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吩咐丫鬟端来茶水和点心。赵母看向秦思齐,眼中带著欣赏,“听说你喜欢读书,思齐,我这里有一些珍藏的书籍,等会你可以挑选几本带回去看看。”
秦思齐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起身道谢:“多谢伯母!”
她转向赵明远,语气柔和了些:“今日上课可否认真听讲?“
赵明远笑嘻嘻地凑过去:“娘,您说有好东西给我们,是什么啊?“
赵母无奈地摇摇头,从案几旁取出两个锦囊:“这是前些日子从杭州送来的上等徽墨,你们读书写字用得著。“
秦思齐接过锦囊,隱约能闻到墨香。他正要道谢,却见赵母又打开了那个匣子。
她取出厚厚一叠装订整齐的纸册,“这些,是我托你外祖父和舅舅整理的歷届院试最难题,和优秀范文。“
赵明远瞪大了眼睛:“娘!您不是说...“
赵母回答道:“原想著有你外祖父打点,中个举人不是难事。“
赵母轻嘆一声,“可你既决心要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为娘自然要全力相助。“
她將纸册分成三摞,继续道:“这里还有乡试和会试的考卷与优秀范本,不过...“
她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现在给你们看还为时过早,怕你们好高騖远。“
秦思齐心头一震。这些资料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就算是书院里的教諭,也未必能集齐这么完整的歷年考题。他小心地翻开最上面的一本,只见每道题旁都用硃笔標註了解题要点,甚至还有不同角度的破题思路。
“这些批註...“
赵母唇角微扬:“是你舅舅的手笔,他当年可是两榜进士。“
赵明远已经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娘,您怎么不早拿出来!这比先生讲的明白多了!我就觉得我不隨我爹,隨娘,看父亲那样子,举人功名,不知道了多少银子,打通关係,才得到的末等举人“
赵母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早给你?就你那性子,怕是连《论语》都没读完就想著学八股文了。“
她转向秦思齐,语气温和了些:“听明远说,你文章做得极好,只是破题时常欠些火候?“
秦思齐连忙点头。赵母从匣子底层取出一本薄册:“这是我父亲当年教导子弟时用的《破题要诀》,你拿回去看看。“
秦思齐双手接过,只觉这本小册子比那叠考题还要珍贵。他正要道谢,赵明远却突然插嘴:“娘,思齐方才还问我,爹当年是怎么娶到您的呢!“
屋內顿时一静。秦思齐尷尬得耳根发烫,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母神色微变,隨即轻哼一声:“胡闹,这等事也是能隨便问的?“
赵明远却不怕,笑嘻嘻道:“反正舅舅都告诉我了,又不是什么秘密。“
秦思齐刚要解释,却见赵母沉默片刻,竟轻轻嘆了口气:“罢了,既然你们好奇...“她合上帐簿,目光投向窗外的梅树,“你父亲当年,不过是一介商贾...“
原来,赵母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任国子监司业,现任工部侍郎加虚职东阁大学士。那年因捲入朝堂党爭,被人构陷贪墨,一时间门庭冷落。那些往日交好的世家纷纷避而远之,唯恐受到牵连。
赵母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就在那时,你父亲出现了。他不知从哪听说我喜爱《警世通言》里的故事,竟照著书中的才子佳人桥段,在西湖边导演了好几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