子来,他们训练可算认真?”
王昇点了点头,说道:
“四卫营士卒日夜操练,不敢懈怠。军阵演练时,列队如林,进退有度;剑术术皆按戚將军《纪效新书》所载操典,劈刺装填皆以香灶计时,务求迅捷精准。
至於火炮,更延请了登州炮匠指点膛线校准之法,每旬实弹演放三次,城墙垛口皆作靶標。
守城则分班轮值,悬灯夜巡;攻城则架云梯、掘地道,连火药爆破之法也———”
他说到此处略作停顿,偷眼见皇帝指尖轻叩案几,忙又补充道:“只是火器耗用甚巨,兵部那边——”
朱由校很是平静,说道:“火器之事,无须担忧,要想练出强兵,不点钱那是不可能的。”
他抄家的钱,没有用在修建宫殿上面,也没有放在个人享受层面,便是要练兵!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若兵甲不利,大明朝在外虏眼中,和粮仓有什么区別?
想抢就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