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递给孙绍祖一个眼神。
“此事我略知一二。”
“郑太监,又叫三宝太监。”
“曾奉前朝成祖皇帝令,七下西洋,不知见了多少国度,最远甚至到了新的一块名叫非洲的大陆,见识了无数风土人情......”
孙绍祖简略描述了一番越南、印度,以及索马利亚、肯亚等地的风貌特点,种族信仰等等。
听得两人大开眼界。
“孙兄果然见识广博。”
周庭站起来行了一礼。
一旁的周香凝急忙问:“那为何后世再不去了呢?既有这么多国度,年年来往,以物易物,岂不是一件好事?”
孙绍祖摇了摇头:
“不去自有原因。”
“只因这些地方,大多都是贫困之地,虽然原材料丰富,但当时的水路条件恶劣,出行耗费巨大,几次下来,前朝並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加上后期的皇帝都是守成之主,国力空虚,不再有远行的条件了。”
两人恍然大悟。
见孙绍祖不再吭声,周香凝还想追问,被周庭打断:“好了,寧弟,我跟孙兄还有正事,你先退下吧。”
他不愿妹妹陷的太深。
看到周香凝一步三回头的离开,最后甚至给他打眼色,周庭瞬间悟了:“刚才孙兄说的传信,莫不是妹妹做的?”
果然孙绍祖把传信那一晚的事,简单一说,他就知道,定是周香凝所为。
“唉,上次劝告了,她怎么就不听呢?”
心里嘀咕了两句。
在孙绍祖告辞前,周庭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出了另一件隱秘。
“孙兄,可知一条关於会试的传闻?”
孙绍祖哪有多的信息源,很多要害消息,不是贾雨村传来,就是来自周庭。
周庭靠近一点,低声说:“据说这次的会试主考官,很有可能是內阁次辅。”
“內阁次辅?”
“卢太初。”
周庭看向孙绍祖。
此人显然是个名人,但是孙绍祖连官场都没入,认识最大的官,不过是贾雨村。
所以他一脸疑惑的问:“此人可有关隘?”
周庭见他真不知道,简单介绍了一番。
“卢次辅出身贫寒,性格坚毅,对於朝廷大政,秉持改革之心。”
这些话,自然不是周庭能知道的。
而这个人选,其实根本不是传闻,而是皇帝立志改革,在內阁中,只能选择这一位次辅。
这个判断,正是来自他的父亲,当朝翰林学士,周墉。
“次辅既是改革之人,这次的科举又有改革之举,孙兄答文时,可盯著这个方向。”
主考倾向。
这是贾雨村告诫他的会试三要点之一。
第一条的行文尺度,他已经通过贾惜春,拿到了贾敬的笔记,这些日子细细揣摩。
现在得知了主考的倾向,日后会试的成功,岂非更进一层?
想到这里,他连忙站起,深深鞠躬行礼:“周兄大恩,此生难报。”
周庭扶起他,哈哈笑道:“孙兄,这次会试,你的机会,是真的来了。”
孙绍祖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