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宋徽宗又开始对於选谁来做北上伐辽的主將,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毕竟现在主导伐辽的最高当权者是王黼,王黼是个文官,虽然能做个跟隨队伍的监军,但当不了上阵的战將啊。
蔡京听到宋徽宗的迟疑,心里略微思索一番,定下一人。
“陛下,何不令应道军承宣使种老將军,任此次北上伐辽大將?”
“老种经略相公?”
蔡京嘴里吐出这么一个名字之后,宋徽宗这才想起来大宋还有这么一號人物。
“没错。”
“种老將军经略西军已久,和西夏党项大小战爭数十场,可谓战功赫赫,且此人熟悉北境军事,若是以种老將军为將,必然可胜任北伐之事!
除此之外,还可將今日即將入城的张叔夜,调於任种老將军帐下任职,二者必能助王大人伐辽一臂之力!”
“如此,倒是个好提议!”
宋徽宗较为满意,种师道此人他知道的,只是疏於过问军事,所以一时间想不起来而已。
种师道早年间曾拜大儒横渠先生张载为师,后来靠著祖上军功荫庇,从了官。后又自己考科举,当了个文官,最后一路靠著政绩,成了西路军指挥使,带领西军镇守大宋西北。
“朕即日下詔,命老种经略相公速速回京述职,届时与张叔夜军一道,同王相北上伐辽!”
王黼虽然身为宰相,属於文官。
但北宋早就习惯性的让文官来带领军队了,可以说是大宋特色。
问就是武將带兵太危险,朝廷这边不敢放任不管。
所以北宋只要是大军出动,那必定是要让文官来当主帅的,就算实在不行,也会在主將头上,放一个文官监军,来监督军队。
宋徽宗刚说完,身边大伴疾步上前,跪倒在地。
“启稟陛下,海州知州兼江南道剿匪都统张叔夜,已於今日班师回朝,现领数位將士,正於宫外待詔!”
“张叔夜回来了?摆驾,传张叔夜入宫!”
不多时,等候在宫外候旨的张叔夜等人,便在领路太监的带领下,入了皇宫。
“臣张叔夜,不负圣望,已诛江南道贼首方腊,平定杭州、秀州、信州等地之乱,特回朝復命!”
张叔夜没有过多赘述,只是简单將自己这次平定叛乱的结果报了上去。
宋徽宗闻言,心里很是高兴。
整个江南掀起祸乱,大大的影响了朝廷的税收,弄得人心惶惶,国家动摇。
现在叛贼都被剿灭了,他这个当皇上的肯定高兴。
“张爱卿此番平叛,劳苦功高,朕心甚慰,不得不赏!”
正要开口封赏,赵佶却见张叔夜原本跪在地上,刚立起来的半个身子,当即再次拜倒在地。
“陛下,此次平叛,非是微臣一人之功,乃將士们上下一体,勠力同心,才得以剪除匪患,若要赏赐,望陛下垂怜。臣身后之人,俱是此一役中,立战功者!”
“既如此,诸位爱卿平身,朕自当会论功行赏!”
赵权自己都不知道,当初杀了童贯、高俅之后,到底还是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即便宋江等人在征方腊一战中,死伤巨大,但是终究没有让宋江等人的军功,被他人抢了过去。
“臣,叩谢圣恩!”
闻听皇帝圣諭,张叔夜和身后的宋江等人,立即叩恩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