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玉鈐索隱,漠北合纵
西苑。
內教场上,一派肃杀之气。
朱由校端坐於高台御座,目光如炬地检阅著勛贵营子弟演练战阵。
戚金將军在侧亲授兵法要诀,指挥使张之极则临阵督操,令行禁止间尽显將帅之风。
较之二十日前,这些勛贵子弟的军阵操演已大有进益。
忆及去岁初入行伍之时,这些膏梁子弟尚是肤白貌柔,颇有闺阁之態;而今歷经两月严训,人人面染风霜,肌骨如铁,呼喝间尽显赵起武夫之概。
“杀!”
“杀!”
“杀!”
三军呼喝声震林樾,金戈铁马之声响彻西苑。
先不说战斗力,这架势一出来,便让別人不敢小。
就得看十日后,与京营军阵相衝的时候,他们有几斤几两了。
“皇爷。”
魏朝从侧畔出现,笑著说道:“兵部左侍郎张经世求见。”
朱由校转头过去,问道:“何事?”
魏朝当即说道:“启稟皇爷,乃是林丹汗联盟之事。”
朱由校眼中一亮,说道:“速让他来见我!”
林丹汗使者贵英恰来京多日,一直在与兵部商联盟之事。
双方颇有爭执,一直没能达成联盟条约,今日张经世前来拜见,难道是有成果了?
很快,张经世便来了。
“臣兵部左侍郎张经世,恭请陛下圣恭万安!”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朕安,起来罢。”
司礼监太监给张经世搬来圈椅,老侍郎缓坐下半边屁股,说道:“臣今日前来,是来稟告与林丹汗使者商谈联盟之事。”
“哦?可是联盟达成了?”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张经世摇头,说道:“联盟没达成,贵英恰要求我大明提供大量的粮食、衣、火药、铁器,
给的承诺却不足信,谈判就此搁置了。”
朱由校眉头微,手指轻叩御座扶手,沉声道:“林丹汗倒是打得好算盘。我大明物资岂是白予的?他若真心结盟,当以诚相待,而非如此贪得无厌。”
张经世躬身道:“陛下明鑑。贵英恰还提出,若大明不允这些条件,他们便转而与建虏暗通款曲。此等要挟,实非盟友所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与这个林丹汗联盟,给了好处,当真有很大的概率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朱由校目光沉静,缓缓说道:“张卿,你且转告贵英恰一一大明愿与林丹汗开启互市,以诚相待。他们要粮食、衣、火药、铁器,可以,但我大明亦需战马、牛羊,以实边备。朕继位以来,
言必行,行必果,绝无李成梁之时的逛骗之举。双方可先以互市为始,增进信任,待时机成熟,再议更深盟约。”
张经世闻言,略一沉吟,拱手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不损我大明威严,又可试探林丹汗诚意。臣定当將圣意如实传达。”
朱由校微微頜首,又道:“互市地点可设於大同或宣府、辽东,由太僕寺与边军严加监管,以防奸商舞弊,亦防建虏细作混入。若林丹汗真心结盟,便该约束部眾,不得侵扰边民,否则互市即刻中止。”
张经世肃然道:“臣明白,必与贵英恰言明利害。”
朱由校目光转向校场,见勛贵营军阵森严,嘴角微扬:“告诉他,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不惧任何威胁,但亦愿与诚心者共谋太平。若林丹汗识时务,便该珍惜此次机会。”
张经世起身行礼:“臣告退,即刻去办。”
现阶段,要和林丹汗一次性达成所有条约,那是不现实的。
从经济开始,再到军事,循序渐进。
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双方可以互相出兵支援。
总之,林丹汗还是要扶持的,若是坐等其被建奴消灭,那大明在辽东的压力,要增强倍许不止。
但扶持也要有个度,不能被空手套白狼了。
大明虽愿以钱粮助其抗虏,却非前宋岁幣纳贡之局,断不容其恃宠而骄、得寸进尺!
正好如今大明缺马,如果能从林丹汗手中换来几万匹战马,倒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
毕竟整顿太僕寺马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各项章程悉数落实,战马繁育也需数年光景方能见效。
然眼下九边军情如火,建虏铁骑虎视耽耽,大明最缺的便是能即刻驰骋疆场的精锐铁骑。
张经世离去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又过来拜见了。
“奴婢王体乾,拜见皇爷。”
朱由校微微頜首,目光仍落在校场中操练的军阵上,口中却问道:“王体乾,朕前些日子交代你重开西缉事厂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侍立一旁的王体乾当即躬身,低声道:“回皇爷,奴婢已在锦衣卫和东厂中物色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物,都是办事老练、忠心可靠的。如今万事俱备,只待皇爷下旨,便可重启西缉事厂。”
朱由校嘴角微扬,淡淡道:“好。此事宜早不宜迟,明日你便擬一道密旨,先以查缉边镇军情为由,暗中重启西厂。记住,人选务必谨慎,朕要的是能办事的,而非只会阿逢迎的废物。”
王体乾连忙应道:“奴婢明白,定当严加筛选,绝不让皇爷失望。”
重启西厂,朱由校暂不下明旨。
至於原因也很简单。
百官畏西厂如虎。
西厂的故事要从明朝中期说起,
当时的成化皇帝意识到,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朝廷內部斗爭不断,必须想办法加强对权臣的控制。
於是,他决定设立一个特务机构一一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