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她咬了咬牙,把那份报告悄悄塞进了自己的挎包里。
她信李卫国。
近乎盲目。
深夜,701实验室的资料室。
李卫国靠在椅子上,揉著酸痛的太阳穴。
他已经在这里待了十几个小时,翻阅了上百份资料,却一无所获。
难道,真的要直接求助系统?
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秦淮茹探进头来,看到李卫国通红的双眼,嚇了一跳。
“李……李工,我……我就是来送个热水。”
她把一个暖水瓶放在门口,转身想走。
“等一下。”
李卫国叫住了她。
秦淮茹停下脚步,紧张地搅著衣角。
她从挎包里拿出那份皱巴巴的报告,双手递了过去,头垂得几乎要埋进胸口。
“李工,这是我……我在整理废旧档案时看到的。上面说它……它没用。但您说过,任何失败都有价值……我……”
她语无伦次。
李卫国接过了那份报告。
他的目光落在封面上那个鲜红的“叉”,和那句“结论荒谬”的批註上。
他翻开报告,粗略地扫了一眼里面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公式。
確实,从常规理论来看,这篇报告的实验数据混乱不堪,硫化物的偏析轨跡毫无规律可言,完全不符合金属凝固学的一般法则。
他正准备放到一边,脑中却灵光一闪。
“错误”的轨跡……
他立刻启动了系统。
【材料分析模块已启动。】
【载入『崑崙一號』合金原子模型……】
【请求:將外部数据『报告编號734-硫化物偏析轨跡』作为变量,与『錸元素』分布模型进行高速模擬比对。】
下一秒,他的脑海中,那个三维原子模型再次浮现。
代表“錸”元素的蓝色光点,在模擬高温下,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最终在冷却时团聚成块,导致了晶格的崩坏。
这是失败的现实。
紧接著,另一条由无数红色光点组成的轨跡,被强行注入模型。
那是苏联报告里,被认为是“错误”的硫化物偏析轨跡。
红色光点与蓝色光点,在同一个空间里运动。
它们没有融合,反而像遇到了同极的磁铁,疯狂地相互排斥。
奇蹟发生了。
那些原本混乱不堪的蓝色“錸”元素光点,在红色“硫”元素轨跡的驱赶和挤压下,竟然被迫朝著那些晶格最需要它们去填补的薄弱节点移动!
两条轨跡,一正一反,一推一拉,像太极图一样,呈现出一种完美的、令人头皮发麻的“镜像对称”!
李卫国身体一震。
原来如此!
不是添加,是驱赶!
不是吸引,是排斥!
利用硫的“毒”,去解錸的“毒”!
这篇报告的结论是荒谬的,但它的数据,却记录了一种被全世界忽视的宇宙法则!
他拿著那份被判了死刑的报告,衝出了资料室。
会议室里,钱秉穹和孙德海正对著一张设计图,爭论得面红耳赤。
李卫国一把將报告拍在桌子上。
他没有解释,而是直接连接上数据投影仪。
幕布上,全新的模擬动画出现了。
他指著屏幕上那个匪夷所思,却又在物理法则上严丝合缝的模型。
他看著目瞪口呆的钱秉穹和孙德海,平静地问。
“钱老,孙总工,现在请你们,从各自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推翻这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