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皇明 > 第166章 紫垣斡运,玄圭正赋

第166章 紫垣斡运,玄圭正赋

第166章 紫垣斡运,玄圭正赋

朱由校当然不会告诉他们他从后世史书上知晓的歷史。

明末正值小冰河时期,旱灾、蝗灾、瘟疫將接而至,这些天灾与吏治腐败交织,最终成为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刻他负手立於《大明疆域图》前,借著烛火在羊皮纸上投下的阴影,掩去眼中翻涌的晦暗思绪。

“陛下。”

方从哲终究忍不住开口,玉带鉤在金砖上磕出轻响。

“钦天监近日並未呈报星象异动,且周司歷上月刚奏过『二十八宿各安其位”..

方从哲就差直说:陛下你別编了。

“元辅。”

朱由校,直视方从哲,说道:“万历三十六年陕北大旱,饿孵塞道至人相食;万历四十三年山东蝗灾,飞蝗过处树皮啃尽一一这些可都发生在星官所谓『天象祥和”之年!”

李汝华敏锐地捕捉到皇帝情绪波动,连忙叩首:“臣等愚钝!陛下上应天命,自能窥破凡夫难测之机。”

而方从哲知晓皇帝一旦决定了什么事情,就不是他所能改变的。

既然陛下说有大旱,那便按照大旱的方法来应付罢!

谁叫他是糊裱匠,谁叫他是愧首辅呢?

但即便是顺著皇帝的意思来,也要將事情搞清楚。

万一將事情搞砸了,皇帝肯定没事,但他这个干活的人,那是要背锅的。

虽然糊裱匠与傀首辅不好听,但能多干几年,方从哲还是愿意的。

將思绪授清之后,方从哲问道:“陛下,不知那番薯与玉米,为何物?”

朱由校指了指徐光启,说道:“徐郎中知晓此物,乃是抗旱高產之物,能活人无数。”

徐光启被皇帝点名,忙直起身子,袖口因方才伏地时沾了金砖上的尘灰也顾不得拂去。

他喉结滚动两下,声音却出乎意料地稳:“回元辅,此二物乃泰西传教士携来的外来作物。番薯耐旱,根茎入土三尺仍能蓄水生长;玉米秆高叶阔,纵遇蝗灾亦不至颗粒无收。”

“陛下,此二物虽有益处,然终究是外来新种。臣以为当先择数府试种,观其水土適应、產量实情,再议推广之事。若贸然通行全国,万一有差池,恐伤农事根本。”

方从哲以稳为主。

朱由校缓缓说道:“此时再行试点已缓不济急。番薯、玉米二物確有高產之效,然朕不欲强令百姓尽数改种。当因地制宜一一番薯耐旱,宜在乾旱之地推广;玉米需水,当择水源充足处种植。

各地只需劝导適宜之地的百姓改种三四成即可,如此既不误农时,又可渐收增產之效。”

番薯玉米虽好,但是百姓还没有种植经验,

强行推广出去,效果不一定会好。

还是慢慢来为好。

朱由校可不想成为赫鲁雪夫。

见皇帝尚有理智,方从哲暗自鬆了一口气。

“陛下圣明!”

朱由校见话说得差不多了,当即提高音量说道:

“擬旨。”

“即日起,北直隶、山西、陕西三省每户须掘蓄水池二口,深不得低於一丈。著工部派员督查,未达標者县官夺俸,知府降级!”

他甩出一卷早已备好的《抗旱十策》,羊皮纸展开时露出密密麻麻的硃批,竞连“以醋熏杀蝗卵”“番薯藤越冬窖藏”等后世农技都详列其中。

“另外,推广番薯、玉米之事,著內阁擬个章程,確保其能够顺利推进下去。”

“臣遵命!”方从哲当即领命。

朱由校怕方从哲对他敷衍应付,再说道:

“元辅,北直隶已近月未雨,黄河水位较往年骤降三成有余。这旱之兆,朕看著心惊啊。元辅切不能將朕的话当做玩笑。”

“百姓无粮果腹,必生易子而食之惨。若再有奸人煽动,內忧外患之下,我大明江山,还能安然否?”

