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一旁的太监,早已將眾多有望躋身一甲、二甲前列的学子家世、背景、年貌打听得一清二楚,此刻见皇帝目光落於此名,躬身,向前挪了半步,低声稟报:
“万岁爷慧眼如炬。此子乃湖广武昌府恩施县人氏,名秦思齐。听闻……唉,也是个性情坚韧、命途多舛的。自幼失怙,家门寒素,全凭其母一人,日夜纺织、浆洗,含辛茹苦抚育成人,可谓不易至极。”
见皇帝听得入神,便继续轻声稟报:“此子亦极是爭气,据说九岁便能熟读诗书,开笔作文,十六岁便高中湖广乡试举人,少年扬名,堪称英才。为增广学识,他曾负笈远游,先后求学於江汉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直至江南的应天书院,博採眾长,融会贯通。
学问根基甚是扎实。更难得的是…听闻此子不仅学识醇厚,且丰姿秀朗,相貌清俊非凡,如玉树临风,见者无不称奇。如今…似乎尚未婚配。”
这番话语,看似不经意地閒谈家常,实则每一句都精心雕琢,恰到好处地在皇帝心中勾勒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寒门俊才形象:才华横溢、奋发自强、孝悌忠信、且容貌出眾,极大地增添了皇帝的好感与怜才之意。
若是秦思齐知晓这番御前对答,感嘆这简直是天降神助,非得给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太监,包一个大大的红封不可。
皇帝闻言,沉吟片刻。他原本或许將此卷暂列二甲前列。但此刻,综合其文章展现出的扎实才学、务实见解,再听闻其寒门出身、自强不息的经歷…
天子心中微微一动。如此青年才俊,才貌双全,身世清白而励志,岂非正是那个需要代表天下士子仪表的探一职的最佳人选?
皇帝提起硃笔,在原擬的名次顺序上,沉稳地做了一个调整。
最终,皇帝钦定了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和二甲前七名的最终次序。秦思齐的名字,被那殷红的硃笔,稳稳地点定在了一甲第三名——探!
圣意已决,再无更改。读卷官们恭敬地接过经御笔钦定的名单,返回东阁。接下来,便是拆开所有弥封,对照姓名籍贯,填写那巨大的、宣告天下的黄榜。
与此同时,礼部官员则根据读卷官们之前评定的等级,快速確定其余二甲、三甲进士的具体名次。
殿试后第四日,三月十九,寅时刚过,北京城还笼罩在深蓝色的晨曦中,但皇城之外已是人影攒动。
所有新科贡士,早已按品秩著好公服,站立在指定区域。他们的心情,比之殿试那天,更多了几分期盼。今日,將是决定他们最终排位的时刻。
宫门次第开启,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贡士依序立於奉天殿前巨大的丹墀之下。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按品级分列两旁。
东方既白,晨光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金辉。庄重恢弘的礼乐声骤然响起,钟磬齐鸣,丝竹悦耳。
鸿臚寺官员手持黄榜,步伐沉稳出列,面向丹墀下的眾人,运足中气,带著独特宫廷腔调的嗓音,开始高声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陈斋翰——” 声震屋瓦,在整个广场上迴荡。第一次正式唱名,宣告名次。
隨即,鸿臚寺官再次高呼:“第一甲第一名——陈斋翰——”第二次唱名,强调並引导谢恩。然后第三次。
只见位列最前的一位中年士子,在无数羡慕、敬佩的目光中,应声出列,沿著御道东侧专用的路径,前行至御前下方特定位置,依照礼仪官的指引,行三跪九叩大礼。
唱名继续: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第一甲第二名——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张汝霖——”
张汝霖也隨之出列跪拜。虽然只有一次唱名,但榜眼之位,已是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殊荣。
紧接著,鸿臚寺官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一甲第三名——湖广武昌府恩施县——秦思齐——”
纵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一甲第三名和自己的籍贯姓名真真切切地由鸿臚寺高官在奉天殿前、於百官万眾面前高声唱出时依旧兴奋不已。
依著前两人的样子,出列,行至御前,在礼官的唱赞声中,叩拜下去,三跪九叩。
膝行向前,目光始终黏在身前的金砖缝上,直到叩首的口令响起,额头触地时,才敢借著起身的片刻余光偷瞥御座。
御座上的皇帝,颧骨高耸,下頜突出如铲。那双深陷的眼睛目光如炬,沉如山海,带著沙场淬链出的冷厉。歪靠在宝座上,垫著黑底绣金龙的坐褥,身子比官印上的画像还要魁梧。明黄龙袍的肩膀处绣著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龙鳞在从殿顶藻井透下的光里闪闪发亮。
眼格外锋利,好像能一眼看穿人的內心。没戴正式的皇冠,只用一根玉簪子綰著白的头髮,两鬢的白髮在光下特別显眼,却丝毫没减损那股威严。
高居殿上的皇帝陛下,目光扫过殿下这三位最杰出的才俊,尤其是在秦思齐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要印证前日太监所描述的丰姿秀朗是否属实。见到秦思齐確实年轻俊逸,仪態端庄,应对得体,眼中不禁流露出些许满意之色。
传臚大典的核心环节,唱名与谢恩结束后,紧接著便是更为荣耀的簪与披红礼。
礼部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上前。早有內侍手捧金漆托盘恭候一旁,盘中放置著特製的金。
礼部尚书亲自取过那朵製作最为精美、象徵独占鰲头的金,为状元陈斋翰簪於官帽的帽檐正中。阳光下,金璀璨夺目,与陈斋翰激动得微微发红的脸庞交相辉映。
隨后,礼部侍郎则为榜眼张汝霖和探秦思齐簪。
紧接著,又有內侍为三人披上红绸。状元披的是全红的大绸,鲜艷夺目,榜眼和探所披则是红边绸缎,同样光彩照人。
红色的绸缎披掛在青色公服之上,象徵著金榜题名,荣耀加身,更衬得秦思齐面如冠玉,风姿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