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舀起一瓢带著药草清香的凉水,大口灌下,一股清凉从喉咙直透胸腹,稍稍压下了烦恶的燥热。又含了一小片薄荷叶在舌下,辛辣清凉的气息直衝脑门,驱散昏沉。
吃食成了另外一直折磨。打开考篮,取出糕点,香甜依旧,但在如此闷热油腻的环境下,胃口全无,自能强迫自己小口咀嚼吞咽补充体力。
最难熬的,是出恭。贡院的便桶集中设在远离號舍的角落,美其名曰“粪號”或“臭號”。一旦被分到靠近那里的號舍,简直是噩梦。
秦思齐距离適中,但每当有人使用或差役清理时,那难以言喻的恶臭便隨风飘散,无孔不入。一次,一阵浓烈的气味袭来,秦思齐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喉头滚动,强忍著才没有当场呕吐出来。
捂住口鼻,脸色发白,心中只能无奈苦笑:“抽中此位者,心神受扰,气息不畅,中举之难,倍增矣!” 每次出恭秦思齐迅速解决,几乎是逃离般回到自己的號舍,深呼吸了好几口相对洁净的空气才缓过劲。
三天的煎熬,如同在泥沼中跋涉。精神高度集中,身体承受极限。当第三日(八月十一)交卷的锣声响起,秦思齐放下笔,手指因长时间紧握而僵硬麻木。
立马去重新取水后,秦思齐在贡院指定的公共活动区域庭院適当休息伸展四肢,顺便寻找著熟人,但是一个都没有找到,摇了摇头回到舍號中。
(第二场:八月十二 - 十四)空气比首场似乎更加闷热粘滯,一丝风也没有。
次场:论一道,判语五条,詔、誥、表內科一道。
题目纸发下:
论: “重农抑末与通商惠工辩” (此为模擬明代常见的经济政策论题)
判语: (模擬地方司法案例)
1.“豪强侵占民田案”
2.“商贾匿税案”
3.“斗殴致伤案”
4.“借贷利息纠纷案”
5.“婚姻悔约案”
詔、誥、表(內科选一): 擬《贺平胡寇之乱表》 (模擬明代常见贺表题目)
次场更重实务与文笔。秦思齐沉心静气,调动起在武昌府接触实务的经验。论题需辨析农本商末的传统思想与现实中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矛盾,他引经据史(如《史记·货殖列传》)力求持论公允,切中时弊。
判语则需熟知《大丰律》精神,文辞简练,法理清晰。贺表则需駢儷文体,歌功颂德,辞藻华丽,格式严谨,他亦不敢怠慢。
闷热成了最大的敌人。水桶里的药草水消耗得飞快。薄荷叶含在口中,清凉感转瞬即逝。汗水浸透了里衣,黏腻地贴在身上。號舍如同蒸笼,连呼吸都带著灼热感。食物更难以下咽。他不断提醒自己:坚持,再坚持!
终於熬到第三日(八月十四)交卷。打完水后,在可以自由活动处。看到许多考生的脸上已显露出麻木或濒临崩溃的跡象。或许是前两场的消耗太大,或许是心理负担过重,秦思齐告诉自己还需坚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