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
这人夸一句还喘上了。
那些大学生跟著一块儿笑起来,只觉得陈振东可比那些国营单位里的领导,要平易近人许多。
甚至还有人心中庆幸。
还好当初跟著陈振东支农实践来了,这才能接触那么多学校里接受不到的知识。
別的不说,农机厂里的邵师傅,还有进口的生產线,这些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
反倒是之前去国营厂子里的几个同学,听说到了那边,百般不適应。
就算到了车间第一线,里面的技术员也是藏著掖著,不肯把真本事教出来。
这样比起来,老邵技术员简直不要太老实,太掏心掏肺!
有人这会儿半是试探,半是笑嘻嘻地开玩笑:
“陈老板,你这厂子啥时候做大点。毕业后,能有我一个位置吗?”
陈振东乐了:
“想要做大做强,还得靠你们这些技术骨干,才能研究出好的农机。你们哈工大的学生,怎么说也是跟我一块儿打拼过的,到时候你们想来,我欢迎至极!”
甭管到时候怎么样,但是这会儿陈振东说出这话,一帮年轻的大学生,愣是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或许,现在农机厂还只是一个五六十人规模的小厂子。
但换个角度去想,这个时候就跟陈振东一块儿打拼,那將来他们岂不就是厂子里的一代元老?
陈振东画了个大饼,成功把这帮大学生给忽悠瘸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边的马场长匆匆赶来。
远远的,甚至还没看见陈振东的人,这会儿就传来了爽朗的笑声:
“陈同志咋还有空来我这儿溜达呢?今天说好了,一定得在咱们这儿吃完饭再走!咱们食堂里,大师傅做的小炒菜,那简直就是一绝!”
哧溜。
大师傅的小炒?
原本在学校啃窝头的大学生们,愈发觉得……跟著陈老板有肉吃。
马场长热情,陈振东表现得比他还热情。
轿子眾人抬。
眼看陈振东这么给面子,马场长的態度也愈发和善起来。
好不容易扯了几句犊子,陈振东看出这位场长不是那种弯弯绕绕的人,索性就把来意说清楚了。
“你这是……要借农场里的工程排?”
工程排,这也是属於一个时代的印记。
在北大荒农场里面,一个工程排有30-50人左右,一般是负责水利、基建、桥樑、房屋、道路等等,其中也不乏有下乡的知青和各种技术骨干。
因为农机厂要扩建,势必就要解决单身职工的住宿问题,於是陈振东就把念头打在了农场的工程排上。
对於造房子、搞基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些工程排更专业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