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致远继续往下讲:“中影公司註册为子公司后,我们会將北影厂的宣传发行部门划归到中影公司,以后集团製作的电影,以及引进的进口分帐大片都由中影公司发行,除此之外,北影院线也將划到中影公司,由中影公司管理。”
吴梦辰看了方致远一眼,心想,这傢伙够厉害的!按照他的这个方法来操作,中影通过合併获得了巨大好处,中影干部职工恐怕不会再反对了!
田崇明眼睛也明显一亮,將北影厂的发行部门併入中影,那中影就能发行北影厂的电影。去年北影厂发行的电影票房將近15亿,就算收取5%作为发行费,利润就有7500万。北影厂还將自己的院线划给中影,又能给中影带来上千方的利润。
如此一来,中影公司虽然成了北影集团的子公司,却获得了实际好处,不但拥有发行国產电影的权利,而且有了自己的院线,公司每年的利润至少会增加一个亿。
有如此大的好处,中影干部职工不会再反对。
只要摆平中影公司,搞定其他单位就容易了。
田崇明问道:“老吴,你觉得方厂长的建议如何?”
吴梦辰点了点头:“我觉得中影干部职工能接受。”
田崇明看了看其他单位的领导,问道:“你们几家的情况呢?”
范新华开口道:“我们洗印录像技术厂总体上是支持合併的,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反对的声音主要是老干部,职工基本上都支持合併,因为我们厂日子很难过,现在职工最关心的是待遇问题,
合併后能不能享受到跟北影厂相同的待遇。”
儿影厂厂长陈春生开口道:“儿影厂也是这个情况,职工基本上是支持合併的,因为儿影厂生存比较艰难,职工愿意合併,但不少老干部反对合併,他们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电影厂就在这么消失。”
方致远点了点头,上一世北影厂也是这个情况,
上一世由於经营困难,北影厂职工愿意跟中影合併,因为中影比较有钱,合併后起码大家工资有了保证,但很多退休的老干部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北影厂职工工资比中影职工要低一大截,合併后集团没有將北影厂职工工资迅速涨起来,用了七八年的时候,才將两者之间的差距抹平,这让北影厂职工不满了很久。
要是工资的问题处理不好,那其他单位的人就很难归心。
当初,中影不敢一次性將工资拉平,是因为集团本身不富裕,要是一次性將几千人的工资涨上来,那集团一年的支出要多几千万,压力非常太大。
上一世,中影集团成立於1999年,而现在是1994年,差了五年时间,现在的工资水平远远低於1999年的工资,就算把其他单位的工资涨上来,一年也不过增加一千来万的支出,而且北影厂足够有钱,多支出一千多方根本不算什么。
方致远轻描淡写地道:“工资的问题好解决,既然都是一家人,那工资待遇肯定要拉到一条水平线上,我们会在一两年內將大家的工资拉平。
范新华问道:“我们厂是否能以子公司形式存在呢?”
方致远摇头道:“北影厂、儿影厂和洗印录像技术厂都是製片公司,如果儿影厂和洗印录像技术厂以子公司的形式存在,那整个集团就有三家製片公司,无法达到精简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儿影厂和洗印录像技术厂肯定要裁撤,併入北影厂。”
范新华为难地道:“厂里的老干部恐怕会有意见。”
方致远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作为机构,儿影厂和洗印录像技术厂会裁撤,併入製片公司,
但我们还是会保护儿影厂和洗印录像技术厂的牌子,以后製作的儿童片还是会掛儿影厂的厂標,科教片还是洗印录像技术厂的厂標。”
范新华点了点头:“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应该能接受。”
经过一天的討论,以北影厂为核心的合併方案正式出炉。
儿影厂、洗印录像技术厂、合作製片公司撤销编制,併入北影製片公司;华韵光碟录像公司撤销编制,併入北影数位技术公司;电影器材公司註册为集团子公司;中影公司註册为集团子公司,
並將北影厂发行部和北影院线划归中影公司。
合併后的集团名字为北平电影製作发行集团,由方致远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梦辰以及其他五个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
合併方案出炉后,七家单位跟各自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沟通。北影厂除了发行部有意见外,其他人都非常支持本次合併。中影等六家单位由於都拿到了实际好处,虽然有反对意见,但反对声音不大,总体上是支持合併的。
在摆平干部职工后,合併方案以七家单位和广电部的名义上报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