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支棱起来了
菜籽油的生意谈的很顺利。
陈光明只是等了两天,汪师兄那里就来消息了。
百货商店那边已经同意收陈光明这边的菜籽油。
每斤菜籽的价格是八毛钱。
“多谢汪师兄。”陈光明笑著道谢。
“我也没帮什么忙,还是你那份报纸有用。”
汪师兄客套道。
当然菜籽油的质量也很重要。
两人说好后就签订了收购合同。
陈光明回去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父。
“行,那边我也谈的差不多了。”
“价格初步定在7毛钱一斤收,这边百货商店定在8毛钱,我们每斤都还能赚1毛钱,去掉运费也有九分多。”
陈父振奋道。
这次收穫除了最后的出货阶段,基本都是他一个人自己谈成的,这也给了他非常多的自信。
“行,就按这个价格来。”陈光明给予肯定。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陈父的办事能力不差的,缺少的就是一股子自信,只要多锻链锻链,他就能把农副產品回收的生意都交给陈父,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好。”陈父高兴的点点头。
接下来的事情也非常的顺利。
两边谈好价格之后,陈父和农户们签了合同,然后就通知农副產品回收站那边负责收货的小姨父过来。
小姨父带著一帮人开著拖拉机过来收货。
一天的时候就拉走了2000斤。
每斤菜籽油按照7毛1斤的价格收,这里就是1400块钱,陈父打了单子之后就去林雨溪那里拿钱林雨溪收了单子,记了帐之后把钱交给陈父。
小姨父带著大家开著拖拉机,把这些菜籽油都送到了百货商店那边,最后收了钱之后再交给林雨溪。
每斤菜籽油可以赚1毛钱,2000斤菜籽油就能赚200块,当然运输队的钱还没有结算,不过认识的也都是农副產品回收站的,也能按照一天赚200块算。
陈父独自算了帐之后,高兴不已。
每天赚200块,在以前那些想都不敢想的。
而现在却是经他的手完成了。
这让他的腰板儿都不自觉的挺直了。
只要想做確实没什么不可能的。
陈光明也只是在第一天的时候查了一次帐。
有陈父和媳妇盯著货和帐目,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陈父来了自信。
等菜籽油生意做起来之后,还去独自对接了其他的农副產品,其中就包括十里八乡农户种的西瓜。
这些西瓜陈光明则是联繫了胡青山,让他送到了县城去卖,西瓜的价格不高,但是拉一船还是能赚不少。
为了办手续,陈光明也专门跟著跑了一趟。
一来一回之间,陈光明跟县城里的这些商贩们也已经很熟了,这些也都將是他以后重要的人脉陈父这边乾的起劲,
等到月末的时候,陈光明直接给了陈父200块当做这个月的工资,这可把陈父给高兴坏了。
“200块啊,会不会太多?”陈父咧著嘴笑。
现在镇上的那些工人一年才赚200块,他竟然一个月就赚了200块,这比镇上的那些高级技术员都高了。
“不多,爹这一个月也確实辛苦了。”
陈父本来就黑,这个月一直田间地头的跑就显得更黑了,但明显可以看出精气神更足了。
他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一点不觉得辛苦。
“我也感觉多了。”陈母在一旁也忍不住道。
陈父看了一眼陈母,有些得意洋洋起来,现在他赚的都不会比陈母少了,总算是让他赚回了口气。
以前陈母靠著作坊里做衣服,可比他赚的多多了。
“看你这点出息。”
“是是是,我就这点出息。”
“我帮著么儿赚的,可不会比你少。”
“等过段时间,你娘家的桃子熟了,我还能帮著再大赚一波。”陈父笑著道。
听到自己娘家,陈母一下子正了脸色。
去年的时候,娘家可是靠著果园养殖赚了不少。
现在那些果树也长得非常好。
他之前就听兄弟说过,今年的桃树也能丰收。
“那你可要帮著多说说价。”
“价格上可不好便宜,大家肯定都是一样的价。”
陈父开口。
这段时间在陈光明的耳濡目染下,他也学了很多。
大家的价格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哪一家高,哪一家低,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陈母皱起眉头。
显然对陈父的回答有些不满,
“你可不要对我使脾气,这都是么儿说的。”
陈父挺著腰板道。
陈母果然抿抿嘴不再说什么。
“你就放心吧,农副產品回收站这边肯定不会多赚你家里的。”陈父看到陈母这样的表情,连忙又安抚道。
听了这话,陈母脸色才好了很多。
“那农副產品回收站不会亏吧?”她又有些担心。
“放心吧。”
“虽然大家收桃子的价格都一样,但是山坳里面除了你家里,可还有不少人种著桃树,到时候让你家里帮忙,到时候肯定也会付中间费给他们。”陈父道。
陈母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陈光明。
“爹说的对,到时候也让大舅和小舅帮忙收,山坳里面他们就熟,能帮不少忙。”陈光明应著陈母这才放心下来。
陈光明发了陈父这边的钱后,也把陈父的那些帮忙的兄弟们的工资也给发了,还有农副產品回收站那边,陈光明也打算让陈父去发工资,让他积累声望。
这个月赚的钱不比上个月少,工资自然也不会少。
虽然农副產品回收站的那些工人们早就有所预料,但是真的拿到了这么多钱,大家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都在说陈光明大气,以后还跟著陈光明干。
很快就到了桃子成熟採摘的这一天。
陈父早早就带著大姨父和小姨父一起去了山坳里。
余大舅和余小舅把陈父等人迎到了新房子里。
去年的时候。
靠著养殖赚了钱,他们就起了新房子。
有了陈光明的帮忙,家里真的越来越好了。
不只是家里建了新房。
去年靠著养殖赚了钱之后,他们就想著要扩大果园养殖的范围,年初的时候,他们还多包了一座村里的山头,打算再多种些果树,过些年再发展成养殖场。
陈父被引进家里之后,受到了热烈的招待等酒过三巡之后,他们才谈起了收桃子的事情。
现在这些山均里的农户们出售桃子的渠道还非常的单一,基本上都是让国营果品公司收购,再进入供销社或国营菜市场,根本就卖不上什么价格。
这也是山坳里的村民们在看到报纸上对陈光明的报导之后,就起了把这些桃子都卖给陈光明的农副產品回收站的想法,只要能比国营果品公司卖的高就行。
就在这个时候。
村里人也陆陆续续上门来了。
他们都已经提早知道陈父等人过来就是为了谈桃子的价格的,村长就叫了几个代表一起过来。
“光明没有过来啊。”村长笑著问道,
在山坳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陈光明上了报纸。
这可以算是跟山坳里面有关係的年轻人中最有出息的人了,大家都想跟陈光明套套近乎。
“光明那里有事,刚好走不开。”
“不过我们来之前光明都已经交代好了,接下来就由我来跟你们谈就可以了。”陈父把提前想好的说辞讲了。
“我这次过来也是代表农副產品回收站来跟你们谈的,回收站这边的代表也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