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货收不过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
陈光明就带著大家出发了。
昨天赚了一大笔后,他今天自然希望赚得更多。
其他人也都被陈光明昨天的话激起了斗志,都著劲儿,要在陈光明说的那个机会到来前攒够钱。
拖拉机噠噠噠的前进著。
一路非常顺利的来到了竹下村。
陈光明让大家先去山上卖货,隨后他让陈光胜在拖拉机旁边守著,自己和大哥去了下竹村。
看到陈光明的时候,这些村民们也都鬆了口气,昨天他们就担心陈光明收了货后能不能卖出去的事。
现在见到陈光明,他们全都鬆了口气。
“昨天的箩筐全都卖出去了?”村长笑著问。
“嗯,卖掉了。”
“村长你们这里也准备一下,两点左右我来收。”
陈光明开口。
“行。”村长精神一震。
陈光明现在直接来村子收箩筐,给他们也省了很多的功夫,对整个村子肯定是有益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他们也可以全力做箩筐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陈光明跟村长说好后,带著大哥回到了拖拉机旁。
当然,他也不可能就在这里等著。
陈光明带著驾驶著拖拉机转头就往另一个村去。
这里可不止只有这一个製作箩筐的村子,他打算再去周围的村子逛逛,看看有没有其他做箩筐的村子。
他们很快就到了另外一个村。
村民们听到拖拉机的声音,都忍不住出来看。
此时在车上也有不少的小商品、日用品和衣服,
陈光明就把拖拉机的一边边斗放下去,开始卖起了东西,他打算边卖货,边打听村里有没有人做箩筐。
他马上就吆喝起来。
村民们听了他的吆喝,纷纷凑了上去。
“这位老板,这些东西卖吗?价格怎么样?”一个中年妇女好奇地问,还打量了一眼拖拉机。
像是陈光明这样直接开著拖拉机来卖货的真的很少见,当然就连挑货郎也不是隨时都有来的。
陈光明笑著说:“价格公道,都是实用的好东西,这些纽扣六分、头绳七分、儿童开襠裤八毛。”
这个价格对比其他货郎也確实不算贵,还能省去镇上大半天的时间,很多村民忍不住买起来。
几个年轻妇女开始挑选起来,有人拿起衣服细细看著质量,也有人对针线包表现出兴趣。
陈光明趁机和村民们聊起了村里的情况:“你们这里有人做箩筐吗?我打算收些箩筐。”
“你要收箩筐?”
一个妇人忽然开口,“怎么卖?”
她家里就经常有做箩筐来贴补家用,平时的时候没事就会做一点,然后留著自己用或者卖给村里人。
“五毛一个箩筐,有多少我就收多少。”
陈光明报了价格。
听了他的话,妇女脸上露出喜色。
这箩筐在村里本来就卖不上什么价格,五毛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高价了,而且卖给眼前的货郎省事啊!
妇人马上道:“你等一下,我回去问一下。”
陈光明点点头。
这个时候,其他村民也议论开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个货郎竟然愿意收箩筐。
而且还是有多少收多少!
真的说起来,他们村里可有不少人会做箩筐!
就算不会做箩筐,也能学啊!
“货郎,你是打算长期收?”有村民忍不住打听道。
“嗯,长期收。”
“你们不用担心箩筐做了卖不出去。”
陈光明看出来这些村民的顾虑,保证道。
“我也知道村里有人做箩筐,就在村头这里。”
又有村民道。
“能带我去看看吗?”陈光明问。
村民爽快地答应了。
不一会儿便带路走进了村头的一户人家。
他敲了门后,一个老汉开了门。
陈光明看向院子里面,见了零星摆放在边上的竹篓和竹製小物件,还有一位老人正坐在屋前的门槛上,编织箩筐,一双手灵巧地穿梭於竹条之间,动作很熟练。
“这就是我们这里做箩筐的人。”村民介绍道。
老人抬头看到陈光明,点了点头:“年轻人,你是打算过来买箩筐?”
“嗯,我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看看能不能进行合作。”陈光明解释道:“你们一天大概能做多少个?”
