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
关於这个名词,放在北大荒的五十年代,可以说,对於东三省的人来说,印象极其深刻。
在1979年的时候,整个龙江省的开垦面基,已经达到3200万亩。
也正是在这么几十年的开荒下,这才让“北大荒”摇身一变,变成所谓的“北大仓”。
早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北大荒开垦条件恶劣,气温低,有沼泽,野外还有狼群。
每一条垄沟中肥沃的黑土地,都是建立在前人血与汗的基础上。
如今到了1982年,大规模的集中开荒,已经不再出现。
然而还是有些地方,像是红星农场一样,小规模地开荒地。
……
当陈振东带著自己的金牌业务员,还有工厂技术骨干,来到红星农场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一系列关於开荒的言论。
放眼望去,黑土地上几个铁疙瘩,正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个劲儿地在田埂上,跑得欢实。
老邵站在陈振东身边,就忍不住开口:
“想当年农场开垦的时候,还是用老毛子的康拜因收割机。后来省里面、市里面的农机厂,就按照毛子货,仿製改进。说起来,国营单位里,说不定还有东方红-2.5的收割机放著。”
陈振东身后的几个大学生,戴著黑框眼镜,看起来一副工科男的样子。
在左顾右盼的过程中,似乎对於这所谓的康拜因收割机很是感兴趣。
其中一个来过兵团农场,当过知青的大学生,这会儿就推了推眼镜:
“陈老板,这几辆康拜因,都是一把老骨头,估摸著浑身上下都快要散架了。咱们农机厂……有这样的项目吗?”
要么说人是大学生呢。
陈振东还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一边在前面走,一边半是思忖的开口:
“82年这会儿,国內对於农机需求量大。就像是咱们以前开发的小型拖拉机,其实也对於兵团农场来说,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可结果呢?还不是卖的脱销,连带著厂子里面的机器连轴转。”
“但是我总觉得吧,想要让农机这一块儿可持续发展下去,咱们得打出自己响亮的名声来。”
“就像是这个康拜因收割机,你说咱们能做吗?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做的时候,我希望,咱们的技术骨干,不是一昧地仿照,而是要整理出自己的一些真东西。”
“就比如咱们手头有发动机图纸,那么就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加大马力,赶紧零部件结构。”
“又比如收割机可以加装旋转拨草轮、重型刀片,这样更適合开荒。还有什么履带行走沼泽地……”
陈振东说著自己的想法。
他其实也不是机械系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只不过是因为老爷子在阿美利加有许多农场,像是这个时候,阿美利加的农场那边已经实行机械化生產,完全可以对標美国凯斯ih-1600等系列的农机,转而拓展思路。
有的时候,相比起学歷,见识面和信息差,反而更为难得。
如今一听陈振东的诸多设想,他背后的那群大学生,当时就眼睛就亮的跟灯泡似的,只觉得自己被陈振东一说,思路顿时就打开了。
有些年纪轻,比较跳脱的,当时就对著陈振东夸起来:
“陈老板,你懂得可真多!”
陈振东一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