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碾著胡同里凹凸不平的石板,第一次停在了四合院的门口。
车门打开,两个荷枪实弹的警卫员先行下车,分立两侧。
隨后,李卫国从车上走了下来。
整个大院,瞬间死寂。
所有正在院里閒聊、洗衣、修补家什的邻居,动作全都僵住了。
消息,其实早就传疯了。
一个星期前,《人民日报》的头版,用豆腐块大小的篇幅,刊登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在特种轴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代號“崑崙一號”的核心部件研製成功。
文中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
但第二天,轧钢厂的大喇叭里,杨厂长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厂区,他用一种近乎哽咽的激动语气,公开表彰了701实验室的李卫国同志。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进了四合院。
此刻,当李卫国真人出现在眾人面前,那种衝击力,比任何传言都来得猛烈。
他还是那身普通的工装,但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气场包裹著,沉静,內敛,却又让人不敢直视。
院中央,刘海中家那台宝贝收音机正吱吱呀呀地响著。
平时,这是他彰显二大爷身份的工具,但今天,他却像个小学生一样,和阎埠贵、许大茂、贾张氏等人,都屏息凝神地围在收音机旁。
广播里,正播放著中央新闻。
一个字正腔圆、充满力量的男声,正在播报一则表彰决定。
“……为表彰在『崑崙』项目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经中央研究决定,授予李卫国等同志『国家开拓者』勋章……”
“勋章”两个字,像两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广播员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庄重。
“李卫国同志,以超凡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攻克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瓶颈,为国之重器铸造了一颗强劲的心臟,为共和国的天空,延续了宝贵的生命线……”
为国续命!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天雷,劈得所有人魂飞魄散。
他们终於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李卫国干的事,已经远远超出了“工程师”、“技术员”的范畴。
那是一个他们连想像都无法触及的高度。
贾张氏的脸,瞬间褪尽了血色,变得一片惨白。
她嘴唇哆嗦著,脑子里只剩下一片嗡鸣。
钱?抚恤金?工作?
这些她曾经掛在嘴边的字眼,在“为国续命”这四个字面前,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她甚至不敢再多看李卫国一眼,仿佛那目光都会灼伤自己。
李卫国穿过人群,走向自己的屋子。
他路过贾张氏身边时,那个平日里撒泼打滚的老虔婆,竟下意识地朝后缩了一步,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用蚊子般的声音挤出两个字。
“李……李工……”
声音里,是纯粹的、不加掩饰的恐惧。
许大茂原本正站在人群里,眼珠子乱转,似乎还想盘算点什么。
当李卫国的身影靠近时,他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一转身,几乎是小跑著绕开,一头扎进了自家屋里,再也不敢出来。
刘海中和阎埠贵对视一眼,立刻换上了一副諂媚的笑脸,迎了上来。
“卫国!不,李工!真是咱们院儿的骄傲啊!”刘海中搓著手,努力让自己的官腔显得真诚。
“就是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呸,我是说,咱们院也跟著沾光,蓬蓽生辉啊!”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搜肠刮肚地找著好词。
李卫国停下脚步,对他们微微点头。
“二大爷,三大爷,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