方从哲浑身一颤,重重叩首:“陛下圣明!老臣即刻督办抗旱事宜,必当竭尽全力,绝不让那等惨剧出现!”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臣这就召集六部商议,落实蓄水、备粮诸事,绝不负陛下所託!”

见到方从哲表態,朱由校脸上终於是露出笑容。

“国事操劳,这些事情,就交给元辅了。”

以现在大明的行政效率,以及对地方的影响力,抗旱之事能够落实下去多少,是个未知数。

但起码这事情有做,有所准备。

到时候真的发生大旱了,也不会匆匆忙忙,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这就够了。

方从哲离去之后,朱由校看向李汝华。

抗旱之事,可以通过官员政绩考核来强硬推行下去,每个地方都可以安排指標,让下面去完成但番薯与玉米,若是让当地官员强行推进,若是当官的能力不行,很容易好心办坏事,激起民变。

朱由校眼神闪烁,当即说道:“李卿,此番抗旱需调钱粮无数,朕且问你一一如今大明的税收制度究竟如何?歷年积欠可曾清缴?”

李汝华端坐圈椅之上,恍然想起这已是自己第三次坐答皇帝质询。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著户部老臣特有的精算腔调:“回陛下,自万历四十六年加征辽餉以来,全国田赋分夏税秋粮两季徵收,每亩折银三分二厘。然陕西、山西等省连年灾荒,去岁实征不足定额六成。“

朱由校看著李汝华,轻声问道:“朕记得张居正当年一条鞭法,本该將役折银併入田赋?“

“陛下明鑑。“

李汝华额头渗出细汗,老实回答道:“如今州县仍巧立名目,既有火耗补熔铸之损,又有脚价'充运输之费。更有羡余银,每两加收五钱。”

朱由校眼神锐利,缓缓说道:“李卿,朕听闻有些地方银两短缺,官府却仍强征银税,百姓不得不贱卖田產,反倒让地方豪强藉机兼併土地。这税收制度,是否也有问题?”

李汝华闻言,心中激动非常陛下!

终於是要对这税收制度下手了!

他为户部尚书多年,早就觉得这税收制度有问题了。

到了如今,已是不得不改了。

他连忙起身即首,朗声道:“陛下明察秋毫!此事確实存在,且已积弊多年。”

他略一沉吟,谨慎答道:“自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以来,朝廷徵税以银为主,本意是简化税制,减少官吏盘剥。然而...”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嘆气般说道:“地方上银钱流通不足,百姓手中无银,只能变卖粮食、

田產换取银两。而每逢徵税之时,奸商、豪强便趁机压低粮价,甚至勾结官府,逼迫百姓贱卖田產。”

朱由校冷哼一声,手指轻敲御案:“如此一来,朝廷徵税,反倒成了豪强敛財、兼併土地的机会?”

李汝华深深俯首:“正是如此!尤其近年天灾频发,百姓困苦,地方官员为完成徵税任务,往往纵容豪强压价收粮,甚至暗中默许他们低价兼併民田。久而久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民怨渐生。”

朱由校眼中寒光一闪:“那依卿之见,该如何解决?”

李汝华思索片刻,道:“臣以为,可令地方官府在徵税时,允许百姓以实物抵税,如粮食、布匹等,减少对银两的依赖。同时,严查豪强勾结官吏、压价收田之事,凡有违者,重惩不贷!”

朱由校微微頜首,目光深沉:“好,此事须儘快落实。另外,再令户部清查各地土地兼併情况,凡近年因徵税而被迫卖田者,若查实有强买强卖之事,一律勒令归还田產!”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 我真无意把她们养成BOSS啊! 三国:满级魅魔,你去酒肆演讲?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离谱!觉醒雄芯后,吊打漫威宇宙 拾叶小洛的第1本书 我,代驾主播,大姐上车就下播! 我的老婆是天后 穿越者不死于遗忘 一百年前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