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电影节背后
1932年8月6日,当墨索里尼在水城威尼斯创办威尼斯电影节时,绝对没想到这个举动竟然成为了他死后所能流传下来的凤毛麟角的事物之一。威尼斯电影节比柏林电影节早十九年,比坎城电影节早十四年,因而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
在第二届之后,威尼斯电影节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大都在当年的八、九月间举办,为期在两个星期左右。经过六十年的漫长实践,威尼斯电影节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聚焦於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只要有创新,哪怕存在缺陷,都能被电影节所接纳。
8月27日,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的前两天,方致远一行人坐上了前往义大利的飞机,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两周內,他们都將在水城度过。
方致远一行八人,除了《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某、演员巩俐,还有摄影师迟晓寧,製片人张呈栋,剩下的都是製片公司的人。
在飞机上,方致远遇到了胡建率领的中影代表团。中影公司到威尼斯,並不是去参赛,而是威尼斯电影节有一个关於中国电影的活动,他们是去参加活动。
方致远觉得北平要是能像松江那样,在短时间內建立两条院线,能极大的繁荣北平市场,甚至可以对全国的电影公司起示范作用。只是他不知道中影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建院线的想法,就换了个位置,跟胡建聊了起来。
说到电影改革,胡建忧心地道:“今年上半年,领导跟我谈打破统购统销,其实中影也不想继续搞统购统销,我当时建议让我们中影先搞院线试点,先拿100家比较好的电影院做一个中华院线,等第一条院线做起来,再搞第二条、第三条。”
胡建露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表情:“本来上面同意让我们试点,我都跟嘉未谈了,但今年上半年电影行业大幅下滑,上面领导就有点急了,现在已经不谈院线试点,而是准备直接打破统购统销,让电影厂自己找电影公司发行。”
说到这里胡建,重重地嘆了口气:“这种让电影厂一下直面放映电影的做法太过激,完全是休克疗法,这样做会出大乱子,我因为这个跟田部长吵过一架。
现在上面的调子已经定了,已经不可能改,接下来电影行业恐怕要出大乱子。”
方致远暗暗点头,胡建不愧是电影发行方面的专家,看问题看得特別准:“你说得特別对,打破统购统销是对的,但配套措施要是没跟上,真的会天下大乱。正確的做法是,在打破统购统销前,先建4,5家全国性的院线。”
胡建微跟国內很多电影厂的领导交流过,这些人对打破统购统销都充满期待,认为打破统购统销,自己就能赚大钱,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没想到方致远不但知道其中的风险,而且思考过应该怎么做。
难怪他能製作《目中无人》、《孤胆特工》这样的电影。
方致远继续往下讲:“现在很多电影厂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都在做一部电影赚几千万,可以吃几年的春秋大梦。他们根本没想过以后拷贝费要自己出,
电影宣传要自己搞,更没想要搞定三十多个省电影公司有多难,他们甚至连发行团队都还没建。”
“你们北影厂建自己的发行团队了?”
“我们成立了製片公司,发行部门现在只有一个雏形,正在完善中,这次到威尼斯,就是想让他们接触接触海外发行商,了解一下海外发行流程,为北影厂电影未来在海外发行作准备。”
“你们了解海外发行,应该去坎城或者柏林,不应该到威尼斯。”
“为什么?”
“坎城和柏林有电影交易市场,其中坎城的电影交易市场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坎城电影节能成为三大电影节之首,电影交易市场的作用不容小。因为有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导演愿意带电影到坎城参赛,明星愿意到坎城宣传,於是,坎城电影节就越来越红火。
威尼斯没有专门的电影交易市场,在威尼斯卖电影,只能自己跟片商联繫和沟通,而且基本上都是艺术片片商;坎城是各种电影的片商都有,要卖艺术片,
能找到艺术片商;要卖商业片,也可以找到商业片片商。”
方致远点了点头,他记得由於柏林、坎城都是评选和卖片兼备,而威尼斯只有评选功能,导致其越来越没落。到了2012年的时候,威尼斯电影节不得不放下高冷姿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