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心里倒不是很担心种师道,毕竟在金人没有南下之前,没有人会预料到整个大宋在金人的面前,比纸糊的还要脆。
简直是一碰就碎。
“吾虽年迈,但也是在西夏战场上廝杀出来的军汉,不过是个小后生,届时若是能將其收服,说不得还能得一將才。”
种师道对於李纲的提醒有些不以为然。
“老相公心里有数便好。”
辽析津府,承天皇帝福佑元年四月末,宋以右相王黼领兵,西路军指挥使种师道为主將,海州知州张叔夜为辅將,自开封北上,目標雄州。
沿途召集各地宋军,及至雄州地界,已召宋军十五万余。
种师道在朝堂上终究是没有说服宋徽宗赵佶,因为对方根本就听不进去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
和金人签下海上之盟以后,尤其是辽人在金人面前种种不堪一击的表现,更是让他自认为辽人气数已尽,是时候收服燕云回归大宋了。
雄州北边百余里处,正是白沟河。
白沟河乃是昔年大宋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定下的国界。
王黼率领大军驻扎在雄州城內,遥望白沟河,与辽人国境近在咫尺。
这条河不仅仅见证了歷史上童贯伐辽的惨败,也见证了靖难之役中,朱棣大败李景隆60万大军,阵斩10万的高光时刻!
沿途一路北上,种师道越是靠近宋辽边境的地界,心底不好的预感愈发严重。
因为这一路上看过来,大宋在边境之地驻扎的队伍实在是太鬆散了。
除却大量吃空餉的弊病,明明號称有一千人,实际点清数量,可能只有六百人;而且这些宋军一看就是疏於训练。
连驻守边境的正规军禁军都如此模样,更不要说充当炮灰的厢军了。
原以为拿下辽国不是问题,后续对抗金人才是麻烦的种师道,在见识到了一路上宋军的表现,开始有些自我怀疑起来。
这样的宋军,真的能够打败辽人吗?
实际上,自打宋朝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两国之间基本上就没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衝突了。
所以宋朝的边军,尤其是和辽国接壤而驻扎的军队,更是如此。
种师道所统领的西路军还好,因为西路军主要防守的对象是西夏党项人。
西夏人和宋朝的战爭一直不断,所以种师道率领的西路军是宋军中最能打的精锐。
只是这一次种师道北上,並没有带领自己的西路军,而是和王黼一道,从北上的沿途召集而集合起来的宋军。
整整十五万大军,看似人数眾多。
就在王黼种师道等人率领大军进入雄州城之后,赵权也得到了宋军北上,到达雄州的消息了。
“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我领镇南路兴辽军抵御宋军北上,岳飞镇守西路,防止金人伺机而偷袭,武松统东路军,隨时策应!”
因为早有安排的缘故,所以即便是宋军已经距离宋辽边境只有一百余里,现在以大奥野为首的一眾辽人,其实並不担心惊慌。
在赵权定下策略之后,岳飞等人立即领命而去。
“宋辽此战,由我统领无须担心,倒是后勤这块,耶律林牙务必保证不能有任何问题!”
耶律大石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战对於辽国而言,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
“赵都统放心便是,除却幽州之地的一应供给,还可以借登州之地物资调用,本官必不会让后勤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