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在下南阳一耕夫,诸葛孔明
刘备肃容。
先是以手整理衣冠,再上前行以大礼,口中朗声道:“天汉四百载,威武煌煌,恶邻震服,今圣天子在位,备起於微末,既为汉室之后,又为江夏百姓托举,人心所系,岂有不遵皇命之理?无论守土之责,还是討伐乱世不臣,备皆唯天子之令是从!”
“好!”孔融、杨彪听了狂喜,忍不住当场大叫。
他们再看向刘备的眼神,那是倍加讚许。
真不愧是刘玄德。
忠贞不二。
仁义无双。
站在旁边的副使虑同样忍不住放声大叫:“好!”
他看向刘备的眼神却不是讚嘆,而是一种盼望已久的得逞:终於上当了!
老实说。
都虑是真的担心刘备会拒绝。
毕竟这种明摆著的大坑,正常人没有谁会跳进去。
此前,他跟丞相帐下眾谋士討论过最大的可能,那就是刘备只接受一半。接受江夏太守但会藉口兵力不足后勤欠缺拒绝向江东討伐孙权,或拖延或大吐苦水,求朝廷拨粮,藉机小小反击一把。毕竟一旦跟孙权翻脸,那自江东前来江夏的大小商人,必將一鬨而散,
刘备军上下很快就会陷於无以为继的绝地困境。
哪想到刘备真是个傻子。
而且是个大傻子。
为了名声。
当著天下人的面將大汉天子的圣旨內容全部应诺,此后再无半分退路,可谓愚蠢之极。
城墙箭楼里,甘瑰从扩音仪器中听到刘备接受圣旨。
他马上睁开了眼睛。
满脸激动。
口中却埋怨道:“刘使君怎能接受这种圣旨?太荒谬了,此乃曹贼奸计,全盘接受,
即敌人中奸计矣!”
“闭嘴吧你,这些不是你个小屁孩操心的!”关平忍不住翻了白眼,瞧你那副高兴的模样。
“真不愧是左將军!”李定国服了。
“那以后怎么办?”李来亨心想以后不会真的討伐孙权吧?
“我觉得应该是將计就计,毕竟玄德公此前没有討伐孙权的大义,接下圣旨,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打,玄德公都掌握了討伐孙权的大义,毕竟奉天子之命行事,为正义之师,师出有名。假如不接圣旨,江夏新军现在同样替江东挡著曹操,两虎相爭,孙权不会有丝毫感激,反而推波助澜,藉机消耗曹操和玄德公双方的军力。”唐正忠久歷商战,什么招都看过,多少能看出来一点。
“只是如此一来,孙权必截断江面商船,江夏一片红火景象恐怕不復存在。”甘瑰有点担心。
“我觉得未必。”唐正忠摇头。
“不知唐公有所高见?”李宝国同样想知道唐正忠的观点。
“孙权若未被曹操军攻击,则有可能出现截断江面之举。
但他一旦被曹操军压迫。
独木难支。
不可能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又与玄德公为敌。
所以在曹操军队没有退去解除隱患之前,江面商船贸易以及借江夏一城牵制曹操水军,是整个江东存续根本之一,孙权他不可能在这种局势下自断手足,主动与江夏新军为敌。
而且他也知道玄德公在曹操解除围困之前。
根本不可能攻击自己。
顶多是名义上奉天子之命的討伐,可以说无关痛痒曹操为两家大敌,他若在,两家无论自身倾向如何,都会相互合作,只不过从明面合作转为暗中合作而已。再说了,玄德公不接圣旨,江东的孙权会感谢玄德公,或者明面上发声支持江夏吗?不可能的!
他要看得起仅有江夏一城在手的玄德公,早派使者前来达成联盟了。
接下来的局势。
曹操打得孙权越狠,越痛,孙权对玄德公的態度越好!
如果曹操大军在江东失败退兵,孙权全面反攻的首要目標,必定不会是曹操的襄阳,
而是玄德公的江夏!”唐正忠一分析,关平、李定国、李来亨连连点头,甘瑰皱著眉头想了半天,他不是质疑唐正忠的观点,而是担心身在江东的自家老汉该怎么办。
要不。
悄悄回去。
把老汉绑过来江夏?
城下的仪式继续,等刘备接过圣旨。
刘表大公子原江夏大守刘琦,第一个上前恭喜刘备,他热泪盈眶,激动地握住刘备双手:“恭喜叔父!恭喜叔父接任江夏太守之职,此后保境安民,尽托叔父之手矣!”
特使团有不少人怀疑这个大公子刘琦是不是在人前表演。
没理由的。
剥夺你江夏太守之位给刘备,你怎么高兴成这样?
他们不知道的是,刘琦是真的高兴。
或者说。
是如释重负。
他心里悬著的一块大石,今天终於落地了。
刘琦早知道自己不是当太守的那块料,自己並没有继承到父亲那样的才能,虚弱的身体,也不允许自己过於操劳,所以並不是心里想尽职尽责当过好太守,就能实现的。
他非常清楚。
自己如果不担任江夏太守,那么会活得很舒服,叔父不会对自己有一丝亏待。
相反,如果自己一直担任江夏太守,那样反而不美。
叔父是厚道之人。
对自己可谓关爱有加,丝毫不在意太守之名。
关张等人同样不会对自己如何。
包括荆州旧臣。