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2.54 ?薛宝釵:会不会耽误锐大哥休息?
第二卷2.54薛宝釵:会不会耽误锐大哥休息?
当晚,镇国公府,后园。
深秋时分,天气已经慢慢凉下来,幸好还能接受。
此时的凉亭中,一桌简单却很“硬实”的酒席已经摆好,凸显武勛之家风格,整个的大肘子、白切的熟羊肉、一大盆燉鸡再加上一尺五的醋鱼,配著八个小菜,乾脆直接。
客人不多,一共只有六个,园里连下人都没留,待到眾人入座,牛犇亲自起身,提起一坛陈酿雕给眾人满上,这才回到原位端起酒碗。
“来,兄弟们先走一个!”说完便一饮而尽。
林锐表情一抽。
倒不是他酒量不行,而是真不习惯这种喝法,偏偏还得跟著。
片刻后,六个空碗一起放下,他主动起身续上。
“这是锐兄弟,都认识吧?”牛犇面露满意之色,“其余的也是自家人,理国公府的柳栋兄弟,通州卫指挥同知,齐国公府的陈也俊兄弟,在神威营跟著陈(瑞文)叔干个千户。
还有治国公府的马旭兄弟,跟著马(尚德)叔在立威营干个千户,这是我们的老大哥,修国公府承爵人侯孝康,管著通州卫的差事,国公府老太君小恙,石光珠大哥没来。”
林锐惊得猛然变色。
他想到今天牛犇会搞个大场面,没想到竟然这么大!
眼前的五个人,八公八府除了贾家,只差一个石家就齐了。
毫不客气的说,哪怕贾珍因为正事过来镇国公府,场面上最多也就这了,因为根本不够资格让牛继宗亲自接待,只能见到牛犇。
可他一个“新来的”,怎么也会搞到如此地步?
正所谓“事有反常必为妖”,又或者“礼下於人必有所求”。
“没想到竟是各位大哥!”极短的时间內,林锐脑子里已经过了一圈,甚至没能控制住表情,说话也有些紧张,“小弟这里拜见!”
另外五人齐齐露出笑容,显然是很满意他的反应。
“先吃饭,总不能让兄弟们饿著!”牛犇作为主人招呼起来。
接下来眾人都没提正事,而是筹交错,仿佛真是为了喝酒。
“锐兄弟!”將近一烂香后,酒过三巡,侯孝康作为年龄最大的人、比贾珍还大两岁,官职也最高,笑著主动开口,“今天原是我们哥五个聚聚,犇兄弟上午回来后说要请你来,我还不理解。
直到隨著神威营一起去看热闹的手下人回报后,我才知道锐兄弟做下好大的功劳,抬枪的威力真是不错,价格也不贵,咱们各家都能用得上,这不是求你来了?”
林锐这才反应过来,问题竟然出在这里。
眾所周知,军队素来保守求稳,对新事物的接受不快,但对谈不上太新却效果很好的东西非常欢迎,抬枪正好卡在这里,原本鸟的加强版,威力够大、便宜好用、容易换装,而且很快就有。
简直完美!
现代歷史上,满清从搞出来一直用到亡国,信赖可见一斑。
“怕是不止於此吧?”想明白这些,林锐放鬆下来,“虽说小弟掌著武库清吏司,还把武器库自己管著,监造军器更是手头上最主要的差事,可也不至於劳烦五位哥哥亲来。
军器如何发放,小弟当然可以说话,那也得先在牛阁老和柳侍郎手底下吃饭,难不成他们两位发话,小弟还能把著不放?如何让他们答应,五位哥哥用不著小弟多嘴吧?”
酒桌上一片鬨笑。
这不废话吗?五个国公府的继承人,高层关係还用別人教?
“那我就直说了。”牛犇没再绕圈子,“抬枪好用不假,可锐兄弟接任后至今,足足一个月才弄出一百二十桿,给一家用当然不算少,但別说天下各军,就是京营之中都不够分。”
“十二团营小十万兄弟,区区几百的补充,只如溪流归海、黄沙入漠,连个响声都泛不起来。”柳栋语气冷淡,“锐兄弟既然管著武库清吏司,想来有所准备?”
他这副“理所当然”的架势,看的林锐直皱眉。
“柳大哥说笑了。”所以,他的语气也恢復正经,“匠作营那边虽说名义上大匠过百、人丁过千,却不是人人可用,抬枪谈不上什么新物件儿,但也得老手带过之后才能造。”
“锐兄弟误会了,我们也没想著现在就有。”牛犇无奈的看看好兄弟柳栋,还能不清楚他的毛病?说好听点儿叫傲气,说难听点儿就是看不起“外人”,“但总得有个时限吧?”
看到他圆场,林锐的脸色好看了些。
他和这帮人的差距仅仅在於出身,而不是官职。
当初他能在回京后得到重赏,靠的不是武勛的照顾,而是林如海拿命换来的遗泽,让皇家必须有所安置,虽说最后坐上武库清吏司的位置,中间有文武內斗的算计,但好岁坐上了。
之前確实有些不稳,现在凭著搞出来的抬枪,只要他不是自己作死搞事,短时间內绝无丟官去职的可能性,因为朝廷也好、皇家也罢,对外都得要脸。
所以,眼前五人非说要“收拾他”的话,肯定不是不行,而是短时间內做不到,但如果拖的时间太长,抬枪的事情必然会耽误。
从他们今天摆酒让林锐过来就能看出,现在著急的不是他。
所以,他对柳栋的“傲气”有所不满时,牛犇只能圆场。
至於说以后的麻烦,那也只能以后再说,合理的退让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但还有个“底线”呢,更何况,真要到那时候,到底谁紧张就不好说了。
“先得看事情有多急。”林锐说完便不再开口。
五人对望一眼,最终一起看向在场地位最高的侯孝康。
“不久前,宣府镇的北静王府传来消息,今岁草原上入冬很早,已经落了初雪。”他点点头开口,“按照惯例,明年必有战事,但定北军开口要粮备战时,户部只是哭穷。
如今时间尚早,距离明年开春还有半年,所以事情不急,但我们都明白,户部到时候恐怕还是一个鸟样,如果我们不能自己想办法的话,事情少不了麻烦。”
“抬枪吗?”林锐恍然大悟,“用於守城確实非常合適,野战使用还得两人才行,架在城头一人即可,顶多射速慢点儿,而且数量太少不行,最低得一千杆起步,我明白了。”
这才是他搞出抬枪后,各方都高兴的原因,因为正好用上了。
任何事情都有“时效性”,不同时间发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不,你没明白。”谁想柳栋冷著脸开口,“定北军那边必然是要照顾,我们自己就不需要吗?好东西肯定得先紧著自家,如果你那里还是一个月一百杆,几时才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