老人说:“这季节比较忙,每天也就三四个吧。”
这个速度在陈光明看来已经很快了。
那些熟练的匠一天也就做两个箩筐而已。
不过他刚刚確实也看见了老人的动作,確实比起一般做箩筐的匠要快很多。
“我们如果合作,我可以五毛钱一个收你们的箩筐,”陈光明认真地说道,“这样你们就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只要专心做好质量就行。”
老人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有些惊喜,“我们自然也想有个人帮忙卖,你如果愿意收那自然好啊。”
平时他们两口子住在这里,做出来的箩筐很难卖出去,都要子女们过来帮忙一起拉去远点的村子卖。
现在面前的货郎愿意收,真的省了他们很多麻烦。
“这院子里这些你都收?”
“嗯,都收。”
“你们把箩筐理一下吧,其他竹篮子我们也要,就是价格肯定低不少,只能算一毛一个,大的算两毛。”
老人听了陈光明的话,眼睛里露出期待的神色,赶紧招呼家人帮忙整理院子里的竹製品。
“你们把箩筐分门別类,好的放一堆,其他的篮子放另一边,我这边好清点。”陈光明一边说,一边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数量和种类。
几个村民也加入进来,有人帮忙搬运,有人负责清点,村里人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
老人家的妻子从屋里拿出了几个竹篓,小心翼翼抱著走向远处的拖拉机,生怕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
“这批好箩筐质量不错,我按五毛钱一个收购。”陈光明对老人说,“这些竹篮虽然价格低些,但也能收。”
见到老人同意,他开始清点。
村民们看到货郎真的打算收,纷纷露出笑容。
原本对陌生人的怀疑慢慢转为信任,感觉是真的!
“不著急,先把数量核实清楚再装车。”陈光明对大哥和陈光胜叮嘱道:“还要等其他人送箩筐过来。”
老人和妻子忙碌了一会儿,將院子里的物品分好了类,然后都帮到拖拉机旁,陈光明一边数一边记录。
村里识数的人也在一起数。
经过统计,一共有四十多个箩筐符合標准,还有二十多个杂物大小不一的竹篮和小件。
“这批东西我都收。”陈光明確认后当场付了钱。
总共二十八块钱。
两个老人拿到钱后都显得很激动,不停道谢:“谢谢你们啊,这下我们做箩筐不用愁卖了!”
陈光明笑著说:“以后你们有多少做好的都先放著,我会常来收购。”
他也能赚二十多块。
这么简单就赚了这么多,他也很兴奋。
“好好好。”两个老人连忙点头应下。
陈光胜和大哥把整理好的箩筐一个个小心地搬上拖拉机后斗,用绳索捆绑固定好,以防运输途中散落。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的妇人也回来了。
她直接拉了一板车的箩筐过来,总共有二十来个。
原本她只是想问问家里意见的。
但是家里人还有些不相信,想先过来看看。
到了半路的时候,家里的小子就跑回来说起了对方正在收村口阿公箩筐的事情。
她们见到货郎竟然真的收,马上也有些急。
谁知道对方收了那么多的箩筐后会不会就不收了。
这种一下子就能把箩筐都卖掉的机会,他们可不想错过,因此他们马上就回去用板车把箩筐拉过来了。
“都怪你们,说什么先看看。”妇人急道。
“我也不知道对方是真的收啊,不过对方说有多少就收多少,肯定不会收了就走,不要急。”
他们紧赶慢赶过去,看到货郎还在时鬆口气,连忙上前询问还收不收。
陈光明自然要收。
总共二十三个箩筐,陈光明直接付了钱。
十一块五毛到手,妇人的脸上笑开了。
“货郎,你还收箩筐的吧?”她开口询问道。
陈光明点点头,“嗯,两天后我会来一趟。”
“那行,有你这话我们就放心做了。”妇人鬆口气。
解决了销路问题,那全家人也不用干別的了,只要待在家里做箩筐就行了,其他活儿哪有做箩筐赚钱!
原本只是补贴家用的手艺,现在也能用来营生了!
看到陈光明大手笔地收购著一箩筐又一箩筐,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里充满了羡慕,也有些期待起来。
“这货郎可是大手笔啊,竟然愿意出价收箩筐,这样我们似乎也能转手做箩筐了!”
一位中年汉子感嘆道,脸上露出意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