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268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第268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第268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九月二十日,绍兴府夜遭受五十倭寇进犯,数十户百姓受劫掠.”

“九月二十三日,崇明县遭倭寇劫掠,乡民与其力战,金山卫副总兵沈有容,率领水寨一干官兵,星夜赶往支援”

“九月二十八日,又有倭寇侵扰嘉定等地”

文渊阁内,张居正将这倭寇侵扰的一桩桩一件件,念予张允修听来。

一时间,听得张允修眉目直跳,眼里头都快要喷出火来。

“这些畜生。”他咬着牙说道。“自嘉靖三十五年以来,大明海疆倭寇已然式微,大规模倭寇扰边早已平定,各地卫所防备齐全,为何偏偏到了如今,倭寇行动渐渐多了起来?

他们如何能跨过我海疆防线,进入到各地州县,其中秘辛三岁小孩都能够看明白!”

嘉靖三十五年开始,大明对抗倭寇的战争便不断取得胜利。

有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的抗击,到了隆庆时期倭寇已然不成气候,到了万历初年,倭寇虽说未曾全部肃清,可这势力早就大不如前。

何以倭寇突然又卷土重来,对大明海疆发出袭击?

张允修本以为,这江南士族们虽说唯利是图,可总归还有些道德底线,可现在看起来,他们为了反对新政,已然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张居正背着手,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在文渊阁里头踱步了几下,这才斟酌着对张允修说道。

“江南之祸患,根子上便是在新政,更是在江南织造局。”

他神色有些复杂。

“依照为父看起来,此法类于‘青苗法’,有些太过于激进了。

所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新法本已然是激进,若贸然再着力推行这‘青苗法’,为父恐怕失于本旨,使得朝堂动荡。”

张居正说话很是委婉,却也在提醒张允修,这“青苗法”推行的危险之处。

身为当朝宰辅,坐在大明权力的中枢,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张居正对于事物的看法,就不可能是固定的,而是要事事考虑这庞大帝国能否运行。

先前,张居正从幼子口中听到关于利用‘天工纺织机’的青苗法,可谓是惊为天人。

可今时不同往日,士绅商贾们的反击,实在是令张居正不得不忧虑。

对于大明朝来说,江南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是要损失一些江南百姓的利益。

从前,海瑞强力整治江南之时,他是这样做的,推行新政遇到阻力之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张允修看出了老爹的顾虑,这也是他今日到访的理由,不然这狭小的文渊阁,他还真不愿来。

“爹爹可知那‘绍圣绍述’?”

“宋哲宗?”张居正紧紧皱眉,没想到幼子会提起这段历史。

“所谓‘通其变,使民不倦’。”

张允修也拽了一句古文,抬眼说道。

“宋神宗之时推行王安石变法,虽有弊端,可却也为大宋补上一口元气,然神宗大行之后,由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党争愈演愈烈,便掀起了元祐更化之变。

旧党不单单废除新政,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击新党。”

提到这里,张允修语气颇有些遗憾。

“旧党推行妥协之策,将已然收复之安疆、葭芦、浮图、米脂通通割让予西夏人,以此图一时安定!

再到后来,哲宗亲政,改元绍圣,推行绍述之思想,重启新政,一改往日颓势.”

聊着聊着,张允修竟然给老爹讲起了历史。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这段历史,张居正自然是耳熟能详,他紧紧皱起眉头看向对方反问说道。

“汝是何意?难道觉得老夫是那司马君实?”

他摇摇头。

“非此即彼之见太过幼稚,王介甫之革新有所裨益,却也有所弊端,元祐更化坏在全盘否定新政,可元祐更化之后,大宋也有休养生息之机。

宋哲宗之绍圣绍述,固然看起来乃是拨乱反正。

可朝廷政令朝令夕改,党争之祸愈演愈烈,推行新政之时又不加变通,对外强硬却无怀柔之策,大行兵戈之事,劳民伤财,也埋下了北宋灭亡祸根。

你可明白?”

若是比什么经济学、科学,张居正还真对这个幼子拍马不及。

可若是聊起历史与改革,他这位元辅先生,则是有一肚子的墨水可说。

然而,张允修却没有接茬,而是反问着说道。

“爹爹也承认党争之祸,也觉得政令朝令夕改之祸?”

“这”张居正给说愣了,按照常理来说,对方应该再引经据典,聊一聊这“绍圣绍述”取得了什么功绩,感慨一下宋哲宗英年早逝,若非如此也不会让宋徽宗这位昏君,断送了大宋江山。

然而,这逆子却直接反问自己。

他颇为不满地说道。

“此乃大宋灭亡缘由其一,更有冗官、冗兵、冗费,更有苟且偷安”

可张居正话还没有说完,张允修却摇头打断着说道。

“这便是对了,大宋亡便亡在优柔寡断,亡在党争不断,亡在政令朝令夕改。”

张居正瞪眼,可对于幼子,如今还是宽厚许多,点头说道。

“此话倒是不错,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政令之变实在难以解决,党争之祸也同样难解。”

从宋神宗改革,到高太后支持元祐更化,再到哲宗绍圣绍述,随着权力的不断变迁,大宋也在不断被折腾,最终断送在宋徽宗手上。

除了徽宗这名亡国之君,往日君臣,如神宗、哲宗,如王安石、司马光,哪个不是想着让大宋变好,可最终却是事与愿违。

“非也。”

张允修摇摇头说道。

“非是什么难解之局!”

他很是笃定的样子。

“孩儿为何要与爹爹说起这段历史?便是要让爹爹不可优柔寡断,将江南之祸连根拔起。

重病顽疾不治则已,治了便要快准狠!

爹爹若不将这群附骨之疽彻底根除,新政如何能够推行?

若新政被推倒,则又是个王安石变法,届时为大明百姓带来的更是一场灾难!”

张居正却摇摇头:“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张允修抬高了声音说道:“对于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身的残忍,在斗争之中流血牺牲是必然的,可若是因为一点流血牺牲,却忘了大局,那便是优柔寡断,最终无法成事。”

张居正颇为不服气的反问说道:“老夫如何不顾大局,老夫便是顾忌大局,方才有此忧虑!”

张允修再次抬高了音量,他身高已然与老爹平视,瞪大了眼睛质问说道。

“爹爹顾忌的是什么大局,士绅勋贵的大局,还是平民百姓的大局?”

“逆.”

张居正吹胡子瞪眼,可说话声却渐渐弱了起来。

他嘴上不说,可心底还是瞬间明白了幼子的道理,自己自诩改革为天下万民,可下意识却还是将士大夫看作了民。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 家师菩提,你说我在志异世界? 港片:阿B让我抽死签?我选过档 中医1977,从拯救女知青开始 覆宋:从单挑水滸英雄开始 1982:从归国华侨开始 联盟:刚想青训就让我最后一舞? 柯学,毛利兰的天才表弟 生死299天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