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里的妹子都是如此,就好像林黛玉,本来的小性在他这里很少显露,难道真不介意其他“姐妹”吗?薛宝釵同样忍受了他的心,只等他遵守当初的承诺。
这不是犯贱,因为封建时代的女子没那么多“选择权”。
一般而言,世家大族的姑娘都是看著光鲜,一旦家族需要,她们的婚姻基本以联姻为主,这还算好的,除去个別倒霉情况、比如抄家之外,还有不少在家境败落时被“送掉”的。
红楼金釵们尽皆如此。
相比於那些见都没见过的“英才”们,林锐二十出头便坐上正五品的一部实缺郎中,绝对称得上少年有成,长相还很帅气,对自己的女人非常照顾。
如果说之前还有疑虑的话,对比过贾家那帮类人生物后呢?
简直完美啊!
所以,家里的妹子们都很“积极主动”。
妹子们如此,怀里的美妇人同样不差。
“狠心短命的东西!”听他说到这里,贾敏没再多问,笑骂一句便任他如何,只是片刻后又面露难色,“你又......不是已经出去过吗?难不成你在外面没吃上?”
“那个和你一样,只让看不让吃。”林锐笑嘻嘻的加大动作。
贾敏表情一顿。
“李氏?”良久,她无奈的瞪起美目。
“你们一个个的,都这么聪明做什么?”林锐哭笑不得。
“李祭酒的事情分属隱秘,不会这么简单就到你耳中。”贾敏没好气的推拒几下,自然不会有用,“罢了,如今我们与李家的关係非常重要,再亲近些无妨。”
“你呢?”林锐低头品尝半响才放开。
“只要別.....其他隨你!”贾敏认命了。
“你说的啊!”林锐这才露出得意笑容,“红玉,你进来!”
贾敏表情一僵,直到丫鬟跪在她面前才俏脸滚烫,主僕俩任凭按下。
小半个时辰后一“你还不回去吗?”看著疲惫的丫鬟,美妇人很是恐慌。
林锐又揽著她甜蜜半天,这才起身离开。
“夫人?”听到房门响,红玉终於轻声开口。
“死丫头,你可真是忠心,为了他连我都算计。”贾敏却没有了刚才的柔情似水,“恶狠狠”的一把揪住丫鬟耳朵,“这下你终於满意了?真真是个养不熟的小白眼狼。”
“奴婢还不是替了夫人。”红玉没敢反驳,因为她清楚瞒不住。
“安平什么都好,就是一一”贾敏面颊緋红,“罢了,横竖將来还有更丟人的,这点子事情算什么?倒是你这蹄子,他连李氏那边送信都让你去,真真是放心呢!”
“夫人!”红玉沉吟良久,还是决定说出来,“奴婢今天去为大爷送信的时候,珠大奶奶並未多问一句,原本也没觉得有什么,事后才想起来,她知道奴婢是伺候夫人的。”
“嗯?”贾敏脸色一变,哪还猜不出问题所在?“又是个聪明的小蹄子,罢了,横竖都是...:..还能瞒得住什么?只当是我这烧糊的卷子不要脸吧。”
“还有夫人提过的。”红玉轻声提醒,“宫里娘娘等著回话。”
“既然李祭酒今日才蒙恩入宫,想来暂时尚未传开,不如推后几日。”贾敏早有计划,“明日我写个回帖,你去一趟东安门那边的院子,替我送过去。”
“夫人放心!”红玉自无二话。
紫禁城,凤藻宫。
內厅的烛火依旧未熄,宫外隱隱传来三声榔子和一声锣响。
“娘娘,三更天了。”元春疲惫的提醒。
“这么晚了?”孙皇后一愣,放下手中材料就要起身,但因为坐的时间太长,刚站起来就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儿栽倒,幸好被侍女扶住,“这一看就忘了时辰。”
“娘娘保重身体。”元春好心劝说。
“没事儿。”孙皇后脸上明显带著倦容,精神却好的出奇,“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本宫还不得牢牢把握,若不是戴权让人送来消息,本宫没想到,事情竟然真的办成了。”
“李祭酒重回朝堂,吴家再不能如之前那般毫无阻拦。”说到这里,元春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娘娘,多亏了小林大人提醒,又帮著牵线带话,若不然岂有今日?”
“所以,本宫早早就给敏儿下了帖子。”孙皇后轻轻舒口气,端起茶杯抿一口,“说起她来本宫倒是差点儿忘了,还没回信吗?”
“回娘娘,尚未收到。”元春轻轻摇头。
“这小蹄子,大概也收到了李祭酒的消息,竟然和本宫玩起了拉扯。”孙皇后含嗔带笑,“行吧,这次多亏敏儿的好『族侄』,本宫就给个面子,允她得意一回。”
元春忍著笑低下头,选择性遗忘了某皇后的“分高下”说法。
“小东西,连你也放肆!”孙皇后还能看不出侍女的意思?没好气的轻轻拍她一下,“罢了,
还是不要等,你隨便抽个人,明日给林家送去两斤枣子。”
“枣子......奴婢明白!”元春略一沉吟才反应过来,“遵旨!”
“枣”,通“早”。
“说起林家,本宫记起一事,曦儿丫头还没回来?”孙皇后並未再多话,“看来翊坤宫的事情確实挺多,大概是真的忘记了。”
“娘娘说的是。”
“这亲娘能忘,本宫却不好不管。”孙皇后慢慢露出笑容,“传旨,明...:..过两日,赏庄仪公主蜀锦两匹、苏绣两盒、绢两支,再送时新点心两提,年底了,好好的姑娘自该做身衣服。”
“娘娘,奴婢听说翊坤宫今日派出了人手。”元春急忙提醒,“若无意外的话,应该是考虑到下午不適合接人,这才传个信,让公主收拾一下,明早再接。”
“也就是很快回来?”孙皇后愈发开心,“那不是更好?”
......是,娘娘!”元春不敢再说。
“可惜,不方便再赏林家照顾公主之功。”
“娘娘息怒!”元春急忙跪下。
“罢了,家丑不可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